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静  张美一  潘纲  陈灏 《环境工程学报》2014,8(4):1323-1328
通过静态动力学和热力学吸附实验,研究了温度、共存离子以及溶质的初始浓度对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探讨了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特性及机理。结果表明,在As(V)初始浓度为10 mg/L,pH为7的条件下,25℃时的吸附量0.41 mg/g高于30℃时的吸附量0.31 mg/g,As(V)在金红石TiO2上的吸附为放热过程。CaCl2和MgCl2的添加对As(V)在金红石TiO2表面吸附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T=25℃,Ca2+或Mg2+浓度为10 mmol/L时,As(V)吸附量分别为0.64和0.56 mg/g,Ca2+比Mg2+对As(V)吸附促进作用强。As(V)在金红石TiO2的吸附等温线符合Frendlich方程,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As(V)在金红石TiO2颗粒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苯并三唑(BTA)在水-土系统中的迁移转化,通过批实验方法研究了BTA在华北平原土样(GSS13)中的吸附,考察了平衡时间、土壤投加量、溶液初始p H以及共存阳离子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阶段,土壤对BTA的吸附速率较快,之后随着吸附点位的减少,吸附逐渐变慢;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土壤对BTA的平衡吸附为非线性吸附,吸附等温线为Freundlich型;随着土壤投加量的增大,单位质量土壤吸附BTA的量减少,可能原因是所选土壤对BTA的吸附存在"固体浓度效应"。溶液的p H通过改变BTA的存在形式和土壤表面的带电性而影响吸附,当溶液p H在BTA的p Ka2(8.6)附近时,土壤对BTA的吸附效果最好。此外,溶液中共存阳离子对土壤吸附BTA有不同的影响,Na+对吸附影响不明显,而不同浓度Ca2+对BTA的吸附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3.
通过共存元素对土壤小麦系统Cd、Pb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发现:大田条件下共存元素以正对数模式与根系Cd、Pb密切相关,同种元素间相关程度最高;根系Cd、Pb积累主要取决于土壤环境Cd、Pb的含量,共存元素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认为要防止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对人类的危害,就必须降低土壤环境中重金属的总量。  相似文献   
24.
编者按:2008年4月14-19日,应韩国首尔市政府的邀请,由旅游卫视、<中国环保产业>杂志、<中国日报>等多家新闻机构组成的"中国记者首尔采访团"一行11人赴韩国首都首尔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活动.  相似文献   
25.
2-硝基芴的致突变性受共存多环芳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Ames试验的TA_(98)菌株研究了2-硝基芴(2-Nitroflurene)在其它多环芳烃共存时,其致突变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它与其它硝基多环芳烃共存时.直接致突变性增强;而与其它无直接致突变性的多环芳烃共存时,其直接致突变性减弱,且多环芳烃的环数越多、减弱作用越强,这可能是因为硝基多环芳烃具有亲电子性,DNA的碱基有亲核性,易于结合,造成DNA的损伤;而多环芳烃一般具有供电子性,阻碍了硝基多环芳烃与DNA碱基的结合.  相似文献   
26.
共存离子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铬废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用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铬(VI)废水时,共存离子Sr^2+,Cd^2+,Zn^2+,UO^2+2,Ag^+和Cl^-,SO2-4,CO^2-3,SiF^2-6,EDTA柠檬酸根等存在的时的影响,在铬(VI)为50μg/mL,菌量一定的条件下,铬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共存离子与铬(VI)的摩尔比为4时影响较为显著,Cd^2+和Ag^+使铬的去除量降低,UO^2+2,Sr^2+,Zn^  相似文献   
27.
2,4—二硝基甲苯与共存化合物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星  郎佩珍 《环境化学》1995,14(6):550-552
对2,4-二硝基甲苯与共存化合物对发光菌联合毒性的测定结果表明:2,4-二硝基甲苯与邻-二硝基苯共存时,对发光菌的联合毒性为协同作用;分别与三种苯的氨基衍生物共存时,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这种拮抗作用与取代基数目、空间位阻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8.
刘洋  陈永娟  王晓燕  许康利 《环境科学》2018,39(8):3677-3688
河流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输出营养盐和有机质的主要接收器,是水-气界面CO2和CH4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人类活动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硝酸盐和有机物质汇入河流,影响了N-DAMO(N-DAMO,Nitrate/nitrite-dependent anaerobic methane oxidation,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菌)细菌的群落特征.本文选取北运河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对比分析北运河中游和下游沉积物理化参数和N-DAMO细菌群落特征的差异性,探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沉积物中N-DAMO细菌的群落组成结构特征,及其与沉积物中NH+4-N、NO-3-N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北运河沉积物中NH+4-N为中游和下游氮素的主要形态,且下游NH+4-N浓度显著高于中游;人类活动对N-DAMO细菌16S rRNA和pmo A功能基因群落分布有影响,16S rRNA和pmo A功能基因均分别聚为中游和下游两类;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影响北运河N-DAMO细菌高同源性菌群的来源,其高同源性菌群来源与北运河主要污染物氨氮的来源一致;RDA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影响N-DAMO细菌相关环境因子,沉积物中高浓度的NH+4-N、NO-3-N与16S rRNA和pmo A功能基因有显著的响应关系.沉积物N-DAMO细菌16S rRNA和pmo A功能基因的共生关系分析显示,北运河下游沉积物中N-DAMO细菌彼此之间的共存关系更强,细菌群落形成的模块化程度较高,其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更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9.
选取1-萘酚(1-NAP)为目标污染物,利用固体废弃物煤气化渣(CGS)活化过硫酸钠(PS)降解水中1-NAP,考察了CGS投加量、PS投加量、初始pH和共存物质等因素的影响,并对降解机理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3、CGS投加量为1.0 g/L、PS投加量为0.5 mmol/L的条件下反应25 min,1-NAP(5 mg/L)的去除率可达100%,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GS和PS投加量均可有效提高1-NAP的去除率;共存阴离子HCO3-、SO42-和Cl-对CGS活化PS降解1-NAP产生抑制作用,HCO3-的抑制作用最强,Cl-最弱;CGS活化PS产生活性自由基SO4-·和HO·,在降解过程中SO4-·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5):I0008-I0008
我国的煤炭、太阳能、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非常适合集中开发与利用。然而国内70%的能源消耗集中在中东部地区,近年来的环境问题迫使政府意识到减少东部排放的必要性。特高压输电具备超远距离、大容量送电能力。运用该技术进行西电东输。不但可以减少东部的排放。还可以将煤炭转化为清洁的电力直接输送到东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