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59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49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509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156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化工环保》2009,29(1)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废纸造纸废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碳源协同代谢生物处理方法,包括:(1)在配水池内添加质量浓度为8~12g/L的葡萄糖溶液、质量浓度为80~120mg/L的苯酚溶液和质量分数为99.5%的甲醇作为共代谢碳源,与废纸造纸废水充分混合后,进入水解-好氧共代谢反应池;(2)在水解-好氧共代谢反应池进行水解一好氧共代谢反应后,进入接触氧化共代谢反应池;  相似文献   
772.
磁载光催化剂Ba2+-TiO2/SiO2-NiFe2O4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易于磁分离的Ba2+掺杂磁载光催化剂Ba2+-TiO2/SiO2-NiFe2O4,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漫反射光谱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Ba2+和SiO2-NiFe2O4的掺杂引起TiO2吸收边带红移,拓宽了TiO2的光响应范围,使催化剂的粒径减小,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 ℃、Ba2+掺杂量为0.008(以n(Ba2+):n(TiO2)计)时,对质量浓度为10 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降解150 min,亚甲基蓝溶液的脱色率可达93.0%;Ba22+-TiO2/SiO2-NiFe2O4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回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773.
环境污染治理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共代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共代谢的作用机理及在分解和转化土壤、地下水及废水中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共代谢效果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共代谢作用的高效发挥需在综合考虑各制约因素的同时,需要在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不断探索及创新。难降解有机物生物共代谢途径的解析、各代谢环节关键酶及编码基因的定位,以及环境适应能力强、污染物降解效果好和遗传性能稳定的微生物的筛选和开发将是未来生物共代谢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74.
采用高温共烧结技术制备将工作电极与激励电极热压并一次共烧成一体的电导敏感芯体,测量范围0~200μS/cm,精度小于±1.5%FS。介绍了该电导传感器的测量原理、电路方案、封装结构及工艺流程。通过对其进行性能实验,验证该传感器具有测量精度高的特定,并考核了传感器的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775.
预防和控制低浓度气态甲醛(HCHO)仍是室内环境污染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设计合成吸附能力强、催化氧化性能高、稳定性好的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采用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Ag-Bi共掺杂的纳米结构Ag/Bi-TiO2光催化剂,用于在可见光、无动力条件下催化降解室内低浓度气态甲醛。并采用XRD、SEM、BET、H2-TPR、UV-vis、XPS等技术对所制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考察了制备方法、Ag-Bi掺入量、煅烧温度等条件对催化剂可见光催化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水热法制得的Ag/Bi-TiO2-H催化剂降解甲醛效果最佳,其48h降解率可达到94.1%,可将浓度为1.076 mg/m3的甲醛降低至0.093 mg/m3,显著提升了TiO2的催化氧化性能,其Ag2O/Ag、Bi3+和TiO2间的协同耦合作用改善了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增强其对可见光的吸收,促进了光生电子的形成及转移...  相似文献   
776.
金沙江底栖真核微生物地理分布特征及生态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戈  陈娟  王沛芳  王超  王洵  张波  吴程 《环境科学》2023,44(2):839-846
真核微生物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关于大型河流真核微生物的地理分布模式和生态学机制仍知之甚少.以我国西南梯级水电开发河流金沙江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底栖真核微生物的地理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解析了真核微生物的种间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金沙江底栖真核微生物的α多样性指数沿河流向下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群落结构和优势属的相对丰度在上游自然河段和梯级大坝河段差异显著.距离衰减分析的结果显示,金沙江底栖真核微生物的群落构建受环境筛选和扩散限制的共同作用;方差分解分析和中性模型的结果进一步表明,其地理分布模式主要受到扩散限制的驱动.共现网络结果表明,相比于上游自然河段,梯级大坝河段的种间竞争关系和网络联通性较弱,说明了底栖真核微生物在上游自然河段的相互作用更强.研究结果补充了我国西南河流底栖真核微生物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资料不足,为梯级水电开发河流底栖真核微生物的生态响应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77.
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研究现状,揭示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的动态演化过程,以中国知网文献数据为来源,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06—2014年的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相关文献进行挖掘、整理、分析。通过对比2006—2011与2012—2014年2个时间段关键词词频排序,共词聚类2012—2014年的高频关键词,分析我国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的主题结构及研究热点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危化品、天然气管道、化工园区等关键词相关的安全生产科技,其关注度依旧较高,但针对这些传统领域的科技研发呈现出新的特点,围绕动态分级、生命周期、云计算等关键词开展的科技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热点和优势方向;2012—2014年我国危化品安全生产科技可以归纳为6个主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778.
谭淑豪  刘青  张清勇 《自然资源学报》2021,36(12):3131-3143
关注以稻虾共作为代表的稻田综合种养土地利用新型模式,基于在湖北省潜江市和荆州市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投入导向DEA方法,测算和比较了稻虾共作户和水稻单作户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研究发现:与水稻单作相比,稻虾共作能够改善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效果;但调研区一半以上的共作农户仍然延续着传统粗放的生产模式,生产中存在严重的过量投入,阻碍了其土地利用生态—经济效果的进一步优化。此外,若忽略环境污染,只考虑经济效果,将导致稻虾共作的土地利用效率被高估45.28%。目前,稻虾共作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亟需把环境影响纳入土地利用效率评估中,贯彻“双水双绿”的发展理念,引导农户合理安排各项生产投入,切实优化稻虾共作的生态—经济效果,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79.
塑料和生物质废弃物量大面广.在碳中和背景下,共热解技术被认为是将塑料和生物质高质转化和高值化利用的一个有前途的途径,是经济模式由“线性”转化为“闭环”从而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转变之一.本文以“用后即弃”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为代表,梳理了生物质与塑料共热解过程中的协同效应、影响协同效应的因素、共热解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和共热解技术的环境意义,并对共热解技术在塑料和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置中的科学难题、技术瓶颈、政策缺失等进行展望.结果表明:相较于塑料或生物质单独热解,共热解可以显著降低热解过程中的能耗,提高热解产物的产量和品质.塑料和生物质废弃物在共热解过程中的协同效应是由于富氢塑料作为“氢库”向富氧生物质供氢,提高生物质热解产生的自由基的稳定性,促进共热解反应的彻底进行.原料类型及掺混比、热解温度、热解速率和催化剂的加入均对共热解的协同效应和产物分布产生显著影响,调整共热解技术中原料配比和热解条件可选择性制备目标产物.共热解产物包括生物质炭、生物油和热解气等,共热解显著提高生物质炭孔隙结构和稳定性,增强其固碳和减排性能;此外,共热解能够增强热解气和生物油的热值和稳定性,综合提高热解...  相似文献   
780.
就"五水共治"规划中所涉及的复杂性问题,围绕"五水"间的协同性关系,明确县级"五水共治"规划的地位与作用,深化"五水共治"中的联动关系,从控制总量减少流域污染、改善生态降低洪水灾害、优化绿地功能减轻内涝、提高植被覆盖率保障山区型饮用水安全、动员社会节约水资源等主要途径,阐述了循环经济、滞洪湿地公共空间带、城市下凹式绿地等一系列相关技术手段,为编制县域"五水共治"总体规划提供基本思路、技术指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