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65篇 |
免费 | 90篇 |
国内免费 | 270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2篇 |
废物处理 | 17篇 |
环保管理 | 99篇 |
综合类 | 840篇 |
基础理论 | 354篇 |
污染及防治 | 72篇 |
评价与监测 | 45篇 |
社会与环境 | 74篇 |
灾害及防治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9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72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35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74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95篇 |
2010年 | 88篇 |
2009年 | 80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78篇 |
2006年 | 63篇 |
2005年 | 64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44篇 |
2001年 | 35篇 |
2000年 | 30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本文探讨了博罗县下村农场土壤养分含量概况,为今后长期试验研究提供基本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下村场土镶有机质含量低,土壤酸性强,不利于土壤肥力的发挥,土壤全量养分N、P、K含量不平衡,速效养分虽然有些较高以至很丰富,但其含量范围大,有相当部分土壤仍很低,所以其供应水平亦很不平衡。而坡地赤红壤则全氮低,全磷不高,全钾则高低差异很大.至于果园土壤(即耕地),养分含量亦很不一致,相差极为悬殊,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土壤养分的高低水平,对作物的养分供应起很大的作用。由于下村场土壤养分的不均衡性,在生产管理上,应因地制宜,协调养分含量,以提高施肥效果。根据下村场土壤养分含量的特点,应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并适施石灰以改善土壤酸性,以利于作物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882.
对企业水平衡测试的不确定度,根据标准详细分析了测量各种水量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计算评定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范围,提出了减小不确定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3.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及有机碳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稻草覆盖免耕方式稻田冬种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为例,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养分以及有机碳库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能显著增加表层土层的养分含量,土壤氮素含量比传统耕作增加0.81%~7.24%,磷素含量增加14.95%~19.21%,钾素含量增加0.57%~15.40%,且全氮、全磷、全钾含量与传统耕作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除碱解氮含量与传统耕作之间差异不显著外,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与传统耕作之间达到了显著差异水平与极显著差异水平;保护性耕作能增加土壤总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含量,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0~10 cm土层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分别比传统耕作高出9.10%、13.95%,10~20 cm土层则比传统耕作略低.因此保护性耕作能使土壤朝着有利于土壤质量提高的方向发展.两个保护性耕作处理:免耕稻草覆盖(8 cm)、免耕覆盖稻草(8 cm)后盖黑色地膜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84.
西南喀斯特土地利用变化对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以贵州关岭花江喀斯特峡谷原生林、灌木林、草地和坡耕地这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凋落物-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西南喀斯特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与其他区域相比,凋落物和土壤分别具有高C低N高P、低C低N高P的格局.脲酶、蔗糖酶和淀粉酶表现出原生林灌木林草地坡耕地,碱性磷酸酶则是原生林灌木林坡耕地草地.未来的生态建设应重视原生林的保护.土壤养分受凋落物C、N、P及其计量比的显著影响,但土壤酶活性与凋落物无显著联系.冗余分析表明,土壤酶活性与土壤TN、SWC、C∶N极显著相关(P 0. 01),与p H和N∶P显著相关(P 0. 05),重要性大小依次为TN SWC C∶N p H N∶P. 相似文献
885.
锌、镉复合污染对重金属蓄集植物黑麦草养分吸收及锌、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根袋盆栽试验研究了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重金属蓄集植物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生长、养分吸收及锌、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黑麦草生物量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锌、镉单一及复合污染均明显降低了黑麦草植株N、P、K含量,以锌、镉复合污染对植株养分吸收的抑制作用最大.锌、镉污染共存下,黑麦草对锌、镉的吸收为协同效应.黑麦草吸收的锌、镉主要集中在地上部,以锌、镉复合污染植株对锌、镉的蓄集量最大,其地上部锌、镉含量分别达到3108.72、73.97 mg·kg-1. 相似文献
886.
Srilert Chotpantarat Say Kee Ong Chakkaphan Sutthirat Khemarath Osathaphan 《环境科学学报(英文版)》2011,23(4):640-64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e ects of pH on the transport of Pb2+, Mn2+, Zn2+ and Ni2+ through lateritic soil columns. Model results
by fitting the symmetric breakthrough curves (BTCs) of bromide (Br??) with CXTFIT model suggested that physical non-equilibrium
processes were absent in the columns. The heavy metal BTCs were, however, asymmetrical and exhibited a tailing phenomenon,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chemical non-equilibrium processes in the columns. The retardation factors of Pb2+ were the largest of
the four metal ions at both pH 4.0 (33.3) and pH 5.0 (35.4). The use of Langmuir isotherm parameters from batch studies with
HYDRUS-1D did not predict the BTCs well. Rather the two-site model (TSM) described the heavy metal BTCs better than the
equilibrium linear/nonlinear Langmuir model. The fraction of instantaneous sorption sites ( f ) of all four metal ions on the lateritic
soil was consistently about 30%–44% of the total sorption sites. 相似文献
887.
目前室内颗粒物污染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气悬浮颗粒物浓度对人体健康存在显著的负影响.由于个人在室内滞留的时间可能超过全天时间的90%,因此剖析室外颗粒物向室内的传输渗透机理,对掌握室内微环境下的颗粒浓度水平至关重要.本实验以青岛一办公室为研究对象,使用具有4个尺寸间隔的光学计数器同时测量室内和室外的颗粒物浓度,粒径分布范围在0.3~2.5μm,采集时间为2016年4月~9月.根据实验数据,采用基于时间的动态质量平衡模型,估算了换气次数在0.03~0.25h-1范围内的室内颗粒物渗透率和沉降速率分别为0.45~0.82h-1和0.94~2.82m/h,并分析了这些参数随粒径大小的变化规律.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颗粒物在室内的传输机理和运动轨迹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888.
Monosulfuron-ester is a new, low rate, sulfonylurea herbicide that is being promoted for annual broadleaf and gramineal weed
control;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published information on its behavior in soils. The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monosulfuronester
by seven type soils were measured using a batch equilibrium techniq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undlich equation fitted
it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well, and the Freundlich constant values (Kf-ads) ranged from 0.88 to 5.66. Adsorption isotherms were
nonlinear with 1/nf-ads values < 1. Soil pH, organic matter (OM), and clay content wer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it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pH 4.0–8.0 whil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OM and clay
content. The adsorption of monosulfuron-ester was mainly a physical process, because its free energy (ΔG) in seven soils was less than
40 kJ/mol. Monosulfuron-ester adsorption by three soil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aCl2 concentration using CaCl2 as a background
electrolyte. Monosulfuron-ester desorption was hysteretic in all tested soils. 相似文献
889.
污泥掺烧过程中Cl/S/P/矿物质的热交互作用对Cd迁移转化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热力学平衡分析方法,应用污泥实测数据模拟计算了污泥掺烧过程中Cl/S/P与矿物质的交互作用,重点模拟研究了Cl/S/P/矿物质交互体系对Cd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污泥掺烧过程含Cl、S及P逸出气体以HCl(g)、SO_2(g)及(P_2O_5)_2(g)形式排放.污泥掺烧含有CaO-SiO_2-Al_2O_3体系中,CaO可以抑制S以SO_2(g)释放,而SiO_2及Al_2O_3对SO_2(g)逸出有促进作用,同时CaO及Al_2O_3可以抑制P的挥发.污泥掺烧过程中SiO_2及Al_2O_3对Cd挥发都有一定抑制作用,但CaO及Fe_2O_3对Cd基本无影响;当Cl存在时,Ti O2和SiO_2对Cd吸附作用减弱,并使Al_2O_3吸附剂失效;当S存在时,可导致吸附剂对Cd中毒,而P可导致Al_2O_3吸附剂失效;Cl-S-P耦合体系中,单一矿物质对Cd迁移转化影响主要受Cl和S控制.SiO_2+CaO+Al_2O_3共存体系中,Cl的存在可导致固体吸附剂SiO_2和Al_2O_3失效;S、S+Cl、S+P、S+Cl+P的存在受控元素为S,并且可以抑制Cd的挥发;P、Cl+P的存在对Cd影响受控元素为Cl,可促进Cd挥发. 相似文献
890.
於桂池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18(1):29-31
采用动压平衡采样系统测定炼油厂催化装置再生烟气中的催化剂粉尘,结果表明,该系统比预测流速法自动化程度高,故障率低,操作简便,数据准确可靠.与激光粉尘再现分析仪作对比,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