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63篇
  免费   702篇
  国内免费   1479篇
安全科学   692篇
废物处理   148篇
环保管理   4002篇
综合类   11011篇
基础理论   2368篇
污染及防治   520篇
评价与监测   460篇
社会与环境   1490篇
灾害及防治   353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572篇
  2022年   659篇
  2021年   810篇
  2020年   673篇
  2019年   589篇
  2018年   309篇
  2017年   434篇
  2016年   548篇
  2015年   701篇
  2014年   1610篇
  2013年   1229篇
  2012年   1098篇
  2011年   1130篇
  2010年   928篇
  2009年   1093篇
  2008年   1202篇
  2007年   945篇
  2006年   800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613篇
  2003年   771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405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240篇
  1997年   226篇
  1996年   221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47篇
  1992年   143篇
  1991年   116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81.
从美国《濒危物种法》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濒危物种是人类的宝贵遗产,各国在1973年的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影响下,纷纷制定国内法以期有效保护和管理濒危物种。仅就1973年美国《濒危物种法》和1988年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某些方面作一初步比较,寻求差异的原因,希望对我国濒危物种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2.
土壤改良材料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从源头上控制径流污染物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土壤改良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质地和入渗性能,而且可以减少径流中污染物的输出.文章从经济、环保和生态角度,分类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土壤改良材料,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剖析,试图对土壤改良材料作为非点源污染源区促渗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探索,并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3.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我们要现代化也要天蓝水清。这句话对于公众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概念,而对学者来说,如何在发展的经济的同时实现生态现代化,就是一个定量化的研究课题。如何实现这样的目标,这样的目标可以分解为哪些生态指标,中科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几年来不断追踪现代化这一研究课题,对人与生态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提出了我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希望这些谋略和建议能够启迪开拓我们的一些工作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4.
185.
综述了溧阳市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背景、依据、基础条件、创建的目标和技术路线,介绍了示范区建设的内容和具有特点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6.
187.
188.
农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农村垃圾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源,推动垃圾有效治理,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调查组以乡村振兴战略系列思想为指导,以湖南省娄底市农村地区为例,探究农村垃圾治理面临的现状、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而为实现农村垃圾有效治理提出可行性对策。  相似文献   
189.
比较了3种生物接触氧化法对富营养化水源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探讨其去除藻类的途径。试验结果表明:淹没式曝气生物陶粒滤池(I型)在4-6m/h过滤速度条件下,对藻类总数的去除效率稳定,平均为70%左右;采用YDT弹性立体填料的中心导流筒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Ⅱ型)与直接微孔曝气生物接触氧化法(Ⅲ型),在试验初期对藻类总数的去除率较低,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2%、51.6%。但随着生物膜厚度的增加,试验后期对藻类的去除效果逐步得到提高,平均达70%以上。生物膜对藻类的生物絮凝、吸附、生物膜的脱落沉降等是生物接触氧化法去除藻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0.
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顾传辉  陈桂珠 《环境保护》2001,(11):24-25,38
本文在探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广州市为例,采用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的结构模式,从人口、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指标四个方面,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标准,构建了生态城市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