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安全科学   122篇
废物处理   40篇
环保管理   820篇
综合类   1539篇
基础理论   426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56篇
社会与环境   399篇
灾害及防治   19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08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4篇
  1994年   94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我国的工业、农业以及家用电器得到迅猛发展。由于国家建设发电厂的投资大周期长,因此完全依靠国家增长发电能力来解决电力的供需矛盾不是根本办法,必须走开源节流的道路。企业在生产发展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在现有的供电能力或供电容量下挖掘潜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低压无功功率的补偿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92.
93.
94.
本文利用我国东部亚热带地区315个站点的资料,采用农业气候带分界指标,分析了北亚热带北界、中亚热带北界、南亚热带北界3个界限近百年的动态变化以及农业气候带界限波动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对大同农业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土壤、地下水、大气环境均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为此笔者提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97.
以业已建成的稻麦作物净初级生产力模型为基本框架,建立了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中国农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模型(CropC-)。CropC-的模拟对象为占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3的水稻、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和大豆。该模型包括2个主要功能模块: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土壤-作物系统氮素运移。前者综合考虑了环境因子和氮素的影响,后者包括了作物氮素吸收、土壤氮矿化和化肥氮释放。灵敏度分析表明,在输入参数变化±10%时,CropC-对6个主要输入参数响应的敏感性依次为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大气CO2浓度>土壤全氮含量>施氮量>降水。模型分析表明,气候变暖将降低作物净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98.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研究--以大连市旅顺口区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顺口区是大连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农业主要由以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和畜牧业以及水产业构成.目前总体上具备了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条件.然而,土地垦殖率与农业利用率低、水资源缺乏等问题制约该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在此首先介绍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内涵及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内容,运用生态学及生态经济学原理,规划旅顺口区农业以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效益农业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并进一步提出旅顺口区未来生态农业建设的重点项目及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9.
包宗顺 《环境导报》2003,(22):26-27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有机农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有机农业起步虽迟,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可由于我国有机农业起步较晚,加之对有机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程度较低,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和经营者对有机农业发展理论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偏差,并在实践中出现盲目冒进的苗头。  相似文献   
100.
中国农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三项基本约束条件为前提,从广义上(时间上的可持续约束、空间上的可持续约束、资源管理上的可持续约束)和狭义上(粮食增长速率和人口增长速率的同调对应)对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和实际上的计算。并将中同从1952~1995年划为8个时段,分别作了可持续发展分析并寻求其背景原因,作出了相应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最后,对于未来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提出了基本的监控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