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6篇
基础理论   6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西藏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论文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芝云杉林年凋落物量为3.40 t·hm-2,凋落物中除Ca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含量均低于活体物中含量。5种元素的年归还总量为82.14 kg·hm-2,其中Ca在凋落物归还总量中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N和K元素。凋落物层厚度达5.0 cm,现存量约为40.65 t·hm-2,凋落物层的年平均分解率为0.08 t·hm-2,5种元素的总储量为937.65 kg·hm-2,其中已分解层储量占57.28%。  相似文献   
92.
柑橘果园凋落物量及凋落叶的分解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福州郊区7年生柑橘果园生态系统凋落物的发生及凋落物叶分解特征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柑橘果园年凋落物总量为1 682.48 kg·hm-2,其中以叶凋落量最大,占58.97%;凋落物的发生呈现不规则的月变化,以3月和7月凋落物量最大;柑橘果园凋落物年碳、氮归还量分别为704.56、43.72 kg·hm-2.凋落物叶分解过程呈现先快后慢的规律,经过1 a分解后,凋落物叶分解残留率为21.50%,凋落物叶分解95%所需时间为1.83 a.  相似文献   
93.
在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华北落叶松3个不同类型人工林设立典型样地,研究落叶松白桦混交林、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落叶松纯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林地凋落物现存量等17项指标,分析这些指标在0-50 cm共5个土层间的差异情况.结果表明:(1)在土壤剖面上随土层加深,3种林型土壤容重均逐渐增加;土壤水分、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电导率呈减小的趋势;孔隙度和全钾变化不显著.(2)在同一土层,土壤容重和p H总体表现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最低,落叶松纯林最高;林地凋落物现存量、土壤水分、有机质、氮、磷、钾、电导率均表现为落叶松白桦混交林最高,落叶松纯林和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无显著差异.(3)相关性分析表明容重与土壤水分、孔隙度、全钾、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非毛管孔隙度、有机质、有效磷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氮、磷、钾元素之间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全氮、全磷、全钾与凋落物未分解层现存量都呈显著正相关.因此认为在3种林型中,落叶松白桦针阔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明显优于落叶松樟子松混交林、落叶松纯林;结果可为合理利用森林土壤、科学营造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4.
亚热带6种针叶和阔叶树种凋落叶分解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叶和阔叶树种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生活型,其凋落叶片具有不同的分解速率.应用分解网袋法,在中国亚热带地区,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种针叶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3种阔叶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乐昌含笑Michelis chapensis和青冈Cyclobalanopsisgtauca)的凋落叶,放置于样地杭州千岛湖的林地中,经过1 a的分解实验,分析不同类型树种凋落叶的分解特征.6种树种凋落叶质量损失过程基本符合Olson指数模型,其中,3种针叶树种(马尾松、水杉和杉木)凋落叶的分解系数k值(分别为0.51、0.30和0.44),明显小于3种阔叶树种(木荷、乐昌含笑和青冈)凋落叶的分解系数k值(分别为0.55、1.12和0.66);同时,针叶树种(马尾松、水杉和杉木)凋落叶分解50%和95%所需时间(分别为1.36、2.31、1.78 a和5.87、9.99、7.68 a),大于阔叶树种(木荷、乐昌含笑和青冈)凋落叶的分解时间(分别为1.26、0.62、1.05 a和5.45、2.68、4.54a).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凋落物分解系数与初始钾元素含量显著相关(P<0.05).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凋落物的分解系数与初始钾元素和初始木质素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亚热带地区针、阔叶树种凋落叶分解的差异与自身质量密切相关,其中初始木质素与钾元素含量是控制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因素.图2表2参23  相似文献   
95.
桂西北喀斯特次生林凋落物养分归还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桂西北喀斯特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择了自然恢复方式下处于同一演替序列的灌丛、藤剌灌丛、乔灌丛3个森林群落,应用网筐收集法于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定位观测和研究了各群落的凋落物量、组成特征、季节动态变化及其N、P、K含量.结果表明,3个次生林群落年均凋落物量范围为6 053.93 kg·hm-2(灌丛)~6 794.40 kg·hm-2(藤刺灌丛),凋落物以叶占明显优势,其年变化以单峰形式出现,峰值处在9月份;凋落物中主要养分元素的含量为N>K>P,而森林养分利用效率表现为P>K>N,灌丛、藤刺灌丛、乔灌丛的养分元素年归还总量分别为:95.41、106.09、80.62 kg·hm-2(N),6.58、6.64、5.06 kg·hm-2(P),18.63、19.66、14.90 kg-hm-2(K);群落地表凋落物层的凋落物现存量范围为2 835.23 kg·hm-2(藤刺灌丛)~3349.16 kg·hm-2(乔灌丛),凋落物的分解速率为1.82(灌丛)~2.37(藤刺灌丛),随着凋落物的分解养分元素的回归速度表现出K>N>P.同其他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喀斯特次生林群落的凋落物量、养分归还量较大,养分回归较迅速,具有良好的自养能力和恢复潜力.  相似文献   
96.
华南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呼吸日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惠  赵平 《生态环境》2008,17(1):249-255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华南丘陵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针叶林和果园)土壤呼吸日变化进行了为期2 a (2003-03-21到2005-03-31)的原位观测.设置有凋落物和清除凋落物2个处理.结果表明,针叶林和果园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不大,雨季(4-9月)日变化幅度比旱季要大(3-10月),土壤呼吸日变化最高值的出现无明显规律.针叶林土壤呼吸速率月平均值变化幅度为86.18 ~ 365.00 mg·m-2·h-1,果园为174.46 ~ 1061.78 mg·m-2·h-1.月平均最低值一般出现在12-1月,最高值出现在6-8月或者10月.鹤山地区选择9:00-11:00作为采样日起始采样时间,并以该时段观测获得的土壤呼吸量来代表12 h或24 h土壤呼吸量比较合适.温度对土壤呼吸日变化影响不明显.降雨和植被类型对土壤呼吸有较大的影响,雨季土壤呼吸大于旱季,果园土壤呼吸大于针叶林.凋落物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7.
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养分含量及养分归还量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文献收集法对亚热带马尾松人工林主要分布区凋落物产量、养分含量和养分归还量进行分析,以研究我国马尾松林主要分布区凋落物养分动态和区域特征,以期在区域尺度上为马尾松林生产经营和生态管理提供更全面和更具普遍性的参考。结果表明:不同地区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产量差异显著,并随林分龄级而异,10~20、20~30 a龄级马尾松林凋落物产量差异较0~10、30~50 a龄级马尾松林凋落物大,产量最高地区的10~20、20~30龄级林分分别是产量最低地区同一龄级的293、274倍,30~50 a生林分产量最高地区仅是最低地区的137、163倍;凋落物不同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三峡库区N元素含量较高,福建三明P、Ca、Mg元素较高,K元素则是贵州龙里较高;广西武宣23 a生林分N归还量是8 a生N归还量的345倍,K归还量则是1013倍。不同凋落物组织器官受环境影响的因素不同,不同林分对环境和立地因子的响应不同,因为气候对凋落物产量的影响具有滞后性,而在局部区域凋落物产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凋落物养分含量受林分土壤主要养分调节,凋落物养分归还量反映土壤养分的潜力,土壤养分通过马尾松的生长影响凋落物产量,说明马尾松林凋落物养分循环与土壤养分状况有很大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调节  相似文献   
98.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对红树林植物群落凋落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凋落物收集网研究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对红树林植物群落凋落物的影响。所研究的红树林群落年总凋落物量为1198.91gm^-2,其中叶片和繁殖物部分共占90%左右。总凋落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模型,凋落物的高峰期落在多雨的夏季,尤其是8月份。污水排放一年期间,排污样带和对照样带之间红树林的总凋落物量以及凋落叶中的总有机碳、总氮、总磷水平没有显著的差异,污水排放没有导致红树林植物群落的凋落物量发生明显的  相似文献   
99.
香港地区桃金娘灌木林的凋落物及养分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桃金娘灌木林的年凋落物量在两年的测定中分别为429.3和525.2g/m^2,枯枝和花果的凋落物年间差异十分显著。叶子和杂物则没有明显的年间差异。按1989年和1990年平均计算,桃金娘灌木林年凋落物中的氮、磷、钾量分别为2845、164和892mg/m^2。灌木林年凋落物量及养分值小于热带、亚热带常绿叶林,但可与马尾松林相比,气候因素对灌木林的凋落物及其养分的季节动态影响较大。养分利用效率的  相似文献   
100.
凋落叶在高山森林河流中的分解不仅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内容,而且与森林养分流失以及下游水体环境密切相关,并可能受到冬季雪被变化和土壤季节性冻融的影响,但一直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以岷江上游高山森林4种代表性植物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和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凋落叶为研究对象,采用凋落叶分解袋法,研究了一个冬季不同冻融时期(冻结初期、冻结期和融化期)的质量损失特征。经过一个冬季(162d)的分解,康定柳、高山杜鹃、方枝柏和四川红杉凋落叶分别完成了初始干重45.5%、18.9%、26.4%和23.8%的分解;除康定柳凋落叶质量损失在融化期最大外,其余3种凋落叶均表现为冻结初期最大;康定柳、方枝柏和四川红杉凋落叶质量损失与河流水环境的平均温度和正积温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与河流流速和硝态氮显著正相关,而与河流pH显著负相关;高山杜鹃凋落叶质量损失除与HCO3-含量显著相关外,与河流水温及其它水质特征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这些结果表明高山森林河流流速及水环境特征显著影响了凋落叶分解及其相关的物质循环过程,但影响程度受到凋落叶特性的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