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226篇
废物处理   44篇
环保管理   62篇
综合类   495篇
基础理论   64篇
污染及防治   79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991.
Fluorine-containing halogenated fluorophenol may have efect as intermediate specie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 of polyfluorinated dibenzo-p-dioxin/dibenzofurans(PFDDs/Fs). The mechanism for the atomic H initiated reactions with complete series of nineteen fluorophenol congeners was studies using the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At the MPWB1K/6-31+G(d,p) level, the geometries and frequencies of reactants, transition states, and products were obtained, and the accurate energetic values were acquired at the MPWB1K/6-311+G(3df,2p) level. The rate constants were evaluated by the canonical variational transition-state theory with the small curvature tunneling contribution over a wide temperature range of 600–1000 K.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intramolecular hydrogen-bond in the ortho-substituted FPs as well as the inductive efect of the electron-withdrawing fluorine and steric repulsion of multiple substitutions may ultimately be responsible for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the O–H bonds in FPs.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further studies on PFDD/Fs forma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992.
为深入探索微囊藻细胞内糖及比重在短时间内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光照强度的响应情况,开展了纯培养实验。在温度25~26℃,光照强度0、1 000、3 000、5 000和10 000 lx条件下培养5 h。结果表明,微囊藻细胞内糖含量和比重随光照时间的变化规律均呈现显著的线性特征,在暗光条件下糖含量和比重随光照时间线性减少,在其余光照强度下随时间线性增加;且两者对光照强度均呈现正响应,即光照强度越大,糖含量和微囊藻细胞比重的增加速率也越大。糖含量和比重之间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均在0.78以上。通过对糖含量和细胞比重的变化同步性和相关性分析,验证了在短时光照条件下胞内糖对细胞比重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内埋武器噪声环境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空腔共鸣噪声环境是新一代战斗机内埋武器遇到的严酷的使用环境之一,需要对内埋武器在空腔共鸣环境下的噪声试验方法进行研究,以提高其环境适应性。方法分析噪声环境对内埋武器的影响和GJB 150.17给出的三种噪声试验方法,重点讨论在没有实测数据时确定空腔共鸣频率的计算方法。结果 GJB 150.17给出的空腔共鸣频率计算结果存在偏差,新噪声试验标准对空腔共鸣频率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典型空腔结构的1阶模态共鸣频率提高到45 Hz以上。结论给出可操作的内埋武器空腔共鸣噪声条件和试验程序。  相似文献   
994.
通过对某化工企业室内操作人员(以下简称内操)职业心理现状进行的调查分析,追踪内操职业心理成因并提出建议与指导,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改进管理,改善内操心境,引导内操健康生活、快乐工作。  相似文献   
995.
为了查明As(V)对不同生长期铜绿微囊藻生长和砷吸收的影响,分别在铜绿微囊藻的不同生长期,在低磷(0.02 mg·L~(-1))、中磷(0.1mg·L~(-1))和高磷(0.5 mg·L~(-1))水平,以及不同As(V)浓度下开展全因子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延缓期时,3个磷浓度下,As(V)添加均显著促进藻的生长,与对照组(CK)相比,平均生长速率(μ2d,下同)增长21.49%~32.23%,但不同砷处理浓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同一砷浓度处理时,磷浓度梯度变化对藻的生长也无显著性影响.指数增长期时,As(V)添加均显著抑制藻的生长,其中,低磷浓度条件下的抑制作用最强,与CK相比,μ2d降低42.35%~106.30%,且随砷浓度升高呈线性下降,而中磷和高磷浓度下砷处理浓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稳定期时,砷处理对藻的生长影响表现为逐渐升高的抑制作用(负生长速率值),其中,中磷浓度条件下抑制效应最高,与CK相比,μ2d降低1387%~3181%,高磷浓度条件下抑制效应最低,μ2d降低15.53%~378.00%.指数增长期和稳定期胞内砷含量结果表明,低磷浓度下不同生长期As(V)添加均显著促进藻细胞对砷的吸收,胞内砷含量大致随砷处理浓度增加而线性增长,而中磷和高磷浓度时藻细胞吸收砷的效应显著减弱,在指数增长期时则基本无效应,即磷对藻吸收砷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中磷和高磷浓度下,处于延缓期的铜绿微囊藻胞内砷含量高于处于指数增长期胞内砷含量,反映了藻类爆发时对砷的快速代谢外排特征.本研究成果可为认识砷污染与湖泊富营养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的海上孤岛电网最优潮流计算方法是一种基于运筹学的最优非线性规划问题,在满足孤岛电网各节点正常功率平衡及各种安全约束的条件下,求以网损、电压偏差和发电费用为目标函数的最优潮流分配,最优潮流问题把海上电网的经济调度、质量控制和安全运行协调起来,对海上孤岛电网的规划和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7.
复合工艺处理电镀综合废水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二氧化氯氧化破氰-铁屑内电解降铬-碱性沉淀复合工艺对某一电镀综合废水进行了处理,处理后的污水水质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文章从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工艺流程、流程说明、主要构筑物以及投资和运行结果等几方面对此工程进行了说明,对同类型污水处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要确保你工厂内的消防喷淋保护系统动作可靠且处于正常状态。它们对防止沸腾液体扩展为蒸气爆炸(BLEVE)的产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摘要: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共培养体系中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对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生长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当龙须菜起始生物量为0.5g?L-1时,在彼此隔离的共培养体系中,锥状斯氏藻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最大密度降低并且对数生长期缩短;但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弱于在藻体直接接触的共培养体系中的抑制作用,说明藻体直接接触所产生的克生作用是导致龙须菜对锥状斯氏藻抑制作用的主要原因。当龙须菜起始生物量为0.2g?L-1时,对隔离共培养体系中的锥状斯氏藻胞内营养盐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单独培养组锥状斯氏藻胞内硝酸盐含量是共培养组的1.5倍,说明龙须菜能够通过竞争性吸收环境中的硝酸盐来降低锥状斯氏藻胞内硝酸盐的储存含量,从而有效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000.
强化生物除磷系统除磷特性对水温变化响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富集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s,PAOs)的活性污泥为基础,研究了强化生物除磷(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rus Removal,EBPR)系统的磷酸盐去除特性对温度升高和恢复的响应.结果表明,水温从20℃分别上升到25、30和35℃3种状态持续运行8d后,EBPR系统厌氧释磷和好氧吸磷受到明显抑制,系统磷酸盐去除率显著下降.20℃对照处理系统的磷酸盐去除率约为80.3%,而35℃的升温处理其磷酸盐去除率为0,说明此系统处于崩溃状态.当所有处理系统水温恢复到20℃运行后,25℃处理系统经过1d的恢复,磷酸盐去除率可恢复至80%,30℃处理系统经过5d的恢复,磷酸盐去除率可达80%,而35℃处理系统则无法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此外,水温上升到25、30和35℃分别运行8d后,系统内厌氧胞内聚合物(PHA)的合成量和好氧PHA的消耗量随着反应器内水温的升高而增加.20℃对照处理系统的厌氧PHA合成量约为0.03mg·mg-1(以污泥计,下同),好氧PHA消耗量约为0.06mg·mg-1;35℃升温处理系统的厌氧PHA合成量约为0.11mg·mg-1,好氧PHA消耗量约为0.12mg·mg-1.当所有处理水温恢复到20℃运行后,升温处理的反应器内厌氧PHA合成量和好氧PHA消耗量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