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275篇
安全科学   98篇
废物处理   121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733篇
基础理论   204篇
污染及防治   193篇
评价与监测   43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91.
凝聚/絮凝过程中形成的絮体通常具有分形几何结构,导致絮体的密度、渗透性发生了变化,从而对于固液分离过程(沉淀、气浮和过滤)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基于前人对于絮体分形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絮体与微气泡之间接触碰撞的动力学方程、絮体/微气泡聚集体在水中上升的分形速率方程。絮体与微气泡间的相对尺度和流态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碰撞机制,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与絮体的分形维数也有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2.
超细TiO2粒子的超滤分离及回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TiO2超细粒子的超滤分离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操作压力、膜面流速、TiO2投量、pH、电解质等参数条件对膜通量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证实了浓差极化及滤饼层阻力是影响通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适宜的超滤工艺条件及膜清洗方式。以甲基橙为降解基质分别测试了经混凝与超滤分离后的TiO2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超滤不仅可实现TiO2粒子与水的彻底分离,且分离后TiO2催化活性与初次使用相当。研究表明超滤用于悬浮光催化体系的固液分离及催化剂再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3.
分离和“磁化水”是两种利用磁场影响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来达到特定目的的方法。磁分离直接利用外加磁场来实现具备磁性差异的固固、固液或固气分离 ;“磁化水”则利用水或溶液在一定条件下流经磁场后 ,其部分物理化学性质如 p H、溶氧能力、粘度、表面张力等均会发生变化。介绍了这两种磁技术在环境治理 (如废水治理、除尘及城市垃圾分选等 )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194.
光合细菌的生态意义及应用价值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光合细菌是以光为能源,以CO_2或以有机碳化物为碳源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类细菌。光合细菌包括两大类群,即不产氧型光合细菌和产氧型光合细菌。我们这里专指不产氧型光合细菌。它主要存在于水域环境中,进行着不放氧的光合作用。它由Rhodospirilla ceae(红色非硫黄细菌)、Chromatia ceae(红色硫黄细菌)、Chlorobia ceae(绿色硫黄细菌)和Chloroflexa ccae(滑行丝状绿色硫黄细菌)四个科组成。它具有较大的生态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光合细菌的分离和鉴定 1.光合细菌的富集 作为分离源,一般采用湖、沼泽、下水道、海岸、硫黄泉、水田或灌水土壤等厌氧层富含营养素的水样。光合细菌培养基已有多种配方,可以根据对分离菌的不同要求而选用,也可以控制培养的光照、温度、pH、CO_2和H_2S浓度等条件来达到增殖某些菌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排放量也在逐年增多,这对周围水土的影响很大。很多新城镇和乡村的污水设施建设不完善,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使的生态环境的破环范围不断变大。对此我们可以采用源分离技术对污水进行治理,达到改善生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6.
PFOS前体物质(PreFOSs)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氟化工厂附近土壤中分离出1株能以全氟辛烷磺酸前体物质(Pre FOSs)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降解菌PF1,经形态观察及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 sp.).在温度为30℃、p H为7.0~7.2条件下,菌株PF1对全氟辛基磺酰胺(PFOSA)和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N-Et FOSA)48 h降解率分别为14.6%和8.2%,对PFOS无降解能力.对降解产物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PFOSA的降解产物为PFOS;N-Et FOSA能被降解生成PFOSA和PFOS,同时也产生少量的全氟辛基磺酰胺乙酸(FOSAA).由此推断Pre FOSs降解途径,在菌株PF1的作用下,PFOSA脱去氨基直接转化成PFOS.NEt FOSA主要有2种降解途径:(1)N-Et FOSA脱乙基产生PFOSA,PFOSA再进一步脱氨基生成PFOS,此为主要途径;(2)NEt FOSA中的N-乙基被氧化成乙酸基生成FOSAA,FOSAA进一步脱去乙酸基生成PFOSA,并最终脱氨基生成PFOS.  相似文献   
197.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梯度压力驯化法从河流沉积物中筛选到一株能够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作为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命名为THF-2,对其进行16S r DNA扩增、T/A克隆后测序,菌株THF-2被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研究了温度、初始p H值和表面活性剂对菌株THF-2降解DMP的效果,测定了邻苯二甲酸酯(PAEs)对菌株THF-2生长的影响,进而分析了菌株对不同质量浓度DMP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菌株在15~20℃对DMP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最适温度为20℃;在p H=4~8范围,随p H值升高,DMP降解率增大,最佳p H值条件为8.0。在最适条件下,经过72h培养,菌株THF-2对质量浓度500 mg/L的DMP降解率达89.5%。不同表面活性剂对THF-2降解DMP的影响存在差异。添加质量分数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和吐温80,对THF-2降解DMP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p0.05);当曲拉通X-100和吐温80添加质量分数为2%和3%时,降解作用受到抑制,降解率与添加量呈显著负相关(r=-0.98,p0.05)。添加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会抑制THF-2对DMP降解作用。DMP降解试验表明,当DMP质量浓度为100~500 mg/L时,THF-2对DMP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降解半衰期为13.92~27.08 h。因此,菌株THF-2可应用于低温地区及低温条件下DMP的生物处理。  相似文献   
198.
一株丁草胺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富集培养技术从长期施用丁草胺的稻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降解丁草胺的细菌,标记为LYC-2.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将该菌株鉴定为钩杆菌属(Ancylobacter sp.).同时,为探索菌株LYC-2的生长特性和最佳培养条件,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考察了接种量、温度、pH值3个因素对菌株LYC-2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LYC-2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5.当接种量为6%(体积分数,下同)时,该菌株在含100mg.L-1的丁草胺无机盐基础培养液中培养5d后,可使丁草胺降解率达90.85%以上.  相似文献   
199.
对连云港市连云区2006年7月在养殖缢蛏中爆发的一次流行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培养、毒力试验和详细的生理生化测定,确定点状气单胞菌为其病原菌;并探讨了该菌在不同盐度波动(S0、S2、S4和S6分别代表盐度波动幅度为0、2、4和6)和不同水温(21℃、25℃、29℃和33℃)条件下对缢蛏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0处理组缢蛏的存活率显著高于S2、S4和S6处理组,而S6处理组缢蛏的存活率显著低于其它处理,S2和S4处理组组间差异不显著;在21℃和25℃温度处理组,缢蛏的存活率为100%,显著高于29℃和33℃温度处理组,而33℃温度处理组显著低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200.
机械分离回收方法处理电子废弃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正成为1个全球性的紧迫问题。针对电子废弃物增长较快,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的现状,从电子废弃物的增长性、危害性、潜在价值等方面,阐述了电子废弃物的主要特点;从电子废弃物的拆解、破碎、分选等方面,阐述了电子废弃物机械回收利用的一些方法。指出电子废弃物的机械分离回收与其他回收方法相比,污染小、效率高、方法简单、成本低、容易规模化。介绍了国内外电子废弃物机械处理的研究现状及在工业上的应用与发展,可为国内在这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