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383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863篇
基础理论   230篇
污染及防治   99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1.
局部湖区两种藻类藻生物量的综合因子预测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人工模拟系统培养藻类,考察了总氮、总磷、水温、pH、光强、水深等因素与藻生长高峰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给水处理厂的短期内局部湖区硅藻和绿藻藻生物量的综合因子预测模型.模型建立了综合因子的概念.在实际水样验证中,当水温为30℃时,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平均误差为14.6%;当水温为20℃时,平均误差为19.4%.模型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12.
研究了含鱼腥藻AnabaenaHBl01水溶液中17α-乙炔雌二醇在250W高压汞灯光照下的光降解,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液中鱼腥藻AnabaenaHBl01能促进17α-乙炔雌二醇光降解,随着水溶液中鱼腥藻AnabaenaHBl01的浓度增大,其光降解效率也增大,表明了鱼腥藻对17α-乙炔雌二醇光降解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同时也研究了在紫外光下的光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其光降解效率比高压汞灯光照下的光降解效率高,总体上讲,藻具有催化光降解作用。探讨分析了鱼腥藻AnabaenaHBl01催化17α-乙炔雌二醇光降解的作用与机理。  相似文献   
513.
用水生生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进行生态毒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明亮发光杆菌T3(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急性毒性实验方法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进行生态毒理评价,结果表明,斜生栅藻的生长繁殖率和发光菌的相对发光度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相关,并且随重金属投加量的增加,其生长繁殖率和发光度逐渐降低。对3种测试参数进行比较可知,斜生栅藻细胞数增长率是最敏感的土壤毒性检测指标。土壤的毒性在复合污染的条件下比在单一污染的条件下高很多。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污染土壤的优先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14.
植物对氮、磷去除效果及克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夏季,在实验室和莫愁湖现场,开展了苦草和美人蕉对氮、磷去除效果及克藻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实验室,苦草和美人蕉对总氮、总磷都有明显的去除效果,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去除率也随之增大。在实验与现场条件,美人蕉与苦草对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苦草和美人蕉都对蛋白核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两种藻类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在实验与现场条件下,美人蕉和苦草对两种藻类的抑制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而对于藻种则二者均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15.
淡水绿藻的光合碳酸氢盐利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藻类对碳酸氢盐的利用,采用pH漂移实验技术,辅以氧测定技术和抑制剂的抑制实验,研究了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光合无机碳摄取速率(PCU)和净光合速率(NPS).结果表明,PCU对pH的曲线上存在明显的转折点(简写为pHTP),在pH超过PHTP后存在第2个PCU峰,求此峰的平均值并以PCUsc表示,可以作为表征藻类碳酸氢盐利用的参数.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的PCUBC值分别为269.41和175.98μmol·g-1·h-1它们的平均NPS(pH为4.8~11.0)分别为477.5和495.9ttmol·g-1·h-1.随着碳酸酐酶抑制剂AZ(acetazolamide)浓度的增加,PCUBC减小;当AZ达到1.2mmol·L-1时,蛋白核小球藻的PCUBC减小到0.随AZ浓度增加,蛋白核小球藻PCUBC减小的速度比斜生栅藻的快.AZ和阴离子交换抑制剂DIDS(4,4'-diisothiocyanatoetilbene-2,2'-disuffonic acid)对蛋白核小球藻的PCU和NPS的抑制作用大于斜生删藻.AZ和DIDS对2株藻的PCU的抑制均大于对它们NPS的抑制.2株藻具有高的PCUBC值,都是强碳酸氢盐利用者.  相似文献   
516.
该试验旨在改进原有的水力空化耦合电解抑藻设备并初步分析其抑藻机理。通过改变空化器位置,提高了装置的抑藻速率,在水压0.33MPa,电流密度为2.13mA/cm2条件下,处理10L藻密度为3.0×106mL-1的铜绿微囊藻藻液20min,2d后抑藻率即可达到72.5%。通过TEM电镜照片的分析,发现在受到水力空化、电解的协同作用下,铜绿微囊藻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外部细胞壁与细胞质部分剥离,细胞内气泡体积变小。沉降柱试验对比表明在藻细胞内部细胞器受损的情况下其沉降能力提高,而随后进行的低光照培养对比试验结果说明经过处理的藻细胞在无光照的条件下死亡率高于对照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装置通过破坏藻细胞结构不仅直接杀伤藻细胞,而且可使其沉降到水体底部,在光照不足的条件下来提高抑藻效果。  相似文献   
517.
东湖“赤潮”的成因分析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3月下旬东湖水质发生了异常现象,为找到水质明显变化的原因,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通过及时布点取样分析,监测分析水中的生物群落结构,确认东湖发生了"赤潮",并找出了污染源头。通过跟踪监测,了解多甲藻的变化趋势,并提出对涉及外来物种等海洋馆类建设项目的强化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18.
湖泊爆发蓝藻水华,制约了沿湖经济发展。通过大量研制、试验,研制出JS灭藻剂,试验证明蓝藻水华喷洒JS灭藻剂溶液后,迅速解体下沉,不再上浮至水面,水体清澈,臭味和微囊藻毒素得到较好消除,同时水中原有动植物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19.
以实验室培养的新鲜的杜氏藻为原料,采用冻结-融化冷水提取、乙醇沉淀,Sephadex G-100柱层析等一系列步骤,分离纯化得到杜氏藻多糖,简称DPS-1.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和Sephadex G-50柱层析对DPS-1进行纯度鉴定,结果表明该糖组分均一.IR、UV等理化性质测定及HPAEC-PAD分析,结果表明该糖含有硫酸根,糖环为吡喃环.组成DPS-1的糖基有:D-岩藻糖、D-鼠李糖、2-D-氨基葡萄糖、D-半乳糖、D-葡萄糖和两种未知单糖.其摩尔比为 D-岩藻糖:D-鼠李糖:2-D-氨基葡萄糖:D-半乳糖:D-葡萄糖=2.1: 1: 1.6: 2.3: 4.2.另外还检出了两种已知糖醛酸,分别是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醛酸.其摩尔比为 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醛酸=1:3.4.  相似文献   
520.
微藻培养耦合污水处理是一项极具潜力的绿色生物技术,具有污染物减排和资源化的双重效应.为明确不同微藻固定化后对NH4+-N去除的差异及优势,以斜生栅藻和普通小球藻为研究对象,以自由生长为对照,通过5 d的批次培养试验对比分析了2种固定化微藻不同营养模式下对NH4+-N污水的适应性及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①对比自由生长,固定化生长可有效提升斜生栅藻在自养和异养模式下的NH4+-N去除能力,2种模式下最大去除率分别为98%和53%,而在混养模式下,最大去除率则从100%降至86%.②固定化生长对普通小球藻NH4+-N去除率的提升较弱,仅在自养模式下发挥正效应,最大去除率可升至37%,在混养模式下,其自由生长优势强于固定化生长,当C/N为10时,NH4+-N第4天即可完全去除.③固定化生长并未改变混养模式下2种微藻生长对ρ(CODCr)的依赖性,而该效应在异养模式下并不明显.④除自养模式外,固定化生长均略低于自由生长,并且普通小球藻的生长速率也显著高于斜生栅藻.研究显示,斜生栅藻单个细胞对NH4+-N的去除能力优于普通小球藻单个细胞,斜生栅藻污水培养的适应性更强,并且固定化自养模式最佳,而普通小球藻固定化优势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