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59篇
综合类   298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68篇
灾害及防治   2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211.
环境中有机气体样品通常用活性炭采样管和硅胶管采样,样品采集后将活性炭或者硅胶转移至容量瓶或者比色管中加有机溶剂解析,实际操作中通常将解析后的样品过0.45μm滤膜除去活性炭、硅胶和玻璃毛,转移至色谱瓶进行样品分析。将采样管中活性炭取出,转移至具塞离心管中,准确加入解析液,振荡,静置,解析30min然后取上层解析液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实验直接将样品移入色谱瓶解析,选取《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中三种常规分析的样品将两种方法进行比对,得出本方法从溶剂的用量、操作过程到样品分析时间都优与常规的前处理分析,能满足环境检测有机样品前处理分析。  相似文献   
212.
土壤中多环芳烃的ASE前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比试验,条件试验等对ASE提取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温度80~110℃,压力1000~2000psi均适用于提取土壤中多环芳烃,萃取溶剂中含有丙酮回收率较高。萘、苊烯、二氢苊浓缩回收率偏低,其它多环芳烃全部在85%~107%,相对标准偏差均在20%以内。本文还对ASE和索氏提取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213.
采用密塞高压蒸汽法代替锥形瓶,加热氧化法测定总铬,缩短了分析时间,操作简便,分析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好。  相似文献   
214.
摘要:根据HJ544—2009标准,废气中硫酸雾样品的前处理步骤为:加热浸出、经中速定量滤纸过滤、定容、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经0.45μm微孔滤膜抽滤。根据工作实践,可将前处理步骤简化为:加热浸出、经0.45μm微孔滤膜(已前处理)抽滤、定容、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柱。实验结果表明,取消中速定量滤纸过滤这一步骤不会对硫酸根离子的测定产生影响;0.45μm微孔滤膜经前处理后可提高硫酸根离子的洗脱效率;过阳离子交换树脂枉和抽滤两个步骤互换不会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15.
为了快速准确的检测维生素C(VC)生产工艺中VC的重要前体物2-酮基-L-古龙酸(2-KLG)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选用6×250 mm Carbohydrate分析柱,乙腈:磷酸二氢钾=60∶40的流动相,在波长210 nm处紫外光检测,控制流速为1 mL/min和温度45℃。结果表明2-KLG在6 min左右出峰,与VC具有较好分离度;2-KLG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776x-13.46,相关系数达到99.9%,检出限为0.5 mg/L;回收率为96.3%~104%,RSD为6.28%(n=5)  相似文献   
216.
石油烃类物质具有高毒性、难降解等特征,土壤中石油烃类物质的高效、准确分析对土壤污染风 险评估和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原理、优缺点和实际应用情况等方面,对土壤中石油烃类物质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分析,总结发现加速溶剂萃取法/加压流体萃取法是效率高、回收率高的前处理方法;气相色谱分析法较为稳定,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在目前实验室检测石油烃类物质中应用最为广泛。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对污染现场快速检测的需要,遥感技术和便携式检测设备逐渐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17.
地球上的植物种类极多,形态各异,如今已知的就有30多万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物,遍布在陆上和水中,既是人类的天然“盟友”,同时也为自然界和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人类,没有生命。在与风沙、干旱、水土流失,防止环境污染等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植物的帮助,在与地震灾害作斗争中,同样是人类的朋友。植物往往在地震前向人类发出异常信号,催促人们积极准备抗灾。一、植物在地震前的异常信号1668年7月25日山东郯城营县之间发生了一次8.5级大地震,城墙倒塌,文庙亦毁,积尸遍野。地震前半年很多植物就向人们发出警报:“十月桃李开,林擒实”。  相似文献   
218.
正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湖面海拔1 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湖水最深处达196米,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湖面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是有名的"变色湖"。  相似文献   
219.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遇到地质构造时冒顶频繁,控顶困难,严重影响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通过对工作面架前冒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及对工作面遇地质构造时架前冒顶防治进行不断探索,在技术和管理上形成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在遇地质构造期间,通过采用有效手段便可保证综放支架安全通过地质构造。以伯方煤矿二盘区3207工作面工程实际为例,运用具体技术和管理措施,使工作面安全通过地质构造断层。该方法可为类似构造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0.
通讯     
《环境化学》2013,(8):1598
纳米银通过结合RNA聚合酶抑制红系前体细胞RNA的转录由于其广谱的抗菌活性,纳米银在日常生活和医药卫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纳米银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将导致其在生产、运输、使用和排放等环节释放入环境,其潜在的环境与健康风险已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纳米银可以引发呼吸系统(肺)、消化系统(肝脏)、神经系统(神经元)和生殖系统的组织损伤.然而,目前对纳米银毒性效应的分子作用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