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75篇
基础理论   31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青岛地区大气沉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I.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92.
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介绍了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SCC)的类型、条件及特点.就环境因素、力学因素和材料因素对管线钢应力腐蚀开裂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在环境因素方面,近中性和高pH值分别导致了不同类型的SCC,H2S和CO2-3-HCO3-浓度升高促进管线钢SCC的发生,低温和外加过电位增加SCC的敏感性;力学方面,载荷类型及应变速率比实际应力对管线钢SCC的影响更重要;材料因素方面,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决定了显微组织,进而影响管线钢发生SCC敏感性.  相似文献   
93.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erosols in winter/spring in Beijing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In 1999 aeroso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cascade at Meteorological Tower in Beijing.The 12 group aerosol samples obtained were analyzed using PIXE method,which resulted in 20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From the observation,the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size distribution of elemental concentrations and their variations are analyzed.It shows that concentrations of most elements in aerosols increase greatly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past except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V,K,Sr,and the source of aerosols has changed greatly in the past decade.Fine mode aerosols increase more rapidly in the past decade,which may be due to the contribution of coal combustion and automobile exhaust.Pb contait in aerosol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1980s,and has a decreasing tren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of using non-leaded gasoling.  相似文献   
94.
北京市街道灰尘的化学成分及其可能来源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刘春华  岑况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7):1181-1188
在北京市六环路以内北西-南东、北东-南西、东-西及南-北4条剖面上采集了街道灰尘样品,进行了20个元素的化学分析(K,Ca,Al,Fe,Ti,Mn,Cr,Ni,Cu,Zn,Cd,Pb,La,Ce,Y,Nb,As,Sb,Hg,OC),并通过统计分析对街道灰尘中这些元素可能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比较街道灰尘中对人体有害元素含量与北京地区土壤背景值发现,只有As、Ti、Mn的含量低于土壤背景值,其它元素的含量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土壤背景值,而Cd和Hg的最大值甚至达到了北京地区土壤背景值的250倍和64倍.可见这些元素的点污染现状相当严重.通过因子分析将20个元素变量减少为5个因子,可解释北京市街道灰尘的4种来源:①交通排放,特征元素为Zn,Sb,Pb,Cu;②与成土母质的地质背景有关的土壤颗粒的再悬浮和/或迁移;③工业污染,铁族元素组合Fe、Mn、Cr、Ti是典型的首都钢厂污染元素;④建筑材料及废弃物.而Hg和Cd因其多来源的复杂作用使得这2个严重污染环境的元素归属(分组)不明.  相似文献   
95.
Tarlor等首先论证了借用沉积物微量元素研究上地壳成分的逻辑根据。随即根据沉积物确定上陆壳成分的花岗闪长岩模式,下陆壳成分的高铝玄武岩模式,全陆壳成分的25%安山岩+75%混合物(混合比为镁铁质:长英质=2:1)的混合模式。为检验该地壳成分模式对于时间的适用性,Taylor等又研究了沉积物成分随时间的变化,发现2.5Ga之后的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的特征基本一致,且它们与2.5Ga之前的沉积物明显不同。据此推论,如果2.5Ga之前的沉积物屯能代表上陆壳的成分,则太古宙与后太古宙(或太古宙后)的地壳成分应有明显差别。那么.如何确定太古宙的上陆壳成分呢?为此,Taylor等又专门论证太古宙的杂砂岩与后太古宙不同,可代表地壳成分。基此,Taylor等推导出太古宙上陆壳岩石组成比例是长英质:镁铁质=1:1.全陆壳的岩石组成比例为镁铁质:长英质=2:1,从而提出太古宙地壳成分、形成作用等均不同于后太古宙。太古宙地壳是如何演化为后太古宙地壳的呢?Taylor等认为,在太古宙未,即2.8~2.6Ga,曾有广泛的钾质花岗岩发育,该事件使得地壳成分从太古宙样式转变为后太古宙样式。关于具体演变机制,Taylor等认为早大古代的热流高,斜长石不稳定,只能发生以石榴子石为残留相的幔内部分馆融(40km以下)?  相似文献   
96.
各时期初生上地壳平均化学成分是根据化学分析、地质图、地层剖面和同位素年龄估算的。太古宙上地壳的深成若/表壳若比值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5Ga前的一种不同模式的地壳形成作用。后太古宙绿岩序列的长英质火山岩和杂砂岩增加,太古宙一元古宙(Ar/Pt)界线处科马提岩的含量几乎降到零,而显生宙的安山岩含量增加。与古太古代相比,新太古代及后太古宙的上地壳亏损Mg、Cr、Ni及Co,且后太古宙上地壳富集LILE(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U)、HFSE(高场强元素,Ti、P、Zr、Hf、Nb、Ta、Y)及HREE。不同时代的上地壳均具负Eu异常.只是太古宙上地壳较弱。克拉通页岩表现出象上地壳一样的成分变化,但有如下重要例外:在Ar/Pt界线,只有页岩显示Fe、V、Sc减少和Na、Ca、Sr增加,也只有上地壳才显示HRME和Y的显著增加。太古宙上地壳和页岩都具负Eu异常.但它们没有后太古宙上地壳的负Eu异常强烈;而页岩的资料还略微显示出太古宙以后形成的上地壳之Eu异常逐渐增加。在Ar/Pt界线,上地壳和页岩的Cr/Th、Ni/Co、Co/Th比值都减小;Th/U比值只在页岩中增加,在上地壳却没有增加。太古宙页岩缺乏HREE亏损,Fe、V、Sc含量高,表明这些页岩的物源区与现今出露的太古宙上地壳并不相似。现已剥  相似文献   
97.
西双版纳城、郊雾水化学组成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利用1997年11月西双版纳城、郊雾的外场试验观测资料,从该地区雾水化学组成与其他地区雾水化学组成的比较、雾水化学组成与环境的关系、雾水化学组成的来源、雾水化学成分的浓度与雾的微物理结构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地区雾的化学特征。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城郊雾水明显呈碱性,F^-浓度比我国其他地区高很多;由于生态环境的不同,西双版纳城郊雾的化学成分浓度有很大差异;与历史资料,西双版纳城区雾水总离子浓度明显增  相似文献   
98.
阐述了莱州湾南岸潍坊地区咸-卤水入侵的发展,入侵过程中地下水中宏量组分和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变化特征,以及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引起的水质恶化,土壤盐碱化和植物生态逆向演化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99.
几种天敌对麦蚜蜜露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蜜露的主要糖分为果糖、葡萄糖、蔗糖及两种未知糖分.其中前者以蔗糖含量最高,后者则不含蔗糖.其游离氨基酸种类基本相同,但后者蜜露中未鉴定出苏氨酸;除丙氨酸和组氨酸外,麦长管蚜中各类氨基酸的含量明显高于禾谷缢管蚜,其中单头麦长管蚜日分泌氨基酸量以亮氨酸和丙氨酸最高,分别达到了0.204 7ng和0.137 7ng,而禾谷缢管蚜以丙氨酸和亮氨酸最高,分别达到了0.154 3ng和0.102 5ng.随着蜜露含量的增加,各天敌的搜索与滞留时间显著延长,但逐渐趋于平缓,基本符合逻辑斯蒂增长.燕麦蚜茧蜂在两种蚜虫蜜露上的搜索与滞留时间差异显著,而瓢虫与草蛉类的搜索与滞留时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蜜露对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的影响不同.图3表1参13  相似文献   
100.
腺叶香茶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腺叶香茶菜[Rabdosiaadenoloma(Hand.-Mazz.)Hara]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出10个化合物.经EI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和化学方法分别鉴定为:effusaninA(1)、effusaninE(2)、洋芹素-4',7-二甲醚(3)、β-谷甾醇(4)、柳杉二醇(5)、Uvaol(6)、白桦酸(7)、齐墩果酸(8),乌苏酸(9),齐墩果酸-3-O-α-L-鼠李吡喃糖基(1→2)[β-D-葡萄吡喃糖基-(1→4)]-α-L-阿拉伯吡喃糖甙(10).其中8的含量高达1%以上.上述化学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