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安全科学   34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16篇
综合类   506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5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符信 《环境》2006,(7):8
6月12日,广东省政府召开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精神,总结广东省“十五”时期的环境保护工作,部署“十一五”环保工作任务。黄华华省长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切实做好“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副省长谢强华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62.
浅谈音乐与体育之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与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不同时期以各种形式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人类自身情感的表达方式,成为“世界语言”。现代社会,音乐以其特有的审美、教育、娱乐功能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音乐与现代奥运会结合,传承了奥林匹克精神,扩大奥运会的影响,展示了民族的文化,让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改变世界的力量。  相似文献   
63.
以江苏历史文献记录的洪涝灾害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时期江苏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时空差异性特征,探讨影响洪涝灾害时空差异性的原因。时间尺度上,历史时期江苏地区洪涝灾害明清时期多发,集中于夏秋季节,其影响因素有长时间异常降水、风暴潮以及厄尔尼诺事件等。空间尺度上,洪涝灾害多发生于太湖平原、里下河平原及沿江地区。唐宋时期,太湖平原、沿江地区是江苏省洪涝灾害最为集中的地区,明代以降苏北平原洪涝灾害更为集中,原因应该是宋代太湖平原人口激增,涸湖造田破坏了太湖东泄水道,明清后泄洪能力得到提升,长江口的演变则使得沿江地区潮灾逐渐减少,而里下河平原因为黄河夺淮入海,导致泥沙沉降,水流不畅,成为洪涝走廊。  相似文献   
64.
牛文元 《环境保护》2007,(21):15-17
人类历史的进化规律表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革新生产力,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特定的物质基础上,必然紧密地联系着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形态和内容.  相似文献   
65.
中国近300年来3次大旱灾的灾情及原因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中国近500年旱涝史料和历史文献,选取过去300年中发生在乾隆后期(1784-1786)、光绪初年(1875-1878)和民国时期(1927-1930)的3次严重旱灾,从旱灾的时空发展过程、发生时的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三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旱情的严重程度而言,3次旱灾都可谓过去300年间我国北方地区罕见的极端气候事件,但由于各次旱灾的受灾中心所处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环境承载力)有优劣之分,旱灾发生时的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人均粮食占有量、政府粮食储备、财政情况等)造成的防灾御灾能力有高下之别,在不同层面上左右了3次旱灾的灾情,从而使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6.
这是一座美丽的历史文化古城。15年前,我曾来过这里。那时,带着一份匆忙,走过盘旋弯曲的小巷像进入了迷魂阵,到达目的地,完成来此的使命后折回,站在巷子口对着那个蓝底白字的巷名出了会神,似在思忖小巷与古城间的关联,嘴里嘀咕道:北京的胡同很出名,里弄在上海是个特色,可我怎么感觉苏州的小巷也好特别啊!  相似文献   
67.
福建省属多丘陵地带,80%是山,地质结构特殊,煤层薄并且多断层,限制了福建采煤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目前,福建省尚有335个合法煤矿,点多面广.  相似文献   
68.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复合型污染特征突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发布和实施,对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环境保护负重前行困难期和大有作为关键期,也是我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攻坚期,需要系统谋划大气污染防治战略。欧盟和美国在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战略时,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构建了涵盖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多污染物目标体系,规定了环境浓度、排放量、直观感受(能见度)、健康以及管理等约束性指标,并且针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分析实施的成本与收益,开发相应的模型工具,基于收益成本比进行科学决策。本文对欧美环境规划和战略中的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目标体系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成本效益评估经验进行梳理,分析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战略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解决"心肺之患"、实现环保"十三五"总体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在系统搜集、整理明清苏浙沿海潮灾记录基础上,建立风暴潮频率辨识方法,复原台风风暴潮灾害750次,据此建立逐年风暴潮频率序列。分析显示,1460~1480年、1570~1595年、1715~1745年、1785~1810年、1880~1890年为风暴潮活跃期。明清苏浙沿海风暴潮存在45 a、25 a、14 a三种时间尺度周期,其中45 a周期最为显著。气候跃变分析表明,1402年、1457年、1566年、1624年、1652年、1711年、1846年、1880年风暴潮活动趋于活跃;1444年、1477年、1543年、1634年、1799年、1856年风暴潮趋于平静。与1470年以来温度距平曲线对比显示,气候冷暖与风暴潮发生频率有一定正相关性,全球变暖背景下苏浙沿海可能面临更为严重的风暴潮威胁。苏浙地区明清时期风暴潮灾害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大部分风暴潮记载集中于长三角、杭州湾地区,苏北地区风暴潮数量少但影响范围广,浙东地区受地形和经济发展程度影响,风暴潮记载数量少且集中于滨海。  相似文献   
70.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一个仅有百年历史的城市,它迫切求变,一场史无前例的“三年大变样”正在这里上演,随处可见红红的“拆”字和机器轰鸣的工地。而在这场破旧立新的变革中,在最繁华的火车站一带,一座百年四合楼院白发现之初至今,就陷入了拆与不拆的争论中。据考证,这是目前石家庄市区仅存的一座四合楼院,这里曾是国民党特务组织“19号”的一部分,又被称为石家庄的“渣滓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