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111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选择太湖梅梁湾的表层沉积物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了水动力与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下,双酚A吸附行为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当CTM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浓度在1.0倍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下时,切应力的改变对双酚A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量基本无影响;其吸附量随CTMAB浓度的增大而增大,0.1倍CMC、0.5倍CMC和1.0倍CMC的CTMAB条件下,双酚A的吸附量较0 CMC分别增大了0.18倍、0.54倍和0.62倍;相对于Freundich模型,其吸附等温线更符合线性模型.当CTMAB浓度高于CMC时,双酚A在沉积物上的吸附量和吸附平衡时间均随切应力的增加而减小,在切应力和低浓度CTMAB共同作用时,以切应力促进吸附平衡作用为主;而当切应力和高浓度CTMAB共同作用时,以CTMAB的作用为主.水动力和CTMAB共同作用下的双酚A的吸附过程满足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2.
液质联用法测定水中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固相萃取(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水中六溴环十二烷和四溴双酚A的方法。过滤后的样品酸化后经C18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后,采用BEH C18柱,以水-甲醇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串联质谱进行检测。4种目标化合物在相关线性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7 8~0.999 4),回收率为77.2%~91.3%,相对标准偏差为8.4%~13.8%,方法检出限为0.09~0.15 ng/L。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测定水体中4种溴代阻燃剂的痕量残留。  相似文献   
123.
北京市再生水与地表水中的内分泌干扰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北京己投入运行的再生水厂及北京地区典型地表水为研究对象,利用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双酚A和雌醇类物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再生水中所含内分泌干扰物与地表水没有明显差异。壬基酚在再生水和地表水中都有检出,其浓度在30~300 ng/L之间,而双酚A除方庄和吴家村再生水厂外,其余各水样均有检出,其浓度在0~30 ng/L之间。各水样中均有雌醇类物质检出,但含量极低。再生水处理工艺对内分泌干扰物浓度水平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4.
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现状及处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治理水体中pEDCs的污染,针对pEDCs的代表物质双酚A和烷基酚,综述了世界范围内污染源水中pEDCs的污染现状,并介绍了吸附法、膜处理法、生物降解法、化学氧化法及高级氧化法等主要处理方法。同时,展望了今后pEDCs处理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现存处理方法的应用前景。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的联用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5.
从分子质量分布的角度研究了水中有机物对颗粒活性炭(GAC)吸附双酚A(BPA)容量及吸附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以去离子水为本底的BPA溶液来说,GAC吸附以滤后水、臭氧后出水和原水为本底的BPA溶液的Langmuir模型的最大吸附容量qm值分别下降了29.95%、43.56%和44.44%,而其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的k2值分别下降了43.05%、49.75%和56.38%.相对分子质量3 000以上,尤其是10 000以上的有机物堵塞GAC的二级微孔;3 000以下,尤其是1 000以下的有机物与BPA分子之间存在直接的竞争吸附,是导致GAC对BPA的吸附容量以及吸附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6.
阴离子对UV/H2O2/微曝气工艺降解双酚A 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水中典型阴离子对UV/H2O2/微曝气工艺降解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 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CO3-和NO3-浓度的增大,BPA的降解速率下降,当HCO3-浓度增加到400mg/L 时,反应常数(k)从0.1613min-1 降低到0.0804min-1;当NO3-的浓度增加到800mg/L 时, k 值降低到0.1107min-1;而SO42-和Cl-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有利于BPA 的降解,当SO42-的浓度为800mg/L 左右时,对降解促进作用最大, k 值增加到0.1814min-1;当Cl-的浓度为400mg/L 左右时, k 值增加到0.1772min-1,但是当浓度继续增加时,BPA 的降解速度将降低.4 种离子对BPA 的降解影响大小顺序为HCO3-> NO3->SO42->Cl-.  相似文献   
127.
珠江广州河段表层水中雌激素化合物的污染状况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龚剑  冉勇  杨余  陈迪云  马骁轩 《环境化学》2008,27(2):242-244
分析了珠江广州河段枯水期表层水中雌激素化合物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所有样品中均检测出了双酚A(BPA)和雌酮(E1),其浓度范围分别为97.8-540.6 ng·1-1(中值为145.9 ng·1-1)和2.5-8.2ng·1-1(中值为4.5 ng·1-1);两种化合物的最高值都出现在前航道的东圃大桥,最低值则在黄埔水道的黄埔港,其空间分布主要与沿途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8.
双酚A在硝酸根溶液中的光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中压汞灯为模拟阳光光源,研究了环境浓度范围内硝酸根溶液中双酚A(BPA)的光解,探讨了pH值、NO3-浓度、BPA初始浓度等因素对BPA光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PA在纯水体系中直接光解很慢,但在碱性体系和硝酸根溶液中光解迅速,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采用硝基苯作为分子探针鉴定了NO3-光化学生成的羟基稳态浓度为1.27×10-14mol/L,推算BPA与羟基的二级反应速率常数为1.01×1010L/(mol·s).采用GC/MS法鉴定了BPA光解产物,并推测BPA的光解途径主要涉及苯环间的断裂和生成的产物及母体化合物的羟基和硝基衍生化.  相似文献   
129.
TiO2薄膜光催化降解双酚A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ol-gel法制备TiO2薄膜.以该薄膜为催化剂,研究了在H2O2存在的条件下,对内分泌干扰物质双酚A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分别讨论了pH值、H2O2的加入量、双酚A的初始浓度以及光照时间对降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4,30 mg/L的H2O2中对初始浓度为50 mg/L的双酚A溶液光照180 min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30.
铋银氧化物混合物高效氧化降解四溴双酚A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g NO3和Na Bi O3·2H2O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共沉淀法制备了铋银氧化物混合物(silver bismuth oxide,BSO),并利用它氧化降解溴代阻燃剂四溴双酚A(TBBPA).研究了制备过程中银铋摩尔比及降解过程中BSO用量对TBBPA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银铋摩尔比为1∶1,BSO用量为1 g·L-1时,40 mg·L-1TBBPA在7 min内可完全降解,其总有机碳的去除率高达80%.采用离子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监测降解过程中TBBPA的变化,发现TBBPA降解过程涉及脱溴、叔丁基碳的断裂和苯环的开环氧化等反应.利用Na N3作为分子探针,发现单线态氧是BSO氧化降解TBBPA的主要反应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