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3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16篇
基础理论   111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重污染型河水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臭氧氧化去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凌云  张锡辉  宋乾武 《环境科学》2011,32(5):1357-1363
研究了臭氧直接氧化黑臭河水对于常规污染物和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去除效果.从南方某条污染严重的黑臭河涌中采集原水,臭氧投加浓度分别为28 mg·L1和42 mg·L-1、对应曝气时间30 min和80 min,考察臭氧氧化对黑臭河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色度和浊度,以及正壬基酚(4-n-NP)、叔辛基酚(4-t-O...  相似文献   
252.
The wide occurrence of estrogenic compounds 4-tert-octylphenol, 4-nonylphenol, bisphenol A in surface water of Guanting Reservoir was successfully determined. The target compounds in water samples were preconcentrated by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with dichloromethane, derivatized by trifluoroacetic anhydride, and quantified b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 with selected ion monitoring(SlM). In the selected seven sampling sites(S1-S7), the concentration of NP in sample S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other in reservoir. The status of pollution in S3 and S7 were much more serious. The concentrations of OP, NP and BPA were in the range of 44.5-48.8, 221.6-349.6 and 30.2-82.7 ng/L, respectively. The pollutants were mainly inputted from the upper river and released from sediments in Guanting Reservoir.  相似文献   
253.
将分子印迹技术与电化学传感器相结合,以双酚A(BPA)为模板分子,吡咯为功能单体,在基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一种对BPA具有选择性识别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进行相关试验条件的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构建了BPA-MWCNTs-COOH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以铁氰化钾K3[Fe(CN)6]为电化学探针,测得BPA在0.01μmol/L~17μmol/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06μmol/L。将该方法用于湖水样品测定,结果为未检出,加标回收率为97.8%~115%,RSD <5%。  相似文献   
254.
255.
聚合氯化铝对水体中双酚A 的混凝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探讨了双酚A(BPA)在模拟水体混凝过程中的去除效果和混凝特征.结果表明,在较低TOC 浓度和浊度条件下,随着PAC 投加量的增加,BPA 的去除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实验条件下最优的混凝剂投加量约为BPA/PAC=1:2.6(质量比).pH 值6.0~8.0 时,混凝对BPA 有相对较好的去除效果,此时水体中铝盐多核络合物的电中和是混凝的主要作用机理.原水中的腐殖酸类有机物和浊度物质对BPA 的混凝过程有较大的影响,较高浓度的腐殖酸类物质会削弱PAC 对BPA 的混凝效果,而随着浊度的提高,BPA 的去除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56.
腐殖酸对土壤吸附四溴双酚A 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腐殖酸(HA)对3 种土壤吸附四溴双酚A(TBBPA)的影响,并且采用增溶法探讨了HA 与TBBPA 在溶液中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TBBPA 的表观溶解度随HA 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在供试浓度范围内(以DOC 计,0~90mg/L)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的TBBPA 与HA 结合系数为8807L/kg.HA 的加入增加了TBBPA 在土壤中的吸附,增加的程度受土壤类型和HA 添加浓度的影响.分析发现,HA 对土壤吸附TBBPA 的影响主要与HA 和TBBPA 在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在土壤中的累积吸附效应以及溶液pH 值等有关.  相似文献   
257.
Fe-OH/UV-Vis体系中Cr(Ⅵ)还原和BPA降解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250W金属卤化物灯(λ≥365nm)照射下,Fe(Ⅲ)-OH配合物同时光催化还原铬(Ⅵ)和氧化双酚A(BPA)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相互促进,具有协同作用.在低pH值(2.5-4.0)时,光还原铬(Ⅵ)和光氧化BPA的初始速率较大;增加Fe(Ⅲ)的浓度,有利于铬(Ⅵ)光还原和BPA光氧化;铬(Ⅵ)的光还原率及BPA的降解率随其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快速减小.  相似文献   
258.
污水处理流程中几种典型酚类化合物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辛基酚、壬基酚和双酚A等典型酚类雌激素在污水处理流程中的分布.采集于天津某污水处理厂的7个污水样品中的辛基酚、壬基酚和双酚A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经三氟乙酸酐衍生后进行GC MS SIM定量检测.结果表明,污水样品中辛基酚、壬基酚和双酚A的浓度分别在44 3~110 7,260 5~1657 5和28 6~506 0ng·L-1之间.在污水处理流程中,污染物主要产生于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以壬基酚为主要产物.  相似文献   
259.
为高效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类污染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钙钛矿LaBO3(B=Fe、Cr、Co)催化剂,用于催化过氧乙酸(PAA)降解水中双酚A(BPA)。采用TG-DSC、SEM、TEM、XRD等方法对钙钛矿LaBO3催化剂形貌及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在不同条件下催化PAA去除BPA的效果,并提出催化PAA反应机制。结果表明:LaBO3(B=Fe、Cr、Co)为大小不一、表面光滑、团聚的不规则球体,比表面积为11.89 m2/g。研究条件下,LaCoO3/PAA体系对BPA的降解率高达85%,显著高于LaCrO3/PAA(14%)和LaFeO3/PAA(14%)体系。此外,LaCoO3/PAA体系对其他污染物(金橙Ⅰ、磺胺甲噁唑、4-氯苯酚)亦展现出良好的降解效果,并且对水中常见的无机阴离子和腐殖酸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使LaCoO3成为一种有发展前景的环境友好型催化剂。采用淬灭实验和电...  相似文献   
260.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与KMnO4溶液反应制备得到了表面负载MnO2的芦苇生物炭材料MnO2-PAAC.同时,通过SEM、FTIR、XPS等一系列表征证明MnO2成功负载在芦苇生物炭表面,且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官能团等特征.最后,在MnO2-PAAC与过一硫酸盐复合物(PMS)系统中,评估了MnO2-PAAC对双酚A的吸附和氧化性能,并系统研究了不同环境影响因素如投加量、环境温度、环境pH及共存阴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MnO2-PAAC在PMS系统中提高了对双酚A的去除能力和效率,其去除机制由吸附和氧化降解(自由基和非自由基途径)两种路径共同参与,且降解后产物毒性明显变小.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nO2-PAAC可以作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材料去除水环境中的双酚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