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80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PRB修复地下水污染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可渗透反应墙(PRB)的概念、结构、反应机理,按照处理不同的污染物和反应介质对PRB进行分类,并对此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当前PRB技术在修复地下水污染中所遇到的问题,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2.
复极性三维电极电解法去除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复极性三维电极电解法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进行了正交试验的研究,探讨了反应动力学及反应机理,结果表明该法是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的有效方法。最佳的运行参数是填料为活性炭和玻璃珠体积比为2:1的混合填料,LAS初始浓度C0=250mg/L,pH=2,U=30V,t=60min,在该工况下LAS去除率可达90.6%。该法降解LAS的反应符合二级动力学。LAS的氧化降解的反应历程分为两步:LAS先被氧化降解为小分子的有机物(中间产物),接着,中间产物被无机化。经过120min的电解反应,中间产物的残留量较少。UV光谱分析证明石墨电极电解体系能够将LAS中的苯基氧化破坏。  相似文献   
163.
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清洁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污染物的去除.但是,低电荷载流子迁移率和电子空穴对的快速复合是限制光催化效率的关键问题.尽管通过掺杂、复合等方法能改善光催化氧化性能,但是在光催化材料的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仍然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极化电场的理论引...  相似文献   
164.
为探究石化行业中硫铁化合物自燃的微观机理,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建立了(FeS)m(m=1~6)团簇模型,计算O2在(FeS)m(m=1~6)团簇上的吸附性质与反应过程。吸附性质计算表明,O2倾向于吸附在Fe原子周围,随着FeS团簇尺寸增大,吸附能先增大后减小,当m=3时吸附能最大。O2吸附前后,(FeS)m(m=1~6)团簇的能隙均逐渐减小,其中(FeS)3团簇在所有吸附结构中能隙最小,化学活性最好。反应路径计算表明,反应分不同阶段,反应初期有FeSO、SO等产物形成,随着反应进行会生成S2和FeO,反应后期产物S2会受热氧化生成SO2。各阶段反应在动力学和热力学上均是可行的。分析认为FeS的氧化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多阶段放热反应,FeS的氧化释放大量的热,引发S2的氧化反应,两步反应形成协同效应,加剧体系的反应进程,使反应体系不断积聚热量直至发生自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