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安全科学   107篇
环保管理   42篇
综合类   339篇
基础理论   129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1.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黄土滑坡识别及机理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当前主要集中在单体或小范围的黄土滑坡识别。超前性的在土地利用规划阶段进行区域滑坡研究,是减轻滑坡灾害行之有效的方法。该文以宁夏彭阳县红河镇为研究区,构建了无人机航摄系统并制作了精度为0.13 m、面积为164 km2的正射影像;进而确定了形态、色调、水文、纹理及微地貌5个识别标志,并结合现场验证确定了180个滑坡;分析了研究区滑坡空间分布、孕灾地貌、平面形态、相对高度、滑动方向,滑坡后缘、滑坡壁及滑坡前缘、滑坡滑动面(带)和滑坡体微地貌特征。研究区黄土滑坡在空间分布上以红河为界呈现南多北少的特点,具有群发性;红河河谷两侧的黄土丘陵提供了滑坡孕灾地貌;平面形态上以半圆形和不规则形的滑坡为主;长度在30~300 m上、长宽比在0~1之间的滑坡数量相对较多;滑坡相对高度主要集中在0~90 m的区间内;滑坡滑动方向以北和西北居多;滑坡后缘多为圈椅状、滑坡壁总体上较为平直、研究区大部分老滑坡的前缘基本没有保存;滑坡滑动面(带)的含水率往往较高;滑坡体的微地貌形态常见的有滑坡洼地、滑坡鼓丘、滑坡台阶和滑坡平台等。  相似文献   
92.
93.
《环境保护》2014,(21):18
工业污染排放量大、危害重、风险高、稳定达标排放和风险防控水平较低,是我国环境治理的重点。十二五期间,国家实施钢铁、电力、水泥、冶金、石油、化工等重点行业全口径核算。从结果来看,工业污染减排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行业间进展不均衡、控制因子不能体现典型行业污染特征、监管无法全覆盖、企业自主减排动力不足等问题掣肘着工业  相似文献   
94.
95.
吕琳  董梦琦  秦占芬 《中国环境科学》2021,41(10):4864-4871
为全面认识低剂量BPA(双酚A)对哺乳动物神经发育的影响,本文从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 3个数据库中获取了国内外关于低剂量BPA影响哺乳动物神经发育的研究报道,并使用toxR工具对其可信度进行评估,最终筛选获得26项相关研究;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工作网站上获取最新BPA毒性报告1篇.通过比较分析这些研究,发现大部分研究报道低剂量BPA暴露导致哺乳动物神经行为、特定脑区内组织学结构和细胞特征、神经递质和激素稳态、脑中关键基因表达以及表观遗传特征发生改变.但是,就导致的神经行为的改变而言,一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甚至有诸多矛盾之处.这些不一致的结果可能与动物实验设计的差异有关,其中神经行为测试的质量控制和统计方法中统计单元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的影响尤其值得关注.总之,从目前的文献来看,低剂量BPA对哺乳动物神经发育的影响尚待进一步的确认.  相似文献   
96.
摸查了农田灌溉系统水环境经农(夏)闲期降水等外部强干预调理后的环境污染物含量——该值理论上是环境自净作用之后的最不利值,对农田灌溉系统水环境进行水质评价,探究其对农田土壤质量的潜在污染风险.于2019年6月中旬—7月下旬(降雨集中期),分别在西北江三角洲城市(清远市、佛山市和江门市)实验基地周边筛选研究区,并在雨后对有覆水的水源区域、灌渠、蓄水池和田间水等采集上覆水,共采得水样27×2份,对其pH值、悬浮物(SS)、矿化度、总磷(TP)、氨氮(NH+4-N)、Cd、As、Pb、Cu和Zn的含量进行检测;对各研究区pH值、SS的成因和影响,矿化度的等级,重金属均值分布等进行分析;对全样品TP、NH+4-N、重金属含量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描述性特征分析;通过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Pi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P分别对各采样点、各构成项目和各研究区进行水质评价.研究发现雨后农田灌溉系统水环境构成复杂,物质呈无显著性差异的迁移,灌溉沿程上覆水中大部分物质可能处于动态平衡,受局部环境影响变...  相似文献   
97.
探讨孕哺期全氟辛烷磺酸(PFOS)暴露对子代大鼠成年后糖代谢稳态的影响。Wistar孕鼠随机分组,自孕0天(GD0)起分别以0 mg·kg-1(对照组)、4 mg·kg-1(低剂量组)和8 mg·kg-1 (高剂量组) PFOS(以饲料中PFOS计)经口染毒至仔鼠出生后21天(PND21)断乳为止。高效液相/质谱法检测PND1、PND21和PND42时仔鼠血清PFOS含量。检测仔鼠断乳后第8周和第18周时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仔鼠口服糖耐量及肝脏糖代谢关键酶表达水平改变。结果显示:发育期PFOS暴露导致仔鼠出现血清中PFOS蓄积,以PND21时浓度最高,在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分别为(7.77±1.45) μg·mL-1和(5.09±0.57) μg·mL-1。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组仔鼠在断乳前后均出现明显体重降低,并在成年后出现高胰岛素血症,但PFOS仅在雄性仔鼠中引起了血糖升高。18周龄时口服糖耐量结果显示,PFOS暴露使雄性仔鼠在该阶段出现糖耐量受损,同时造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PGC-1)、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EPCK)表达水平的显著增高以及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表达水平的显著降低。以上结果说明PFOS孕哺期暴露可引起子代成年后糖代谢失调,有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可能。  相似文献   
98.
除草剂乙草胺对非洲爪蟾性腺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使用性腺发育对内分泌干扰作用敏感的两栖动物非洲爪蟾作为模型动物,通过考察性别比、性腺整体形态和组织学形态来揭示乙草胺对其性腺发育的影响,从而确定乙草胺是否具有内分泌干扰活性.46/47期蝌蚪经不同浓度(5μg·L-1、10μg·L-1、20μg·L-1)的乙草胺暴露处理至变态后1个月,在变态结束后3个月时,解剖性腺、鉴别雌雄并固定性腺做组织切片.实验中对照组所有性腺都为典型的卵巢或睾丸,雌性百分率为48.78%(20/41).而乙草胺暴露组却出现了明显的异常睾丸,其总体上是睾丸,但又带有部分卵巢的特征,在统计性别时将具有异常睾丸的爪蟾归为雄性.5μg·L-1、10μg·L-1、20μg·L-1暴露组的雌性百分率分别为:57.14%(24/42)、66.67%(22/36)、55.26%(21/38).虽经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但乙草胺暴露组中雌性多于雄性的趋势和出现带有雌性特征的雄性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却暗示了乙草胺可能对非洲爪蟾的性腺发育有雌性化作用.正常睾丸的组织学结构应有发育成熟的生精小管,其内有各个时期的精子囊和生精细胞及精子.但经乙草胺处理的爪蟾睾丸却表现出几种明显的异常:没有生精小管,相反却像发育早期的睾丸一样,充满大量的精原细胞,完全没有生精细胞和精子;有生精小管结构,但其内精子囊结构不明显,生精细胞少并且排列混乱,其间有很大的空隙;睾丸出现腔隙,并有大量体细胞存在,这种结构与57期的卵巢相似;睾丸中出现异常的生精细胞,与58期卵巢的卵细胞相似;睾丸组织中有明显的卵细胞散布.组织学研究发现的乙草胺导致的睾丸结构证明了乙草胺对非洲爪蟾的睾丸发育有抑制雄性化作用和雌性化作用,即乙草胺对非洲爪蟾的性腺发育有内分泌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99.
高斯扩散衍生公式在环境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在大气环境风险评价中客观地确定危险源、估算各类突发性事故的危害,在高斯扩散模型基础上,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得出一整套适用于鉴别与评估大气环境突发事故危害后果(危害区、危害期等)的定量估算公式,使用方便,结果精确。所有公式使用条件与高斯扩散模型相同,可用于直接求取任意浓度等值线精确的时、空位置及其特征点位置。作为高斯扩散模型的衍生公式,可广泛应用于风险工程设计、风险工程保险、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0.
Although 1,1-dichloro-2,2-bis(p-chlorophenyl)-ethylene (p,p′-DDE), the major and most persistent metabolite of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DDT), was continually detected in wild fishes that showed abnormal gonad development such as intersex,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impact of p,p′-DDE exposure on gonad development in fishes. To survey the effects of p,p′-DDE on gonadal development and gene expressions, male juvenile (20-d post hatch) Japanese medaka (Oryzias latipes) was exposed to 1, 5, 20, and 100 μg/L p,p′-DDE for two months. Increased hepatosomatic index (HSI) and decreased gonadosomatic index (GSI) were found in the p,p′-DDE-treated groups. Intersex was found in 100 μg/L p,p′-DDE exposure group, as well as 100 ng/L 17α-ethynylestradiol (EE2) group.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 it was found that gene expressions of vitellogenins (VTG-1, VTG-2), choriogenins (CHG-H, CHG-L), and estrogen receptor α (ER-α) in the liver of the fish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by p,p′-DDE exposure. VTG-1 and VTG- 2 were recommended as the preferred biomarker for assessing anti-androgenic p,p′-DDE because they were the highest up-regulated among the genes and showed goo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The up-regulated ER-α suggested that a potential synergetic effect would occur when p,p′-DDE coexists with other ER-α-binding endocrine-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