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79篇
基础理论   87篇
污染及防治   18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荠菜叶挥发油进行了提取。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并鉴定了其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共分离确定了其中12种化合物,所鉴定化合物的含量占全油的65.62%,主要化学成分为:L-胍基琥珀酰亚胺(21.28%)、植醇(18%)、植酮(9.6%)、油酸(4.71%)、棕榈酸(3.97%)等。  相似文献   
9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废水中的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氯化碳萃取模拟含酚废水,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废水中的酚含量。结果表明:废水中酚质量浓度大于100.0mg/L时,含酚废水与三氯化碳体积比为1:1,萃取效果最好,酚质量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2%,检出限为11.95mg/L;废水中酚质量浓度为10.0~50.0mg/L时,含酚废水与三氯化碳体积比为10:1,萃取效果最好,酚质量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小于5%,检出限为1.19mg/L。FTIR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平均为0.354%,加标回收率为101.7%~103.2%。采用FTIR法测定含酚工业废水中的酚质量浓度与GB7491-87《水质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溴化容量法》测定结果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93.
武汉市主要绿化树种滞尘效应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实验对武汉市城区主干道主要绿化树种的滞尘效应与叶表面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尘源条件下,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差异显著。乔木中悬铃木滞尘能力较高,可达6.9345 g/m2;小乔木中紫薇和紫叶李是滞尘能力较高的树种,滞尘能力分别为1.9543 g/m2和1.8790 g/m2;灌木中红花檵木和杜鹃等有较强的滞尘能力,分别可达4.0373 g/m2和3.8875 g/m2;(2)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叶表面结构发现:叶表具毛被、褶皱、较深的不规则网格等特征的树种滞尘能力较高,叶表平滑或叶表网格结构规则且较浅时滞尘能力较低;(3)同一树种在不同的尘源条件下滞尘能力差异显著,空气中颗粒物浓度越高,滞尘能力也越大。以车流量近似模拟尘源条件表明,滞尘能力与车流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4.
天王星对棉株叶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用不同浓度的农药于棉花生育期,通过电镜试验观察农药对棉株叶肉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首次发现,棉株的叶肉细胞对病虫害危害和高浓度药剂处理的反应都很敏感,而低浓度药剂处理后的叶肉细胞趋于正常,表明了在本地区的农业环境条件下,农药可能会影响植物的超微结构并破坏其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图版2参12  相似文献   
95.
《四川环境》2008,27(2):I0005-I0005
四川三益烟草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定点打叶复烤企业,始建于1997年,是烟草行业九五发展规划中,由原成都卷烟厂、西昌卷烟厂和会理县烟草公司三家单位共同投资兴建的股份制企业。近年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四川省局、凉山州局(公司)及各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96.
川芎常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危害川芎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对病菌标本与害虫的蛹、幼虫、成虫标本进行了鉴定。鉴定出川芎病害2种——根腐病、白粉病;虫害5种,除川芎茎节蛾和宽褐齿爪鳃金龟(蛴螬)外,朱砂叶螨(红蜘蛛)、烟草甲、咖啡豆象为首次报道,并介绍了传统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7.
乌头种质资源形态学多态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乌头种质资源,经种属鉴定,均来源于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michaeli Debx.),以南瓜叶、鹅掌叶、艾叶等3种变异类型为主。观察了全生育期间哥形态学特征,证实乌头种质资源的形态学多态性,其中南瓜叶乌头长势壮、叶面积大、叶片肥厚、茎粗、须根发达、子根数目多、形状规则、子根大,表现出良好的丰产性,可作为附子栽培的重点推广品种。这些形态学指标可直接用于3种乌头资源的早期鉴定,对附子种质资源评价和良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8.
为探究沉水植物在东五里湖恢复的可行性,在测定东五里湖底泥污染指标的基础上,选择了在梅梁湾及贡湖适宜生长的季节上互补的2 种典型沉水植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菹草石芽萌发及轮叶黑藻生长试验.结果表明,东五里湖底泥重金属污染Cd>Cu>Pb>Zn>Cr;东五里湖与梅梁湾底泥上菹草石芽萌发率的统计学差异并不显著(P>0.05),但石芽在东五里湖底泥中出现了休眠现象.在同一底泥中,不同N、P 水平上覆水下轮叶黑藻的POD、SOD 活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底泥,同-N、P 水平下轮叶黑藻POD、SOD 活性t 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轮叶黑藻在东五里湖底泥中衰老较快.底泥对轮叶黑藻抗氧化酶系统起主导性作用,东五里湖水生植物恢复主要受底泥重金属Cd的胁迫.  相似文献   
99.
为了桉树(Eucalyptus)的可持续经营,采用野外设置样地和室内分析方法相结合,对刚果12桉(Eucalyptus.ABL12)、尾叶桉(E.urophylla)、窿缘桉(E.exserta)3种桉树Fe元素的积累、循环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刚果12桉、尾叶桉、窿缘桉3种桉树Fe元素质量分数平均值为:2 438.935 4、4618.853 5、3 858.128 8 mg·kg-1;林分Fe元素积累量为:16 787.430 7、73 163.470 1、16 421.537 kg·hm-2.年存留量为尾叶桉>刚果12桉>窿缘桉;年归还量为尾叶桉>窿缘桉>刚果12桉;刚果12桉、尾叶桉、窿缘桉循环系数分别为0.56、0.49、0.78.尾叶桉林下有植被的林分和林下无植被的林分Fe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 999.592 9、3 438.114 mg·kg-1;林分Fe元素积累量为:157.005 2、90.926 1 kg·hm-2;Fe元素年存留量分别为31.401 1、18.185 3 kg·hm-2·a-1;年归还量分别为33.418 3、13.947 kg·hm-2·a-1;年吸收量分别为64.819 4、32.132 3 kg·hm-2·a-1;循环系数分别为0.51、0.43.研究结果表明桉树凋落物的回归,促进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对桉树人工林Fe元素的动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广州市莲塘村风水林群落特征及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风水林是极具南方地域特色的植被景观与物种储存库,是接近地带性植被特性的一种群落类型.研究风水林,对丰富和发展环境科学、生态科学、林业科学和园林科学,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广州市莲塘村村后风水林设立了样带、标准地和样方,对其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进行详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共有植物73种,隶属于33个科57个属.其植物种类丰富,以茜草科、樟科、大戟科、壳斗科、莎草科、桃金娘科植物占优势.该群落具有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的典型群落结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明显,层次清晰.文章对树种丰富度、Shannon-Winner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种间相遇机率以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标的研究表明:该群落具有较大的物种丰富度,植物多样性较高,物种分布均匀,不同种之间相遇几率较大,其生物多样性各项指标远远大于尾叶桉人工纯林.该风水林群落是目前广州市保存较完好的具有典型地带特色的少数自然林之一,它的研究成果对以后生态公益林造林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