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4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4篇
综合类   342篇
基础理论   180篇
污染及防治   43篇
评价与监测   37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81.
农业蔬菜废物处理方法研究进展和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前我国农业蔬菜废物污染问题正日益加重,蔬菜废物和其他固体废物相比具有高含水率,高营养成分和基本无毒害的特性,适宜于单独收集处理。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蔬菜废物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好氧堆肥法,厌氧消化法好氧-厌氧联合处理法,并对这些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论述,同时,探讨了接种微生物自然堆沤法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2.
填闲作物防治菜田土壤硝酸盐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通过调整蔬菜生产的轮作结构,运用生物修复的原理,引入适宜的深根系填闲作物对深层土壤硝酸盐吸收利用,以避免硝酸盐进一步淋失,提高氮素的利用率的可行性。填闲作物应选择生长迅速、生物量大、氮素累积能力强的作物,在考虑填闲作物防治硝酸盐淋溶的同时,要兼顾其经济利用价值,并指出结合深根系的填闲作物进行合理轮作是蔬菜安全生产及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3.
杭州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本文调查分析了1989—1990年间杭州市郊菜区7类14种主要蔬菜中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含量。各类蔬菜硝酸盐平均含量范围为136~1847ppm,依次为绿叶菜类>白菜类>根菜类>豆类>甘蓝类>茄果类>瓜类;亚硝酸盐平均含量范围为0.09~3.78ppm。按有关标准对蔬菜硝酸盐含量进行了卫生学评价,分析了蔬菜硝酸盐的来源及积累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4.
综合食品基地土壤和蔬菜中重金属的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淮安市绿色食品基地调查以及相关研究》课题资料研究表明,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特点因元素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而不同种类蔬菜之间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85.
详细阐述了农村轮窑产生的氟气,对蔬菜和土壤的影响,对大气中氟含量、蔬菜叶片及果实含氟量和土壤含氟量与距源强距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蔬菜中的氟主要来自大气中氟污染,轮窑下风向不同距离的范围适宜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86.
187.
镉在成都壤土和几种蔬菜中累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88.
蔬菜地土壤磷提取及模拟径流中磷素潜在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蔬菜地磷素流失是一种典型农业非点源污染类型。通过观测地表径流中溶解态反应磷(DRP)、生物可利用磷(BAP)可以监测土壤磷素流失程度。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两个指标比较难于获取,而土壤中的总磷(TP)、Olsen(OP)、Mehlich-1(M-1P)和水溶性磷(Pw)可以通过常规分析手段获取。本文选取27个典型蔬菜样地,分析测定各样地土壤中的总磷(TP)、Olsen(OP)、Mehlich-1(M-1P)和水溶性磷(Pw)四个磷提取变量,采用了经典方法计算土壤磷流失潜能指标——磷吸持饱和度(DPS)。同时采用模拟径流实验得出典型蔬菜样地地表径流样中溶解态反应磷(DRP)、生物可利用磷(BAP)。结果表明:M-1P、Pw与DPS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5和0.74(p<0.01);而M-1P、Pw与DRP浓度相关系数(r2=0.843和0.786,p<0.01)大于TP、OP与DRP浓度的相关系数(r2=0.554和0.722,p<0.01)。结论认为,通过测定M-1P、Pw和计算DPS能比较准确、便捷地预测土壤径流磷素流失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89.
有色矿业区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污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郭朝晖  宋杰  陈彩  程义 《生态环境》2007,16(4):1144-1148
有色金属矿业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对我国生态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了一定威胁,研究典型矿业区周边复合污染地带的土壤环境质量及其食物安全对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从湖南省的长沙、株洲、衡阳、郴州等有色金属矿业区收集耕作土壤、蔬菜和大米样品,结合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其中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和迁移特征,评估蔬菜和大米中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研究结果表明,耕作土壤中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为Cd、As、Pb、Cu、Zn等;主成分分析表明,菜地土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Pb、Zn、Cd、As的复合污染信息以及与土壤pH的相关关系;水稻土中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了Cu、Zn、Pb、Cd的复合污染信息;聚类分析进一步阐明耕作土壤以Cd、Pb、As、Cu、Zn为主的复合污染特征。研究区蔬菜中Cd、Pb、As、Cu、Zn、Cr含量,大米中Cd、Pb和Zn含量均明显超过我国食品卫生标准;蔬菜中Cd、Pb、As和大米中Cd、Pb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90.
贵阳市郊菜园土-辣椒体系中重金属的迁移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择贵阳市郊二戈寨、马铃乡和永乐乡的辣椒地,研究重金属在菜园土-辣椒体系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二戈寨、马铃乡和永乐乡3处采样地点菜园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1.17、1.23和2.18,主要污染元素为Zn、Cu、Cd.但辣椒果实中仅有Cd超标.在土壤-辣椒体系各界面间,重金属元素迁移能力大小顺序发生了变化:在土壤-根部间为CdCu>Zn>Pb,在根部-茎叶间为Zn>Cd>Pb>Cu,在茎叶-果实间为Cu(>>)Zn>Cd>Pb.对于Cu、Pb和Zn元素来说,辣椒根-土界面是重金属进入辣椒果实的主要障碍,其生物富集系数BCF值(蔬菜根中重金属含量/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别在0.21~0.44、0.04~0.24和0.033~0.08之间,而Cd的BCF值却达1.06~4.23,表现为富集作用.Cd的迁移系数TF1值(蔬菜茎叶中重金属含量/根部重金属含量)表明,其在根部-茎叶间的迁移几乎不受阻碍,但在果实-茎叶界面再次受阻,其TF2值(蔬菜果实中重金属含量/茎叶中重金属含量)在0.42~0.51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