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4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5篇
综合类   462篇
基础理论   83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49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51.
单力 《环境》2006,(7):72-73
西藏,那一片梦中的雪域高原,留给人们的印象大抵是寒风、暴雪、经幡,还有高原反应。可是,当雪域高原呈现出令人讶异的江南风光美景时,发出几声猝不及防的惊叹也是情有可原。  相似文献   
652.
为进一步探究织金洞CO_2浓度空间迁移变化特征,以2015年"五一""十一"两次昼夜连续监测为基础,运用IDW插值法,对比分析其在旅游淡旺季期间不同时段的空间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织金洞的CO_2浓度变化具有明显的分段变化特征,洞口带和内部带分别代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波动,内部带以#21为分界,通过水平对流扩散或累积,使CO_2浓度最大值往前半段平移;(2)织金洞CO_2浓度变化同时受洞腔结构等环境因子、季节变化和游客活动的影响,以"五一""十一"两个时间段为分界的累积效应表明,游客活动大于季节变化的影响强度。  相似文献   
653.
良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缓解贵州省"工程性"缺水突出的问题。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选取万元GDP取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人均日综合用水量和单位水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投入指标,GDP作为产出指标,对贵州省9个州市2010年和2013年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贵州省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属中等水平,贵阳市、遵义市和毕节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加大技术投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节水意识是提高贵州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54.
《环境科学导刊》,投稿及联系邮箱:ynhjkx@yies.org.cn;电话(传真):0871-64142389;国内统一刊号:CN 53-1205/X;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655。《环境科学导刊》(原《云南环境科学》)创刊于1982年,是云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环保科技期刊。本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学术性论文、环境科研报告及介绍环境工程应用技术的文章。主要栏目有:科研专题研究、环境管理、水环境保护、高原湖泊研究、生态环境保  相似文献   
655.
洱海流域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与比较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9年5月对洱海及其流域内的海西海、茨碧湖和西湖3个小型湖泊的水环境和浮游生物的调查,采用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HI)和营养状态指数(TSI)法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态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洱海流域湖泊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健康状态较差;各湖泊健康状态存在空间差异:海西海和茨碧湖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为中等,西湖和洱海健康状态为较差;而洱海湖泊内健康状态同样存在空间差异,北部和中部深水区较其他区域健康状态好.2种评价方法比较表明:洱海流域湖泊属于营养盐和生物量基本上呈正相关的响应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健康指数(EHI)适用于洱海流域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此外,整理分析洱海浮游生物历史数据,同样采用EHI法评价得出近20年来洱海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呈逐渐恶化趋势,尤其1997年健康状态最差.  相似文献   
656.
坡度和雨强对喀斯特地区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径流小区观测法,分析了坡度和雨强对贵州喀斯特地区4种地类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坡度的增大,各地类坡面产流产沙量并没有表现出一致增大或减小的趋势,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的制约;随最大30 min雨强(I)的增大,坡面的产流产沙量增大。坡度为13°时,坡耕地在各地类中的产流产沙量最小,随坡度增大逐渐超过其他地类;除13°径流小区外,经济林地(梨树)在各种坡度、雨强范围内的产流产沙量均为各地类中最少;水保林地(香樟)在各种情况下的产流量虽较大,但产沙量相对较小;裸地在观测条件下的产流产沙量均较大。  相似文献   
657.
百朗地下河沉积柱芯有机氯农药的高分辨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广西百朗地下河大石围天坑河段沉积柱芯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质量分数,探讨了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特征,结合210Pb定年研究了百朗地下河流域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历史。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柱中总有机氯农药含量为0.42~10.63 ng/g,平均值为2.74 ng/g。百朗河流域历史上主要使用的有机氯农药有六氯苯、六六六(HCHs)、滴滴涕(DDTs)、狄氏剂和艾氏剂5种表层沉积物分析显示近年地下河流域仍有新的γ-HCH(林丹)和DDTs输入。有机氯农药的垂直分布表征百朗地下河流域在1955-1960年间六氯苯被最先使用,1961年替换为六六六,同时使用的有狄氏剂、艾氏剂农药,而滴滴涕使用可能稍晚,与我国有机氯农药的生产使用历史基本一致。研究提出了大石围天坑河段沉积柱芯中有机氯农药污的染峰值滞后于使用高峰期,与喀斯特山区土地利用方式和土壤颗粒在地下河中的迁移有关。  相似文献   
658.
特别数字     
《环境工作通讯》2012,(5):67-67
干旱致云南400万人饮水困难直接损失达125亿截至目前,三年连旱使云南省15个州市近780万人受灾,近400万人饮用水困难,九大高原湖泊水量减少近3亿立方米。截至4月下旬,除滇西北、滇东北和滇东南的边缘地区外,云南大部分地区均出现气象干旱。去年汛末至今,云南全省河道平均来水量较常年偏少五成,已有368条中小河流断流,500座小型水库干涸;大部分地区土壤墒情明显下降,部分地区旱情严重。三年持续干旱给云南造成严重损失。云南省因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5亿元。  相似文献   
659.
高原环境下航空地面制氧设备的技术选择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西北高原地区航空用氧量的急剧增加,分析比较了深冷法、变压吸附法和膜分离法三种制氧技术的特点,认为深冷法制氧技术更适用于高原地区。同时以航空兵部队配备的某型航空制氧设备为例,分析了高原环境对该制氧设备各主要部件的影响,提出了使设备适应高原环境的主要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60.
对生态资产价值的定量估算不仅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定量评价,也能够引起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特别是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生态资产演变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基于GIS与遥感技术和相关研究成果,对贵阳市1973、1986、1993、2002和2007年五个年份的生态资产价值进行了定量统计和分析,并据此编制了贵阳市生态资产价值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贵阳市近40年来生态资产价值呈先减后增态势,总价值处于增加状况,从1973至2007年增加了248584.30万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减弱区主要在西部、西北部、西南部以及中部的两城区,而增强区主要在中部和东南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