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4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近40a来中国喜马拉雅山不同流域冰湖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0年代、1990、2000、2010年4个时相的冰湖编目数据,分析近40 a来中国喜马拉雅山区不同时段、不同流域和不同海拔冰湖的变化特征。近40 a来中国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变化总体呈现"数量弱减少、面积持续显著增大"的趋势,平均数量减少0.3%,面积增加53.1%±11.5%,但冰湖变化年代际差异明显。西部流域冰湖面积增速明显快于东部流域,由西至东,平均以线性递减率为2.4%/(°)的趋势减少。不同海拔高度的冰湖面积呈扩张态势,76.7%的流域冰湖面积年净增率在不同高度带上呈现出"单峰型"增长模式,其他流域呈"双峰型"甚至"多峰型"扩张模式,体现不同高程上冰湖扩张的复杂性与气候变化的垂直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张庆阳  田晓阳 《环境教育》2016,(Z1):107-108
正世界上有2条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日本地处世界最活跃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多的国家。日本虽然国土面积只占世界的0.25%,但其6级及6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次数却占全世界发生总数的20.8%。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多达1500次以上,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是名副其实的地震国。日本地震灾害占世界的比重较高,但其灾害损失占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部处于环太平洋地震活动带边缘,西部地区又被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活动带贯穿.在这世界上最大的两条地震带的影响下,我国成为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自古至今,不断有破坏性很强的大地震发生.历史上令江河改道、让人间发生沧海桑田巨变的特大地震也有好多次,我们祖先对历次特大地震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给我们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字记载.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中国-喜马拉雅柴胡属(Bupleurum L.)24种,7变种,2变型的花粉形态研究结果,全部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作了比较观察。有关柴胡属花粉形态的研究,除大苞柴胡(B.eupho-rbioides Nakai)和红柴胡(B.scorzonerifolium Willd.)外,其余均为首次报道。根据该属花粉粒的形态和萌发孔特征,其花粉形态可分为三个类型,即:近菱形角孔类型、矩形边孔类  相似文献   
15.
雄伟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中段紧密连结着中国的西藏自治区与友好邻邦尼泊尔王国,它汇集着珠穆朗玛(海拔8848.13m)、马卡鲁(海拔8463m)、安那普鲁(海拔8078m)等世界著名高峰,其高峻的山势、壮丽的景色,成为国际上主要的登山活动场所和旅游胜地。世世代代居住在喜马拉雅山区的人民,长期从事着传统的农牧业生产,在山地资源的开发及环境整治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有益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登山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以及山区人口的增长,人类活动对山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与影响愈趋增强。一些山区的部分自然资源遭破坏,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或已经呈现不良的生态变化,自然灾害亦趋加剧和频繁。因此,如何合理开发与管理山地资源(包括旅游资源)、努力保护其生态环境与改善山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便成为该山区日益突出的重要问题。然而,这种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各地的表现形式与程度是很不相同的,尤其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  相似文献   
16.
1980-2007年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冰湖变化遥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1980年地形图、1988/1990年Landsat TM、2000年Landsat ETM+、2007年ALOS AVNIR-2遥感资料和近42 a (1967-2008年)的气温、降水量资料对喜马拉雅东段洛扎地区的冰湖变化特征及其原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①1980年到2007年,53个冰湖(1980年面积大于0.02 km2)的总面积由1980年的9.97 km2增加至2007年的13.05 km2,增加了3.08 km2,增加的比例为30.9%。通过与非冰川补给湖的对比发现,1980年的冰湖面积比非冰川补给湖的面积大,分布的规模等级和海拔梯度更为广泛;1980-2007年冰湖面积扩张是非冰川补给湖面积扩张的102.7倍,远大于后者。可见,冰川补给对于冰湖的分布和变化有重要的影响。②1980-2007年,错那站的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与全球变暖的趋势一致;年降水量在波动变化中略有上升。温度升高引起的冰川融水的增加和降水的增加共同决定了研究区内冰湖面积的增长。本区冰川变化和冰湖变化主要是由温度升高引起的,但降水增加也有一定贡献。③对研究区2007年面积大于0.1 km2的32个可辨识冰湖的溃决危险性评价表明,错嘎龙浦、加朗卡、昂格错、白朗错几个冰湖的溃决危险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藏墨脱雅鲁藏布江大峡湾河谷地区(海拔2500m以下热带亚热带山地)属东喜马拉雅山地的一部分,在区系亲缘上属印度东北部阿萨姆喀西山和那加山以及尼泊尔等东喜马拉雅地区区系的一部分,其热带成分与我国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也较有为密切的联系,这是第三纪以来印度-马来成分沿中南半岛迁移和交流的结果。也与同二者在地理上密切相连有关,在植物区系区划上,本地区山地基带植被是一种由热带植物向亚热带植物被水平过渡的  相似文献   
18.
李渤生 《绿色视野》2008,(11):59-61
登高阿木觅奇葩6月底,我们经过20余天的艰苦行军,相继绕过昴达尔错、蒂让碧错和才多茶卡盐湖来到了阿木岗日雪山之下。几十天来,我们行进在起伏的高原上,给人一种永无终点的感觉。然而当我们登上才多茶卡西北部的小  相似文献   
19.
雪中阴阳离子化学记录可以提供关于大气环流、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喜马拉雅山因其独特的位置和丰富的冰川资源成为研究雪化学的重要地区。本论文基于两个年度(2018年2~3月和2018年12月~2019年1月)在喜马拉雅东段错那地区采集的新雪样品,对雪中主要离子的组成和浓度特征的年际变化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分析法、海盐示踪法和气团后向轨迹法对其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错那地区两年度雪中主要阳离子均为Ca2+,主要阴离子均为SO2-4。受2019年强降雪清除作用的影响,2019年度各离子的浓度明显低于2018年度。错那地区雪中Ca2+的含量明显高于喜马拉雅山其他研究区域,可能是由于其海拔较低,受近源陆地粉尘影响较大。离子来源分析结果表明,错那地区雪中离子以局地陆源物质输入为主,部分来源于海洋源(Cl-、Na+)、盐湖矿物风化(Cl-、Na+、K+和SO2-4)以及人为源(NH+4、NO-3、SO2-4)。本文可为错那地区生态建设管理及喜马拉雅地区的雪化学和大气环流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