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38篇
综合类   121篇
基础理论   22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水源涵养服务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当地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韧性与可持续发展.为深入探讨热带雨林区水源涵养服务的时空演变规律和驱动机理,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例,采用InVEST模型对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的水源涵养服务进行评估,采用ArcGIS 10.2软件分析水源涵养服务的时间演变规律与空间分布格局,并利用LightGBM机器学习探究水源涵养服务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2000—2020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水源涵养服务在时间尺度上波动较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和2020年水源涵养量分别为5.36×109、4.23×109、3.93×109、4.30×109、4.34×109 m3;在空间尺度上分布格局差异较大,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特点,且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空间聚集特征明显(Moran′s I>0.93,Z>...  相似文献   
102.
国家公园建设是我国实施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代表性举措。国家公园的有效管理和维护需要完善的法治体系作为保障。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制度日趋成熟,在立法体系、管理体制、管理理念、管理路径、限制性规定、司法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全面且体系化的模式。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国家公园建设需要从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统一管理机构、采用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实施多元化治理等方面构建科学、高效且法治化的国家公园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03.
旅游还是游憩?我国国家公园的公众利用表述方式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推行以来,有关国家公园到底能不能开展旅游活动以及开展什么样的旅游活动,到底是旅游活动还是游憩活动的争议从未停止。在分析“旅游”和“游憩”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在国家公园利用方式的相应表述,根据我国建设国家公园的基本国情,对我国国家公园建设中的“游憩”与“旅游”问题进行了讨论。结论认为:国家公园内的“游憩”与“旅游”实际上是一体两面,在公园的功能定位与分区规划中,使用“游憩”一词比较合适,以体现国家公园的公益性目标。但在国家公园的具体运营管理中,使用“生态旅游”一词进行表述更恰当。在谈及旅游与国家公园的矛盾时,使用“旅游开发”更符合事实。  相似文献   
104.
美国国家公园路百年发展历程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青  韩淼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9):1850-1863
国家公园路是美国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与国家公园融为一体,是国家公园的特色和品牌形象。国家公园路不仅是国家公园的重要交通方式,其本身就是旅游吸引物和旅游目的地。对于游客来说,在国家公园路上行驶就是游览国家公园国家公园路的发展体现了道路工程与美学、哲学、游憩、生态等多学科的融合,促进了道路从单一交通功能向游憩、景观、文化和保护等复合功能转变,突出地展示了绚丽的景观和充满想象的工程线形,也展示了在保护无价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同时如何提供多元化的游憩机会,以实现环境保护与游客公众之间的平衡。本文从相关概念、发展背景、建设理念、发展举措、管理体制、资金资助、建设实践等方面,对百余年来美国国家公园路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解析,对发展经验启示进行总结,以期从本质上去把握国家公园路发展规律,并由此提出了中国国家公园路发展之借鉴。这些研究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国家公园国家公园路,以及旅游风景道及旅游公路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5.
十二门徒石     
正十二门徒石位于墨尔本西南部约220公里外,是澳大利亚大洋路的著名地标。大洋路被称为"世界上风景最美的海岸公路",紧靠着维多利亚南部海岸而行,长约320公里,是澳大利亚政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战士而建。在大洋路坎贝尔港国家公园内的海岸线上,坐落着有千万年历史的石灰石、沙岩和化石经海水风化而逐渐形成的12个断壁岩石。矗立在湛蓝的海洋中的独立礁石,形态各异,因为其数量和形态酷似耶稣的十二门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门徒石"。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分区管控是实现国家公园严格保护与合理利用双重目的的基础制度,也是保障原住居民发展权益的有效途径。梳理总结各试点公园的分区管控制度,本文发现存在实体规范各行其是、程序规范先天不足、责任规范流于形式的问题,难以实现保护优先、兼顾利用之间的关系。国家公园法应统一分区标准,采取二阶结构的分区管控制度,首先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的"三圈层"模式划分严格保护区、缓冲区、一般控制区,进而将一般控制区划分为游憩展示区和传统利用区,并将生态保育修复区作为特别的"动态分区"。同时,提高国家公园规划及变更的审批权限并完善分区管控的法律责任,以实现实质的差别化管控和严格规范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9.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