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12.
模拟氮、硫复合沉降对杉木幼龄林土壤交换性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研究了杉木人工幼龄林土壤交换性铝含量与氮、硫沉降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模型.根据福建氮、硫沉降量及临界水平和森林容纳量确定模拟沉降量,氮沉降量分别为0 kg/(hm2·a)、20 kg/(hm2·a)、70 kg/(hm2·a)、120 kg/(hm2·a)、140 k/(hm2·a),硫沉降量分别0 kg/(hm2·a)、6 kg/(hm2·a)、22 kg/(hm2·a)、38 kg/(hm2·a)、44 kg/(hm2·a).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铝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没有显著差异.在试验初期,氮、硫沉降对土壤交换性铝的影响不显著,处理6个月后,氮、硫沉降显著活化土壤交换性铝(p<0.05).对杉木林土壤交换性铝的增效作用中,氮沉降占有较大的贡献率;氮、硫沉降无明显交互作用.0~20 cm土层受氮、硫沉降影响最明显,中硫沉降处理和高硫沉降处理的土壤交换性铝含量分别比无硫处理高2.68%和3.53%,中氮沉降处理和高氮沉降处理分别比无氮处理高6.56%和8.22%.氮、硫沉降量大于120 kg/(hm2·a)和38 kg/(hm2·a)后,氮、硫沉降对铝含量作用由促进转为抑制.  相似文献   
13.
淤地坝坝地淤积与侵蚀性降雨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淤地坝措施作为该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其淤积过程与水毁机理的研究较少.本文在全面调查黄土高原淤地坝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淤地坝,挖取剖面进行测量和分层取样,利用库容曲线和实测每个淤积层的淤积厚度求得每层淤积泥沙量,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系统地研究了侵蚀性降雨的4个指标(降雨侵蚀力R、降雨量P、最大30 min降雨强度,I30、平均降雨强度 I)与坝地泥沙淤积量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降雨侵蚀力 R和坝地泥沙淤积量的发展趋势最为密切,呈幂函数关系;降雨量 P对淤积量的影响仅次于降雨侵蚀力,其关系呈指数型;最大30 min降雨强度,I30和平均降雨强度I对坝地泥沙淤积量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无机纳米颗粒吸附-解吸Ca2+的影响,采用超声-离心-冻融方法提取蒙山茶园老冲积黄壤的无机纳米颗粒(≤100 nm),用热力学方法和NaNO3、HCl溶液解吸法,分别研究了柠檬酸、苹果酸、草酸3种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对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吸附-解吸Ca2+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对Ca2+的吸附量均随平衡溶液Ca2+质量浓度增加而增加。加入柠檬酸、苹果酸后,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对Ca2+的吸附量变化趋势相似,而加入草酸后吸附量变化趋势不同。土壤无机纳米颗粒对Ca2+吸附量依次递减的各柠檬酸添加组为0.1 mmol/L、0.5 mmol/L、1 mmol/L、CK、5 mmol/L、10 mmol/L,各草酸添加组为CK、0.1 mmol/L、0.5 mmol/L、1 mmol/L、5 mmol/L、10 mmol/L。低浓度的柠檬酸和苹果酸能够提高非专性吸附态Ca2+的解吸,而草酸和高浓度的柠檬酸、苹果酸能够提高专性吸附态Ca2+的解吸。  相似文献   
15.
16.
人为土壤形成过程及其在现代土壤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龚子同  张甘霖 《生态环境》2003,12(2):184-191
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耕地的减少,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为作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人们培育了人为土,也出现了土壤退化。人为作用重要性的确认扩大了土壤学的视野,土壤不仅是独立的“历史自然体”,人为土还是劳动的产物;土壤不仅是“植物养料的储藏库”,还应是污染物的缓冲带的过滤器。因此,建议用“六大成土因素”代替五大成土因素;用“人地圈”或“智慧土壤圈”来充实“土壤圈”。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机制作土壤环境研究中的趋势面等值线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利用微机制作土壤环境元素含量趋势面等值线图的实用方法,其中包括地理背景底图,趋势面等值线图及两图的套绘技术。本法简便易操作勿需复杂的硬,软件支撑,利用普遍流行的常用软件,不但能进行趋势面分析及绘图中所需的坐标转换,耐用可解决图件套绘中的定位问题,对拥有微机和小型绘图仪的单位均可适用。  相似文献   
18.
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一书,是朱鹤健教授从事教育与科研50余年的研究成果汇编,它既是一部融合土壤学与地理学的系统科学专著,又是一部凝聚理论、试验与实践于一体的科研文集。该书共分中文论文、英语论文及教学与社会服务论文三大部分,共收集论文近百篇,近百万字。从论文总体的质量看,共有三个特点:一是对学科发展的思路有所创新,明确提出“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的新方向。朱鹤健教授通过亲身的教学与实践,将土壤学与地理学相互交融与汇合,并围绕土壤地理与土壤资源开发利用这一主轴,以土壤学微观研究与地理学宏观分析相结合,建立了“土壤地理学系统化教学体系”,为学科的交叉与发展创建了新的思路,并荣获国家与省级优秀  相似文献   
19.
海南香蕉园土壤中重金属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香蕉种植园土壤重金属含量及香蕉种植尤其是施肥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采集海南岛5大香蕉种植区(儋州、临高、东方、乐东、昌江)各大香蕉基地的共计49个蕉园土壤样品及与之对应的18个对照样品,分析了Zn、Cu、Hg、Cd、Pb及Ni的含量.研究表明,相对于对照土壤,全区蕉园土壤Zn、Cu、Ni含量增加(Cu上升0.02~24.24mg/kg,Zn上升6.3~58.2 mg/kg,Ni上升2.81~6.40mg/kg);Cd、Hg含量增加较少(Cd上升0.09~0.45 mg/kg,Hg上升0.01~0.04mg/kg);Pb有下降趋势(下降0.32~7.88 mg/kg).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蕉园土壤中Cu、Zn、Hg、Pb含量为二级,而79.6%土壤样品的镉含量和24.3%土壤样品的镍含量高于相应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20.
柠檬酸、EDTA和茶皂素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荡淋洗的方法研究了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茶皂素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中Zn、Pb、Cu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Zn、Pb、Cu的去除率随淋洗剂浓度增加而增长,综合去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0.6 mol/L柠檬酸、0.2 mol/L的EDTA、质量分数4%的茶皂素。在淋洗剂最佳浓度下,Zn、Pb、Cu去除率先随淋洗时间增加显著提高,继而保持稳定。其中,柠檬酸在8 h时对Zn、Pb、Cu的去除效果较好,EDTA和质量分数为4%的茶皂素在12 h时对Zn、Pb、Cu的去除效果较好。建议采用柠檬酸作为此场地修复的最佳淋洗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