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湖南省3种主要类型水稻土对镉、铜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不同水稻土中镉铜元素化学行为的差异,采用振荡平衡法,通过室内恒温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湖南省3种水稻土(红黄泥、灰泥和河沙泥)对镉、铜单一元素以及两元素交互作用下的恒温吸附和解吸规律.结果表明,单一体系下,灰泥对镉、铜的吸附量均大于红黄泥和河沙泥;红黄泥和河沙泥对镉的解吸率大于灰泥;红黄泥对铜的解吸率大于河沙泥大于灰泥;红黄泥和河沙泥镉、铜的吸附值以Freundlich方程拟合性最好,灰泥镉、铜的吸附值Langmuir方程拟合度最高;同一种土壤铜的吸附量均大于镉的吸附量,而解吸率相反.在竞争体系下,3种土壤中铜的存在使镉的吸附量显著减小,且铜对镉的影响作用随土壤pH值的增加而增强,镉的存在对铜的吸附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2.
通过研究不同时期半干旱地区农田地表粉尘释放特征,采用野外观测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不同地表特征与地表空气动力学粗糙度的相关性、不同季节和不同地表土壤类型与地表粉尘释放的相关性,得到了半干旱地区农田粉尘释放通量.结果表明,半干旱地区裸露的农田中沙壤土农田地表粉尘释放通量最大,地表粉尘释放通量为21~39 μg·m-2·s-1; 其次是壤土农田,地表粉尘释放通量为12~19 μg·m-2·s-1; 黏壤土农田地表粉尘释放通量最小,在5~8 μg·m-2·s-1.  相似文献   
23.
研究黄河和渤海对沿岸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影响及原因.采用GPS定位技术,采集了139个剖面点的土样,选取81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根据样点与黄河和渤海距离的不同设置6条样线.通过DPS统计软件对土壤中有机质、碱解N、速效P、有效K和盐分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和渤海对沿岸土壤的养分和盐分含量都存在影响,即土壤盐分总体上随着与黄河距离的增加而增加,随着与渤海距离的增加而减少;土壤有机质、碱解N、有效P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随着与黄河距离的增加而降低.由于黄河三角洲土壤的特殊成因,土壤速效K含量的变化与其他土壤养分不同,但与土壤盐分相似.  相似文献   
24.
海南岛香蕉园土壤肥力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海南岛5大香蕉种植区(乐东、东方、昌江、临高、儋州)各大香蕉基地的共计57蕉园土壤样品及与之对应的20个对照样品进行了pH值、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镁、有效硫、有效铜锌及有效硼含量分析.结论如下:1)海南岛各大香蕉基地由于管理水平不同,其土壤肥力水平差异相当明显,以乐东地区蕉园土壤肥力为最低.2)全区蕉园土壤较对照土壤pH值降低(下降0.27~0.91个单位);有机质质量比降低(下降0.009~0.063g/kg);碱解氮质量比降低(下降0.72~22.75 mg/kg);速效磷大量积累(上升17.4%~1552.4%);速效钾质量比增加缓慢(上升161.94~312.18 mg/kg);中量元素交换性钙、速效硫含量有一定幅度的增加(Ca上升0.39~3.94cmol/kg,S上升1.52~43.00mg/kg);交换性镁有下降趋势(下降0.01~0.15 mg/kg);微量元素中速效性铜有增加趋势(上升0.16~1.49mg/kg)而速效锌、速效硼有下降趋势(Zn下降0.10~2.04mg/kg,B下降0.01~0.04mg/kg).  相似文献   
25.
皆伐作业对林地土壤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福建省永安市元沙林业采育场杉阔混交人工林林地皆伐作业前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皆伐作业使林地土壤许多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皆伐导致土壤容重增大0.13 g·cm-3,土壤结构体破坏率提高12.50%,最大持水量下降6.65%,总孔隙度减小3.88%; 同时土壤主要化学性质,如有机质、全N、水解性N、全P、速效P、全K、速效K等普遍降低,它们的含量分别下降8.14 g·kg-1、0.18 g·kg-1、7.20 mg·kg-1、0.38 g·kg-1、39.98 mg·kg-1、6.95 g·kg-1和12.31 mg·kg-1; 此外,对皆伐作业造成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森林生态采运角度出发,提出减少皆伐作业对林地土壤破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6.
对贡嘎山东坡土壤中Cd、Pb、Cr、Ni、Hg和As的质量比进行测定,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Hg、Pb和As质量比低于国家一级标准,属未污染等级,Cd、Cr和Ni质量比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土壤被污染;Cd、Pb、Cr、Ni、Hg、As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1.88、0.87、1.15、1.06、0.45、0.26,对土壤的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d、Cr、Ni、Pb、Hg、As;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PN为0.92~4.89,都属于不安全级别,其中22.2%的土壤属尚清洁等级,66.7%的土壤属轻度污染,11.1%的土壤属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27.
通过水平土柱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硝态氮在5种淹水频率洪泛区湿地土壤中的水平运移过程及土壤理化性质对硝态氮水平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淹水频率洪泛区湿地土壤硝态氮运移通量与运移距离呈负相关的关系,并随运移距离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变化;与土壤水分扩散率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并随土壤水分扩散率的增加呈指数增长。5个不同淹水频率洪泛区湿地各层土壤硝态氮水平运移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表层土壤硝态氮通量明显低于亚表层土壤硝态氮通量。通过建立硝态氮通量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关系的数学模型发现,硝态氮的运移通量随着土壤容重和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土壤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1石光银治沙成果石光银是定边县海则梁乡四大壕村的一位农民。他所治理的沙区:空气新鲜,山青地绿天蓝云白,林深叶茂,鸟语兔跑。林区边是按“三端一平八配套”粮副基地规划标准的庄稼地里,电杆林立,硕果累累,灌田井水喷涌而出,林间道路整齐,牧场过羊子群群,处处呈现出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讨Pb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及其对土壤污染的影响,用Pb、Cu、Cd和Zn模拟污染石灰性紫色土、酸性紫色土和黄壤(单一污染和复合污染)后,分析模拟污染土壤中Pb的有效量变化.利用缓冲性指标分析土壤抗铅污染的能力.结果表明,3种土壤对Pb的缓冲能力不同,由大到小顺序为:缓冲能力石灰性紫色土、黄壤和酸性紫色土.3种土壤对铅的缓冲能力随加入的单一污染物或复合污染物Pb、Cd、Cu、Zn的浓度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30.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田间持水量的计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应用土壤类型图和土壤剖面数据库,通过不同土壤质地标准转换,识别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质地类型。在此基础上,应用土壤转换函数法和土壤质地信息进行1m深度内土壤田间持水量的计算,再根据土壤质地信息和植被类型数据进行有效土壤厚度的估算。结果表明,该参数在黄土高原地区有很大的差异,大体趋势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西北部土壤田间持水量较低,大部分地区为200~300mm;河套地区较高,为400~500mm;中部地区为300~400mm,少数的森林区域可以达到500~600mm。东南部的土田间持水量较高,大部分区域为400~500mm;森林区域可以达到700~80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