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8篇
  免费   179篇
  国内免费   447篇
安全科学   133篇
废物处理   33篇
环保管理   478篇
综合类   2152篇
基础理论   203篇
污染及防治   201篇
评价与监测   176篇
社会与环境   59篇
灾害及防治   6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48篇
  2020年   128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108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东港农村打机井出现的不明可燃气体,环境监测部门检测确定是沼气,它来源于院内土壤中。该农户位于海边,地下水位高,鸡舍、猪圈为简易的大棚,地面没有进行防渗处理,家禽家畜粪便渗入到院内潮湿土壤中,经过厌氧发酵,产生大量的沼气,打井时引到地面。农村养殖业有机污染较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92.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常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为0.83万亿立方米,约占30%;全国平均地下水供水量接近总供水量的20%,北方地区约占35%,而海河流域则超过60%。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城市和工业企业周边地下水污染呈恶化趋势。根据6月4日发布的《2012中国  相似文献   
993.
洛阳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饮用水源安全是城市安全的基础,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采用单因子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洛阳市2005年饮用水源水质24个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洛阳市地下水水质属于3类。污染较重的因子排序依次为总硬度、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铜、镉、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亚硝酸盐、氰化物、铅。笔者认为,洛阳市只有通过水源地污染防治、生态恢复和建设、应急能力建设、预警监控体系建设、管理能力建设等具体工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加强污染源控制、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监督管理能力,才能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相似文献   
994.
文章从区域地质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入手,分析论述了阿拉尔盆地高压自流水赋存特征,并结合阿拉尔水源地开采现状和2004年水源地探采结合4眼供水井资料,以水源地规划的2.1×104m3/d生产规模为目标,选择水均衡法、断面法、开采试验法分别评价了全盆地地下水天然补给量、水源地地下断面补给量,水源地允许开采量,并分析预测了水源地随开采时间的延伸其水头的变化趋势,为今后类似地区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长江上游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并以重庆市为例,从重庆市水资源实际情况和开发利用现状出发,针对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其中涵盖了三峡库区的水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以期为重庆市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旅游业作为“朝阳产业”,越来越显示出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立足辽东地区的旅游资源实际,对该地区旅游发展态势及旅游产业对金融的需求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并以此来提升金融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997.
安徽省蓼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徽省有蓼族植物43种6变种,分布广、用途多、蕴藏量大,其中42种可供药用,29种可作观赏植物,10种可在农业生产上作农药,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霍州西部地区出现了大量地裂缝,破坏了许多房屋和耕地,并且改变了地下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由于该地区地裂缝的成因尚不清楚,防治措施难以制订,其影响范围内的人群、房屋、耕地、水资源仍然受着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威胁。基于此种状况,在调查霍州地区采空塌陷地裂缝时空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等条件,分析了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结果认为,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和采煤排水造成的地下水位下降是地裂缝形成的主要原因,雨水的冲蚀加速了地裂缝的扩展,确定了该地区地裂缝的非构造属性,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99.
利用二维砂箱模拟实验探究循环井水力激发下苯胺污染的迁移转化规律,揭示修复过程中苯胺的固-液多相分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启动循环井修复后,形成了以循环井为中心的锥形修复区域.液相苯胺在影响区域内的浓度变化符合指数衰减规律.在循环井的水力激发作用下,固-液两相的苯胺修复并不同步,96 h内液相苯胺的去除率达97%以上,而相同时间内固相苯胺的修复效率仅为9.35%.不同的水力激发强度与含水层地下水流速均对修复效果及相间分配规律具有影响,较高的抽注水流量可以加快苯胺由固相到液相的解吸,有利于固-液两相苯胺的修复,但只有抽注水流量增加至0.454 mL·s-1时,固相中的苯胺解吸速率才明显加快.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流速增加能够有效增强苯胺由固相到液相的解吸,增强修复效果.但地下水流速超过0.111 m·d-1时,部分苯胺会在地下水流的作用下脱离循环井的捕获,导致修复效果下降.  相似文献   
1000.
对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固废堆埋场进行了回顾性评述。分析了堆埋场易发生渗漏的可能途径和石化行业固废淋滤液中主要污染物的特性,分别模拟测定和估算了地基和坝基的渗漏量。现场取样分析认为废渣液及淋滤污水目前对该地区地下水影响较小,工程在运行10a后仍然具有较好的防渗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