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6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22篇
安全科学   10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894篇
基础理论   170篇
污染及防治   86篇
评价与监测   51篇
社会与环境   96篇
灾害及防治   7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动态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城市径流污染负荷动态更新是城市非点源污染有效控制的重要前提.在采用事件平均浓度估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面积和降雨量更新因子,估算北京市2009-2012年街道路面和园林绿地COD、TN、TP、氨氮排放量.结果显示,随着面积和降雨量的增加,北京市城市径流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92.
在分析岩溶地下水脆弱性概念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北方岩溶地区的水文地质状况和污染情况,建立了适用于北方典型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北方典型岩溶地下水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并与实际的水质污染情况作比较。评价结果显示构建的脆弱性评价方法应用于北方岩溶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合理性,评价结果对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993.
通过不同粒径地表灰尘量和重金属浓度分析,对挖槽、结构和装修等3个施工阶段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挖槽阶段单位面积地表灰尘量最大,结构阶段重金属污染水平最高。随着施工进度,105~150μm粒径灰尘量比例逐步减少,105μm以下粒径灰尘量比例逐步增加。5种重金属浓度比例在不同施工阶段表现不同,锌浓度比例逐步降低,铅浓度比例逐步增加。  相似文献   
994.
水平定向钻进铺管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地表产生沉降变形,且变形主要产生在铺管完成以后阶段,即地表工后沉降。本文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适合于分析评价水平定向钻进铺管地表工后沉降变形的理论计算模型,并基于MATLAB GUI编写了相应的计算软件,能快速计算得到地表工后沉降的变形程度,可为水平定向钻进铺管设计及施工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995.
苏州城区路面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苏州典型商住区和文教区路面径流水质的采样分析探讨了道路降雨径流的污染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功能区径流水质差异较大,商住区各污染物浓度均高于文教区.径流污染物浓度一般在降雨初期较高,往后逐渐下降并趋于平稳.SS和COD、Pb等都有较强的相关性.各污染物的初期效应明显,商住区初始冲刷效应较强;重金属物质的冲刷强度要大于其他污染物.降雨强度是影响初始冲刷效应的主要因素,强度较大的降雨初期冲刷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996.
不同屋面类型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不同屋面类型对径流污染特征的影响,对控制城市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选取不同材质、不同形状和老化程度的典型屋面,采用事件平均浓度(EMC)和M(V)曲线判识方法,对不同屋面类型降雨径流污染浓度、污染负荷和初期冲刷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毡屋面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大于彩钢屋面;老化材料径流污染物平均浓度大于未老化屋面,未老化油毡屋面降雨冲刷效应更为明显;尖形顶屋面相比弓形顶屋面初期冲刷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97.
城市热岛是城市气象及全球变化研究热点。本文对城市热岛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城市热岛的三种措施,即:减少人为热排放、增加反照率和城市绿化。本文采用城市陆面模式(Integrated urban land surface model,简称IUM)对不同措施下城市地表温度进行模拟。敏感性分析表明,三种措施都能够不同程度的缓解城市热岛尤其是白天城市热岛。  相似文献   
998.
基于MODIS数据反演云南省地表温度,采用分裂窗算法需要参数较少、易实现。研究表明:云南省地表温度由北向南递增,东部高、西部低,基本符合云南省实际情况。利用气象观测站实测数据进行验证,平均误差为3.16℃,两组数据基本接近,证明基于MODIS数据和分裂窗算法反演云南省地表温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99.
为分析城市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状况,以西安市城区为研究对象,按照城市布局设置10个代表性采样点,分别采集初期雨水和地表土壤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样品中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两大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含量.结果表明:西安城区雨水、土壤中均含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雨水中以pp'-DDT、α-六六六、pp'-DDD、PCB169、PCB189、PCB126居多,土壤中以op'-DDT、α-六六六、pp'-DDT、PCB169、PCB189、PCB77居多;无论雨水还是土壤中,都是有机氯农药含量高于多氯联苯含量;雨水中pp'-DDT、多氯联苯PCB169平均质量浓度分别超过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的12倍、100倍,土壤中的六六六和DDT质量比尚未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逸度商(fa/fa)均远小于1,西安城区POPs的迁移总趋势是由雨水向土壤表层聚集,降雨会将大气中的POPs通过淋洗等作用带到土壤表层,大气为污染物的源,土壤为其最终的汇集地.  相似文献   
1000.
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流失过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太湖地区经济高度发达,劳动力紧缺,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经济效益不高,而且小麦-水稻(Oryza sativa)轮作中,麦季氮素淋洗损失高于稻季,为探讨和揭示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农田区氮素流失过程及平衡特征,选取典型太湖流域农田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径流小区的研究方法,在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种植模式下,对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区进行连续3年(2007─2010年)原位监测,阐明了太湖流域典型稻麦轮作区氮素流失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该区域氮素平衡特征,结果表明:大气氮干沉降量冬春季较多且分布较均匀;总氮(P0.001***)及铵态氮(P=0.02*)的大气湿沉降量和降雨量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地表径流中氮素的主要流失形态为可溶性氮素,同时,径流水量是引起氮素径流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P0.01)。雨水是驱动小麦季氮素下渗的唯一动力。铵态氮是氮素淋失的主要形态,在稻作期,铵态氮渗漏流失量约占总渗漏流失量的70%。太湖流域稻麦轮作区,各项氮素年平均流失去向分别为:作物收割290 kg·hm-2,占总输入量55.98%;反硝化流失130 kg·hm-2,占总输入量25.10%;径流流失59.5 kg·hm-2,占总输入量11.49%;氨气挥发22.28kg·hm-2,占总输入量4.30%;渗漏流失16.1 kg·hm-2,占总输入量3.11%。全年平均氮素流失总量为518 kg·hm-2,氮素的盈余量为91.9 kg·hm-2。该研究结果对于指导太湖农流域农田水肥管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