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15篇 |
免费 | 225篇 |
国内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88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99篇 |
综合类 | 651篇 |
基础理论 | 176篇 |
污染及防治 | 40篇 |
评价与监测 | 34篇 |
社会与环境 | 59篇 |
灾害及防治 | 1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52篇 |
2018年 | 39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66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63篇 |
2012年 | 88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65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37篇 |
2003年 | 34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16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91.
叶面积指数(LAI) 是森林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参数,亦是众多基于土壤、大气和植被相互作用的森林经营管理动态模型的关键输入变量之一,但目前获得大尺度、高空间分辨率的LAI精确估计仍十分困难。以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面调查的83 个20 m×20 m样地和SPOT5 遥感数据,运用不同的方法,估测了区域森林有效叶面积指数(LAIe)。利用遥感数据作为辅助变量,比较了来自遥感数据的直接辐射关系法(DRR) 和地统计学方法协同克里格(CK)、回归克里格(RK) 的LAIe 空间分布差异。此外,运用反距离权重(IDW)、全局多项式(GPI)、普通克里格(OK)、泛克里格(UK) 等方法也对LAIe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LAIe 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回归拟合效果相对不理想(R2=0.679,P<0.001);由于研究区森林景观不是连续变量,LAIe呈低空间自相关性,各方法间差异不显著,对区域LAIe 估算精度提升不明显;但DRR 和CK、RK 方法能降低统计误差值,且DRR与CK、RK的相关性极高(相关系数分别可达0.91和0.92)。尽管相比于DRR,地统计学方法并没有提高LAIe估计精度,为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应探讨更密集的抽样方案和不同的辅助变量。 相似文献
392.
正挂牌督办制度重点在于督促地方政府及污染企业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职责,保障人民群众环境权益,切实解决热点、难点环境问题。通过挂牌督办,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挂牌督办制度逐渐成为环保部门加强环境监管的重要抓手。广东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监察局(以下简称省环监局)相关负责人说。如今,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以下简称省环保厅)联合广东省监察厅每年发布重点环 相似文献
393.
为探讨典型废物拆解地工业结构转型期环境POPs(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特征变化情况,使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了台州水系表层沉积物中PCDD/Fs(二英类)、dl-PCBs(共平面多氯联苯)和PBDEs(多溴联苯醚),并利用主因子分析等手段分析了其来源. 结果表明,台州椒江和金清闸海湾2387-PCDD/Fs毒性当量浓度(以WHO2005-TEQ计,下同)中位值分别为3.18和1.91 ng/kg,dl-PCBs毒性当量浓度分别为0.26和0.62 ng/kg,w(∑PBDEs)分别为22.5和19.7 μg/kg,处于我国和全球河流(海湾)表层沉积物POPs污染的中等水平,低于其他电子废物拆解地等严重污染区. 台州河流(海湾)表层沉积物PCDD/Fs主要来源于燃煤,dl-PCBs主要来源于历史上多氯联苯的使用或电子废物拆解活动,PBDEs主要来源于相关阻燃剂的使用和电子废物拆解活动. 位于化工园区排水口的YTZ采样点PCDD/Fs和dl-PCBs的毒性当量浓度分别达到6.54×104和7.84×103 ng/kg,污染可能来源于化工废料加工和再生金属生产,表明台州在工业结构转型期出现的新POPs污染源,应引起重视. 台州部分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PCDD/Fs和dl-PCBs的总毒性当量浓度超过美国和加拿大的沉积物质量指导值,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394.
395.
万庄金矿田土壤重金属的垂直分布及形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研究了北京水源涵养区上游万庄金矿田4个土壤剖面样品中的Cu、Zn、Ni、Pb、Cd、Cr、Hg和As共8种重金属元素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以及Cu、Zn、Pb、Cd、Cr、Ni元素的形态分布特征,并对重金属元素污染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部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表层有明显的富集现象,Cd、As、Pb、Zn、Cu、Hg 6种重金属基本都随深度的增加,含量大体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Cr、Ni有较相似的迁移和富集规律;相关性分析发现Zn、Ni、Cd、Cr、和As的相关性显著可能具有同源性。形态分析可知重金属Zn、Cd的迁移能力相对较高。地累积指数评价结果可见,土壤中Pb、As、Cd环境生态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396.
不同级别城镇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比较分析——以郑州市、中牟县和韩寺镇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自然条件类似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明显差异的郑州市、中牟县和韩寺镇,在野外调查取样、室内化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地积累指数法比较了土壤Pb、Cd、Zn、Cr、Cu、Ni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1)城镇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为Pb、Cd、Zn、Cr,基本上不存在Cu、Ni元素的外源性累积;由于受人为活动干扰,城镇土壤重金属元素具有强烈的变异性。(2)城镇土壤Pb和Cd污染主要与工业、交通废气沉降有关,Zn污染除工业、交通因素外,还与居民日常生活废弃物排放密切相关;工业区、交通密集区以及居民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功能区。(3)Pb和Cd在各研究区的累积程度的大小顺序为郑州市区>韩寺镇区>中牟县城>对照区,Zn为中牟县城>郑州市区>韩寺镇区>对照区,而Cr污染除在对照区略小之外,其他三个区域相差不大;不同级别城镇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差异是人为活动的历史累积作用和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影响作用相互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97.
1 地源热泵在办公建筑中应用天津节能大厦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计方案主要采用地源热泵分别为其中的办公建筑部分提供采暖和空调冷热源,为其中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附属住宿部份建筑部分提供冬季地板采暖热源.按照国家《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公共建筑内所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参数保证办公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在20-22℃(国家标准为≥18℃),夏季空调季节室内温度24-26℃.建筑能耗所占能源消耗比例越来越大,而建筑能耗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低品质能量,因此将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采暖空调领域利用具有极佳经济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398.
鹤地水库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8,他引:3
为揭示鹤地水库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分布和污染特征,对水库代表性区域柱状沉积物样品营养盐及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水库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磷形态组成及其对水质的潜在影响,并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进行了潜在生态危害评价.鹤地水库3个样点沉积物总氮(TN)含量在2.314~2.427 mg.g-1之间,其含量大小顺序为:湖泊区>过渡区>河流区,总磷(TP)含量在0.591~0.760 mg.g-1之间,其含量大小顺序为:过渡区>湖泊区>河流区;重金属(Cu、Cr、Pb、Zn、Cd和Hg)平均含量分别为31.094、46.85、75.615、385.739、0.624和0.171 mg.kg-1,除Cr外,湖泊区重金属含量均高于过渡区.垂直剖面上,沉积物营养盐及重金属含量总体上均表现出表层富集的特征.鹤地水库沉积物磷形态以无机磷(IP)为主,IP又以铁铝结合态的NaOH-P为主,NaOH-P含量占到IP含量的80%以上,磷组成特点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潜在释放能力.潜在生态危害评价中,以工业化前沉积物最高背景值为参比的评价结果表明单种重金属基本属于轻微到中度污染,综合生态危害指数(RI)表明鹤地水库沉积物尚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程度;而以广东省土壤元素背景值为参比的评价表明重金属Cd和Hg均已达到强到极强污染程度,其余重金属则处于轻微污染水平,沉积物重金属综合RI值达到强到较强危害程度,这与该地区红壤中Cd和Hg的环境背景值较低有关,尽管2种参比评价结果有所不同,但均表明重金属Cd和Hg污染较其他重金属严重,对RI值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399.
耕地质量监测样本量的优化配置对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土地资源监测与利用有重要指导价值。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采用2018年耕地质量监测数据,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探讨耕地质量监测中土壤监测指标的合理样本量及不确定性。研究表明:样本变异性大小与样本量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样本代表性评价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较Cochran方法能有效降低样本的不确定性;样本代表性评价法适用性更广,但研究结果缺乏稳定性;地统计学方法的适用性存在局限性,可降低中等变异性指标的不确定性,但对低、高变异性指标适用性较低。中等变异性指标宜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确定合理样本量;低、高变异性指标宜采用代表性评价方法确定合理样本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