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安全科学   49篇
废物处理   41篇
环保管理   134篇
综合类   454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09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垃圾焚烧技术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实现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但由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成分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不均匀性,在垃圾焚烧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不同的、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会产生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的物质即焚烧气体污染物。尤其是剧毒二噁英,使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本文着重对垃圾焚烧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的排放及控制方法做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2.
为了探索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途径,在对飞灰化学组成及矿物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飞灰、黄陶土、耐火砂及长石研制陶瓷砖,最佳配比方案为:飞灰20%,黄陶土60%,长石10%,耐火砂10%,分析了最佳配比制品的吸水率、抗压强度、微观结构及水平振荡浸出毒性。结果表明:飞灰属SiO2-Al2O3-金属氧化物体系,主要矿物成分是钙硅酸盐及铝硅酸盐等,可用于制陶瓷砖;最佳配比制品达MU15强度等级,满足抗风化的要求;随煅烧温度的升高,制品结构不断密实化,960℃烧成的制品显示出完全烧结的特点,960~1 000℃烧成的制品中出现明显的晶化、玻璃化过程。最佳配比制品重金属浸出毒性完全达标,重金属的浸出率与坯体相比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3.
以广州市番禺区的垃圾焚烧厂事件为个案,分析番禺市居民反对垃圾焚烧厂事件的本质、原因,探索事件中政府、媒体和民众三方的互动过程、反应差异以及这种差异的原因。番禺事件是我国民众的环境意识和维权意识的提高的表现,给了我们许多经验和启发。  相似文献   
44.
<正>垃圾主要指在日常生活中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与其他固体废物不同的是,垃圾是我们每个人每一天都要产生和排放的,不可避免地要与我们经常性地发生"亲密接触",处理不当会影响市容、传播疾病和污染环境。正因为  相似文献   
45.
基于对山东省泰安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居民的调查数据,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垃圾焚烧发电厂周边居民对电厂态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是否被征求意见、是否接受物质补偿这二个变量对周边居民的态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受教育年限、是否知道二噁英、居住地与电厂距离与周边居民态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合相关研究,发现本研究中影响电厂周边居民态度的因素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46.
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促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当前不断增加的城市垃圾数量,垃圾处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垃圾发电技术此时应运而生,但是当前我国的垃圾发电技术还并不完善.下文探讨了当前我国垃圾发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7.
澳门城市垃圾焚烧底灰的重金属淋溶及其遗传毒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推荐的毒性特性溶出程序(toxicitycharacteristicleachingprocedure,TCLP),以及ICP-MS和ICP-AES技术研究了澳门城市垃圾焚烧底灰中重金属的淋溶,并结合蚕豆根尖微核试验评价了其潜在的生态与健康风险.结果显示,该底灰淋溶出来的重金属元素:铝(Al)、锰(Mn)、钴(Co)和汞(Hg)的浓度低于0.01mg·L-1,铁(Fe)、铜(Cu)和钼(Mo)的浓度低于0.1mg·L-1,而铬(Cr)、锌(Zn)、硒(Se)、锶(Sr)、钡(Ba)和铯(Cs)的浓度在0.11mg·L-1 ̄2.19mg·L-1之间.需要注意的是淋溶液中铅(Pb)的浓度异常高,最高可达19.06mg·L-1,超过了美国相关标准的上限(5mg·L-1);对比不同条件下底灰中重金属的淋溶情况,表明溶解作用和淋溶液的pH值是影响其淋溶的2个重要因素.蚕豆根尖微核试验显示各淋溶液处理组根尖细胞微核率明显升高,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各淋溶液具有遗传毒性;随着淋溶液中重金属浓度的增加,蚕豆根尖细胞所表现出来的毒性效应增强,表明重金属是淋溶液具有遗传毒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8.
不同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技术所产生的污染情况及环境影响均不相同。本文所述技术采用先进的飞灰水洗预处理、烧成工艺及独有的配方,以产品发泡轻质墙体材料为着力点,实现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高效处置及高值化利用,该技术在国内尚未有成功案例,做好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至关重要。本文结合环评工作的目的及要求,从选址、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及环境监测共5个方面进行了环评要点分析。  相似文献   
49.
以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协同焚烧干化市政污泥作为研究对象,对干化污泥造粒后的性状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干化污泥造粒前后对垃圾库管理、锅炉效率、锅炉温度、烟气净化系统及飞灰产量的影响。对比结果表明:通过造粒粉状干化污泥生成直径5~8mm、长度30~50mm的污泥颗粒,有效的避免了运输及垃圾库的扬尘;其次,锅炉效率提高了7. 7%,锅炉升温速率减缓,锅炉的积灰结焦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时,烟气净化系统中消石灰的耗量降低了8. 9%,SO_2的排放浓度明显下降,飞灰产量由2. 8%降到2. 3%。研究结果显示污泥造粒后送入焚烧厂掺烧对焚烧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及经济性极其有利,为焚烧厂协同焚烧污泥提供了运行经验及合理化方案。  相似文献   
50.
对中国偏远农村地区正在运行的不同工艺类型的小型热处理设施炉渣的理化特征及重金属污染特性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生活垃圾小型热处理设施底渣的热灼减率均在5%以下,相较于采用热解技术的热处理设施底渣,采用焚烧工艺的热处理设施底渣的热灼减率更低,达到0.70%,生活垃圾减容程度更高。主要晶体成分包括方解石、石英等。底渣和飞灰中的部分重金属含量高于《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pH为5.5~6.5下的风险筛选值,未经妥善处理直接进入土壤环境可能会引起重金属污染问题。此外,底渣中的As、Se、Ba、Cu、Cr、Zn具有一定的生物有效性,而相比于底渣,飞灰中的重金属有效态所占比例较高,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更高,对环境造成污染的潜在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