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44篇
综合类   376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208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旨在研究中国大陆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分类。通过对2008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城市化水平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内部协调性分析,结果表明大陆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呈现东高西低态势,城市发展走向集群化,城市化发展水平高的省份其内部协调性也高。由分析可知,城市化发展的省际差异是由区位、经济拉动和政策导向3个主要因素影响而成的,进而提出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32.
城市化与土地资源利用的耦合协调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系统耦合作用的指标体系,计算了2005年中国31个省市的耦合度、协调度、耦合协调系数。结果表明,各省市之间差异不大,多数省市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耦合作用强度已进入拮抗阶段;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协调度值差异相对较大,多数城市的城市化、耦合度、协调度呈相对应分布;全国31个省市低强度低协调型与低强度中协调型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一些中部省市,高强度高协调型则分布在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省市。  相似文献   
833.
近10年来,我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不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城市的小气候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分析了近10年济南市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态势,考察了城市发展对气候的相关影响,结果发现济南市存在显著的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发展与城市气候变化之间的回归模型,证明到目前发展阶段,济南市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并不完全符合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834.
贺震 《环境教育》2009,(12):66-68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大规模的地面硬化在我国许多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流行起来,并被认为是现代环境建设的重要工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每天都有数万平方米的地面被硬化。一些地方,从机关到厂矿、从单位到家庭,几乎全被灰黑色的“铠甲”所武装。大规模、  相似文献   
835.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世纪,更是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世纪。城市是发展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标,由城市化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城市特有的环境侵权正日益突显并极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集中爆发,法律作为最为有效的制度手段,应该也必须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积极的回应。通过分析城市化所引发的环境侵权以及考察城市环境侵权救济的现状,对这一现状的形成原因进行探讨,并对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完善我国环境侵权救济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36.
城市防震减灾及其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都吉夔  李远志 《灾害学》2001,16(4):49-52
城市是一个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交通、通讯的重要枢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财产、建筑物更加密集,一旦遭受强烈地震袭击或波及,灾害损失将十分严重,加之,许多城市都处在地震的易发多发地带,地震对许多城市的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37.
为提高南方山地丘陵区充渍降水的利用效率,缓解山地城镇用水短缺,自然生境大量丧失,河道及水库干涸且污染严重复等生态环境危机,文章利用GIS技术,对研究区所处的小流域原始地表水系网络和集水区进行了恢复和划分,结合土地利用类型特征对各集水区产流量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流域集水工程的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838.
以1961~2018年湖北72个国家站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为基础,采用代表站分类、时序演变、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雾和霾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湖北地区的雾和霾空间分布不均,霾多发生在大城市和工业城市,雾多发生在鄂西南山区;1980年前,雾和霾的年代际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之后呈反相,总体上呈现负相关,2005年后霾日较雾日明显增加.(2)城市站与生态站雾日的年变化趋势均是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由增至减的拐点分别出现在1980和1987年,表明城市化进程对雾的生成有影响;霾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空气污染的年际变化无明显的城乡差异.(3)对于所有站点来说,"区域尺度气候变化、城市化和空气污染(气溶胶污染)"等3个因素对雾的定量影响相当;对于城市站,城市化的影响明显占主导(55%);对于生态站,气溶胶污染的贡献率最高(43%).  相似文献   
839.
城市化进程下南昌市城区水系格局与连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城市化引起的水系结构单一化、河流连通性减弱以及水生态环境等问题,以南昌市城区为例,选取1990年、2000年、2010年3期遥感影像图像,分析城市化影响下土地利用的变化;基于1958年地形图与2010年江西省水系图,通过GIS提取两期南昌市城区水系图,选取数量特征和结构特征指标进行水系格局分析,并引入图论理论讨论两时期的水系连通性。结果表明:(1)20 a间城镇用地面积增加174.73 km~2,水域面积减少34.04 km~2。研究区水域面积随城镇用地增加而缩减;(2)城市化进程中,研究区河流水面率、河网密度和河频率均下降,支流发育薄弱,河网复杂度下降;(3)赣江以北水系连通度降低,赣江以南区域水系连通度提升。该研究将为城市化地区河流水系保护提供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840.
武汉市城市化过程中资源环境压力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剥夺及资源环境对城市化的约束是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测度城市化过程中对资源环境压力及判别两者间的动态耦合类型对指导健康城市化具有积极意义。首先构建了包含16个子指标的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和9个子指标的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级数法模型计算了城市化综合指数;用熵权法计算了资源环境压力指数。采用灰色系统方法计算了城市化综合指标体系和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标体系的关联度。采用一般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化与资源环境耦合模型,对2004~2013年武汉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及类型进行分析判别。结果表明:(1)武汉市的城市化综合指数逐年增高,尤其是2005~2007年城市化水平的增速较快。资源环境压力综合指数最大值出现在2006年为0.629,最小值出现在2013年为0.452;(2)关联度值在0.480~0.911之间,耦合度大部分都在中等和较强这两个范围中。烟尘排放量与工业总产值、建成区面积、人均用电量、人均GDP和城镇人口规模均表现极强的耦合性(大于0.85)。各城市化子指标中,城镇人口比重与资源环境的关联度最大;在资源环境子指标中,烟尘排放量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作用最强;(3)基于一般系统论(General System Theory)的动态耦合模型反映了城市化-资源环境复合系统的动态反馈过程。从2004~2013年,武汉市经历了协调-冲突-协调-冲突4个阶段。结果显示,武汉市城市化-资源环境复合系统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进一步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