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02篇
安全科学   336篇
废物处理   23篇
环保管理   222篇
综合类   1125篇
基础理论   156篇
污染及防治   66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56篇
灾害及防治   5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主要介绍在电子商务教学过程中如何使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学习的能力。知识经济是创新型经济,教育自身要有创新型观念的运作方式,培养有知识、有创新技术和攻坚能力的人才,以及这些人才渴望知识、终生学习的意识。  相似文献   
12.
混合培养微生物好氧降解对硝基苯胺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彬  雷乐成 《环境工程》2003,21(3):73-76
通过富集培养 ,获得了降解对硝基苯胺的混合培养微生物。结果表明 ,对硝基苯胺降解速度和混合培养微生物生长对外加碳源有较强的依赖性。在培养液中添加 1 0g L葡萄糖和 1 0g L酵母粉 ,36h内对硝基苯胺去除率可达97%以上 ,对硝基苯胺降解速率可达 4 1mg L·h ;当对硝基苯胺作为培养液生长的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时 ,96h内对硝基苯胺去除率为 34 8% ,降解速率为 0 15mg L·h。  相似文献   
13.
我国餐饮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论述了我国餐饮废水的特点及处理现状,介绍了SBR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厌氧-好氧联合工艺法、膜生物反应器法、混凝法、电化学法处理餐饮废水的技术及适用条件.比较了各种处理技术的优势和不足,预测了我国餐饮废水处理的发展趋势.并认为,集除油、降解有机悬浮物于一体的餐饮废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将会得到广泛应用,而针对餐饮废水特点培养出高效生物菌种的复合生物技术将是治理餐饮废水的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沙尘暴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并指出我国沙尘暴的分布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环境导报》2002,(5):45-45
瑞士环境研究专家提出,由于人们给家畜使用抗生素,其排泄物进入农田后可能使大量农田受到严重的抗生素污染,可能会“培养出”对抗生素有抵抗力的“超级细菌”。  相似文献   
16.
17.
抗生素制药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锦州九泰制药废水属于不易生化类废水,废水量1000m^3/d,污水站总投资140万元。本文阐述了该工程的水质、预处理、生化处理工艺、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及运行效果与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促进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电子设计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论述了高校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原代培养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镉毒性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淡水贝类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原代培养途径,并阐释其在评价水体Cd2+毒性效应上的潜力,本研究比较了不同酶分解方法(链霉蛋白酶、胰蛋白酶)的鳃细胞存活率差异,并分析了L-15培养基中不同血清浓度(10% FBS、20% FBS)对鳃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细胞置于20℃生化培养箱中培养.进而根据Cd2+对鳃细胞的LC25值设定0.0625、0.125、0.25、0.5和1.0 mg·L-1 5个Cd2+理论浓度梯度,对原代培养的鳃细胞进行24 h暴露,分析了细胞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酸性磷酸酶(AcP)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0.025%链霉蛋白酶在4℃分解16 h的鳃细胞存活率为98.2%±0.2%,显著高于0.25%胰蛋白酶在26℃分解30 min的89.4%±3.5%鳃细胞存活率(p<0.05);L15培养基加入10% FBS的细胞存活率总体显著高于添加20% FBS的细胞存活率(p<0.05).在上述较佳的分解和血清浓度组合条件下,细胞培养120 h后,其存活率仍高达90.1%±4.7%.鳃细胞活力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两者之间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p<0.05);随着Cd2+浓度的增加,SOD和AcP含量总体增加,而CAT含量呈现出"诱导-抑制"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较为适宜的背角无齿蚌鳃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并揭示了其原代培养鳃细胞的细胞活力及SOD、CAT、AcP水平,具有作为评价水环境Cd2+毒性/污染的生物指标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析了当前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本科基础知识教育欠系统和规范,知识结构的行业限制性过重,课程设置不甚合理等,这些问题对培养高素质安全科学人才及本专业自身的发展不利,笔者就合理的培养模式作了探讨,提出本科教育应有明确的目标,业务能力应有具体要求,专业知识结构应划分为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