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586篇
安全科学   378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90篇
综合类   1434篇
基础理论   610篇
污染及防治   93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社会与环境   286篇
灾害及防治   15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据英国《卫报》报道,相关研究已经确认,海冰消融会引发气温上升并形成恶性循环,而这一循环已经使得北极冰面消融速度超过预期。该研究分析显示,海冰面积的缩小对北极地区不正常的暖化负有责任,并再次强调,在北极地区,海冰消融和气温升高已经形成一个正相关的关系,这将进一步加速海冰消融和全球变暖。这一研究将重新引发关于北极地区已经超越一个关键临界点的话题,即海冰消融速度将会大大超过预期速度。大部分的预测表示,到2050年北极地区将会在夏季出现无冰现象,而有些研究模型则认为,北极冰面将会在十年内全部消失。  相似文献   
172.
综述大气中有机胺可能的来源、健康危害及其在大气中的均相和非均相化学转化机制,阐述有机胺的反应产物对二次有机气溶胶及其对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改变,此类改变增强大气气溶胶间接气候效应(如成云结核能力等)。大气中的有机胺主要通过与大气氧化剂的反应和非均相反应过程的溶解或置换进入颗粒相,而后随着湿沉降(如云滴、雾滴、雨滴等)到达地面或海面。  相似文献   
173.
为了探究Cd胁迫下青葙中Mn的生理作用,通过水培实验,研究在Cd暴露下(0、5和25 μmol·L-1 )施加Mn(5、100和1 000 μmol·L-1 )对青葙的干重、叶绿素含量、Cd含量和青葙根部不同区域实时Cd2+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Mn的供应水平可缓解Cd对青葙生长的抑制效应.在Cd浓度为5 μmol...  相似文献   
174.
介绍了尺度和尺度效应的概念,在分析径流尺度效应、侵蚀产沙尺度效应和节水灌溉尺度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和迁移的影响因素,进而分析了面源污染排放负荷的尺度效应。最后在分析国内外不同尺度氮磷排放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面源污染负荷排放尺度效应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5.
为了给高层建筑外部火蔓延防控提供参考,利用火灾动态仿真模拟软件PyroSim对无侧墙建筑的纵向多窗口羽流火焰与侧墙建筑的纵向多窗口羽流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改变侧墙长度,引入危险温度T=540℃、T1=350℃及T2=250℃,综合分析窗口温度曲线及等温线数据。结果表明:纵向多窗口羽流火焰产生相互融合现象,无侧墙建筑纵向相邻两窗口与三窗口的危险温度高度相似,比单窗口的危险温度高度提升了2.5~3.0 m;侧墙结构引起烟囱效应的作用效果与侧墙的长度呈正比,侧墙长度为3.6 m时,纵向多窗口的危险温度高度与无侧墙建筑相比,对T1和T2,高度提升了2.0~2.5 m,而对T,高度的影响较弱,羽流火焰的形状在纵向被拉长。  相似文献   
176.
水体重金属污染生物监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综述了重金属的毒性效应和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介绍了利用水生藻类、浮游动物群落和底栖动物监测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7.
178.
以敌敌畏、乐果联合作用于线虫的毒理学实验为基础,基于FH插值法理论,通过较少的实验数据建立有机磷农药二元混合物联合效应模型,求解作用效应表达式并绘制联合效应三维曲面图;基于合并用药分析公式,计算联合作用评价q值并绘制农药浓度与q值的联合作用评价三维曲面图,结果表明敌敌畏与乐果混合物联合作用不仅表现为相加作用,而且还在局部低浓度表现为拮抗作用,与多元统计分析结果一致。上述研究表明FH插值法理论可作为二元有机磷农药联合效应分析及评价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9.
为评估农药对寄生类自然天敌昆虫的安全性,选择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作为受试生物,采用管测药膜法测定了3种杀虫剂、2种除草剂、2种杀菌剂对其致死效应,并根据田间推荐剂量计算暴露量,采用风险商值HQ对杀虫剂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比较,3种杀虫剂均具明显毒性作用,其中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和呋虫胺对管氏肿腿蜂的24 h半致死量(24 h-LR50)分别为5.11、2.92和0.06 g a.i.·ha-1,农田内风险商值分别为60.23、16.64和3 105。除草剂和杀菌剂在3倍最大田间推荐剂量作用下,24 h管氏肿腿蜂死亡率均小于50%。上述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用量下,3种杀虫剂对管氏肿腿蜂的初级风险评价为存在高风险,建议进一步开展高级阶段风险评估或者采取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来降低风险;除草剂和杀菌剂对管氏肿腿蜂的风险可接受。  相似文献   
180.
有机磷阻燃剂(OPFRs)逐渐替代了危害较大的多溴联苯醚(PBDEs),因此使得人类及其他生物更易暴露于这种有机物中。有研究表明,部分有机磷酸酯具有致癌性,因而使人们对其毒性的问题也日益关注。本文概述了有机磷阻燃剂的环境暴露水平,总结了近年来从体外与体内实验2个方面动物毒性效应的研究。目前研究发现诸多地区的大气、土壤和水体中的有机磷阻燃剂总含量水平相对较低;仅高浓度暴露才会对不同动物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而远大于环境浓度的低浓度暴露几乎无损伤效应。最后,对有机磷阻燃剂毒性效应的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