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5篇
安全科学   4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5篇
综合类   99篇
基础理论   23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为识别海洋双壳类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对滨海沉积物重金属可提取态和总量的响应特征差异,分析了北部湾潮间带沉积物中不同形态Cu、Pb、Zn、Cd、Cr的质量分数,文蛤(Meretrix meretrix)鳃组织中w(GSH)(GSH为还原型谷胱甘肽)、w(GSSG)(GSSG为氧化型谷胱甘肽)、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GST(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并计算w(GSH)/w(GSSG)、tGSH(总谷胱甘肽)含量和OSI(氧化逆境指数).结果表明:w(TE-Pb)(TE-Pb为可提取态Pb,下同)、w(TE-Cr)、w(TE-Cu)、w(TE-Zn)和w(TE-Cd)平均值分别为13.40、1.93、13.19、30.09和0.10 mg/kg;w(TE-Cd)占w(T-Cd)(T-Cd为总Cd,下同)的60.2%~98.1%,并且主要为弱酸溶解态和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部分采样点w(TE-Pb)和w(TE-Zn)较高,二者占w(T-Pb)和w(T-Zn)的平均值分别为44.6%和56.6%;Cr、Cu分别在全部或大多数采样点以残渣态为主,可提取态含量平均仅占总量的17.9%和36.5%.重金属的可提取态质量分数与总量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Cr除外).文蛤鳃中w(GSH)、w(GSSG)分别为4.07~6.06、4.01~6.59 mg/g.抗氧化指标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总量和可提取态质量分数均有显著响应的为w(GSSG)与Cd,w(GSH)/w(GSSG)与Cr和Cd,OSI与Cr和Cd.然而,w(GSH)/w(GSSG)和OSI只对w(T-Zn)有良好响应;GST只与w(TE-Cu)、w(TE-Zn)显著相关.某些抗氧化指标对重金属总量和可提取态质量分数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响应,因此,不能单独依据双壳类对重金属总量的生化响应特征来筛选用于沉积物综合毒性评价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2.
以莲子壳为吸附剂,考察了初始pH值、莲子壳用量、温度和吸附时间等因素对水中Cr(III)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吸附等温过程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数学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值为4.0、莲子壳投加量为8.00g/L、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4h的条件下,Cr(III)的去除率可达96.64%;莲子壳对Cr(III)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其等温吸附规律可用Langmuir模型进行描述,Langmuir模型得出的理论最大吸附容量为20.08mg/g,与试验得到的最大吸附容量21.95mg/g接近;通过吸附热力学计算得出莲子壳对Cr(III)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过程;结合FTIR和SEM谱图分析,推断莲子壳对Cr(III)的吸附主要为包含氧化还原反应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3.
通过采集广西铁山港海域2010年春夏季8个站点16个样品,依据壳体形态特征对样品中砂壳纤毛虫进行了分类鉴定,对春夏季节砂壳纤毛虫的种类组成、种类的季节分布、丰度、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进行了生态学描述,并对砂壳纤毛虫群落结构与环境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共鉴定出砂壳纤毛虫6属15种,其中以拟铃虫属和薄铃虫属为主;春季各站点砂壳纤毛虫的平均丰度值为4 385.6ind/m3,优势种有简单薄铃虫、诺氏薄铃虫、巴拿马网纹虫,夏季各站点砂壳纤毛虫平均丰度值为13 967.3ind/m3,优势种有根状拟铃虫、坚果拟铃虫、简单薄铃虫、诺氏薄铃虫、妥肯丁拟铃虫;砂壳纤毛虫种类数、丰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均呈现夏季高于春季的总体态势,其中春季丰度呈现斑块分布,而夏季丰度则呈现出由近岸向远岸逐渐递减的趋势;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将16个站点的砂壳纤毛虫群落分为两组,春季组和夏季组,各自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冗余分析显示,夏季溶解性有机碳、温度和总氮是影响该海域砂壳纤毛虫群落组成的主要环境理化因子,与种群数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春季群落结构则受氨氮、碱度和溶解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4.
牡蛎壳负载壳聚糖去除水中活性红152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牡蛎壳(OS)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牡蛎壳负载壳聚糖(CCOS)吸附剂,并利用电镜扫描(SEM)、红外(FTIR)、X射线衍射(XRD)及热重(TG)分析等方法对吸附剂样品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吸附剂对活性红152(RR15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壳聚糖与牡蛎壳质量比、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活性红152起始浓度、吸附时间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牡蛎壳质量比为0.08,pH值为2时,活性红152的去除率达最大值;活性红152的去除率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吸附剂用量为0.3g时,活性红152的去除率达83.3%.吸附容量也随着起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并在150min达到吸附平衡.运用3种动力学模型对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可以很好地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方程的拟合效果优于Freundlich和Tempkin方程,最大吸附容量在298.15、303.15、308.15和318.15K下分别为135.14、142.86、144.92、149.25mg·g-1.在热力学研究中,ΔG0<0、ΔH0>0、ΔS0>0,表明此吸附过程是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解吸实验表明,吸附剂用碱液处理再生后,可循环使用4次.  相似文献   
145.
通过对锥壳大端过渡段薄膜应力的分析,提出在设计时要考虑r/D值应符合本文的要求;并对过渡段和加强段厚度的确定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6.
采用不同培养基对海水养殖场环境样品进行壳聚糖酶产生菌的分离,结果表明海水培养基对于菌株筛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甲壳类外壳是壳聚糖酶产生菌的良好来源。KJT-A和KJT-D是从海水养殖场蟹壳表面分离到的两株壳聚糖酶产生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初步确定菌株KJT-A和KJT-D分别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青霉属(Penicillium)。同时分析了不同温度、盐度对两株菌株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7.
活性筛选显示细丽毛壳霉(Chaetomium gracile)的大米固态发酵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为阐明其抗菌活性物质基础,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以及综合运用化学分析和波谱分析进行分离鉴定.从中分离获得9个化合物,分别将其鉴定为麦角甾醇(1)、(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2)、棕榈酸单甘油酯(3)、eugenitol(4)、对羟基苯甲醛(5)、chaetochromin A(6)、3-吲哚甲酸(7)、腺苷(8)和chetoquadrin F(9).其中化合物6为主要次级代谢产物,该化合物在浓度为0.95μg/m L时对大肠杆菌、金色葡萄球菌及枯草芽孢杆菌具有显著抗菌活性.研究表明chaetochromin A是细丽毛壳霉的抗菌活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48.
文章以市政污泥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热解手段,制备了磁芯@污泥碳球(M@SC)。外壳污泥碳对内核的磁粉起到一定的屏蔽和稳定作用,其耐酸性和耐碱性均高于90%;内核Fe3O4部分氧化成为Fe2O3,产生催化作用,有效比表面积大于污泥制备的碳球;M@SC的磁滞回归线近似为"S"型,比饱和磁化强度高于20 emu/g,剩磁和矫顽力低,容易进行磁分离,具有良好的顺磁效应。生物填料实验表明:M@SC填料挂膜速率明显高于SC填料,挂膜量更大,说明弱磁场对生物膜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M@SC生物填料最佳的实验条件是:停留时间为90 min,不曝气和投料比为20%,其COD、NH4+-N、TN和TP的出水浓度能分别低于15、3.9、11和1.0 mg/L,均达到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对一起水冷壁管横向裂纹漏水事故案例的调查,分析了产生裂纹漏水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50.
采用橡胶支座的隔震方式是目前较成熟的隔震技术,但橡胶支座存在着水平变形大、阻尼较小、耗能不足等问题。SMA-橡胶复合隔振支座充分利用了形状记忆合金(SMA)丝的超弹性特点,在支座工作时起到恢复力主要补充作用,使得支座在抗侧移能力和耗能方面都得到了加强。通过建立双层球面网壳模型,对其在普通橡胶支座和SMA复合橡胶支座两种不同工况下的隔震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在采用后者的双层球面网壳结构其杆件的内力值和节点位移值都明显降低,受拉的上弦杆和受压的下弦杆无论是受力峰值及其杆件数量都有所减少,提高了网壳结构的变形协调能力,限制了网壳结构薄弱杆件的破坏,SMA复合橡胶支座起到了较好的减震耗能作用,对双层球面网壳的隔振作用优于橡胶支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