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1篇
  免费   429篇
  国内免费   1308篇
安全科学   443篇
废物处理   240篇
环保管理   258篇
综合类   2561篇
基础理论   552篇
污染及防治   615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社会与环境   57篇
灾害及防治   9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67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21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13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275篇
  2010年   224篇
  2009年   232篇
  2008年   224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4,20(2):35-36
我公司中径21m环形加热炉,原设计是生产轴承钢为主导产品。年产钢10万吨,由于l、生产量不断提高(要求年生产钢管18万吨);2、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以生产碳结管为主,加热温度比轴承钢升高60-70℃);3、管坯组距发生变化(原设计φ155ram和φ190ram管坯占32%,  相似文献   
992.
土壤中重金属镉锌铅复合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52,自引:2,他引:52  
采用吸附与解吸实验及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重金属镉、锌、铅复合污染条件下,棕壤对重金属的吸附、解吸规律,以及菠菜吸收重金属的特点。结果表明:棕壤对铅、锌的吸附分别符合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对镉的吸附用Langmuir、Freundlich及Temkin方程回归都不显。重金属被吸附后的解吸率顺序为:Zn〉Cd〉Pb。Pb^2+与吸附位结合的牢固程度较单一污染时大,而Cd^2+和Z  相似文献   
993.
以TEOS为原料,将其与AlCl_3溶液混合后再缓慢滴加Na0H溶液,合成出具有不同Si/Al比和B值的复合絮凝剂样品TEOS-PAC。用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对其Al形态分布及转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以硅酸钠(Na_2SiO_3·9H_2O)为原料相同条件下制备的样品作了比较,初步得出了Si/Al比和β值对TEOS-PAC复合絮凝剂中Al形态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94.
Cd、Pb、Cu、Zn、As复合污染在农田生态系统的迁移动态研究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1990—1995年中国科学院生态网站联网研究中,在4个生态站对重金属复合污染(Cd、Pb、Cu、Zn、As)进行了田间迁移动态实验研究,表明3年来表土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缓慢下降,输出量最大支出项目为从表层向下迁移量可比作物地上部分带去量高出几十至数百倍,为污染土壤防治工作中淋洗技术运用指出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采用共聚方法制备了系列具有不同碱化度(B)和Al/Si摩尔比的聚硅氯化铝(PASC),比较了它们与聚合氯化铝(PAC)的混凝效果及在处理后水中的残留铝含量,研究了B值和pH值对其残留铝含量的影响情况。探讨了PASC的混凝效果和残留铝含量与Al/Si摩尔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ASC较PAC具有更好的混凝效果和较低的残留铝含量。对于高浊度水而言,具有适宜Al/Si摩尔比的PASC才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但对中、低浊度的地表水和含油废水而言,在实验的Al/Si摩尔比范围内,其值越小,混凝效果就越好。PASC在水体中的残留铝含量随着Al/Si摩尔比的降低和B值的升高而下降。PASC和PAC在中性pH条件下具有最低的残留铝含量。  相似文献   
996.
在阐述城市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源的基础上,指出城市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具体表现为“流”或过程的失调;“网”或结构的失调;“序”或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997.
废弃鸡毛化学降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生态环境》2005,21(2):77-80
  相似文献   
998.
复合生态系统非线性累积效应响应因子的阈值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流域系统累积环境效应的产生机理,以系统动力学特征和累积环境效应-反应过程特征曲线为依据,分析了复合生态环境承载力及其适应性,提出并建立了非线性累积效应响应的指标阈值模型及因子响应程度的客观、动态量化方法。模型的建立对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99.
农药污染对蚯蚓毒性毒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农药污染对蚯蚓个体毒性、种群毒性及复合毒性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农药污染对蚯蚓的毒理学研究将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叶面施硅对水稻籽实重金属积累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采用盆栽方法,以硅酸钠和正硅酸乙酯为硅源分别配制纳米硅制剂,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优优128"为供试植物,在Cd(5mg·kg-1、10mg·kg-1、50mg·kg-1三个水平)、Pb(200mg·kg-1)、Cu(250mg·kg-1)、Zn(300mg·kg-1)复合污染土壤进行种植,在水稻生长期内(苗期、分蘖期、抽穗期)进行叶面喷施纳米硅,研究纳米硅对水稻籽实生长状况及吸收重金属元素的影响,并对两种不同硅源的纳米硅的使用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Cd污染质量分数增加,水稻百粒质量及单株穗质量均显著降低(P<0.01);Cd、Pb、Zn在籽实中质量分数均增高,而Cu在籽实中质量分数降低。金属元素在籽实中的吸收系数顺序为Cd>Zn>Cu>Pb,表明Cd极易向籽实中迁移。随土壤Cd质量分数增加,水稻籽实中各金属元素的积累量都有所降低。重金属复合污染条件下,叶面施用两种硅制剂均可以缓解水稻的毒害效应,且和施无机硅相比,施有机硅对水稻重金属毒害的缓解效果更显著。表现为叶面施用硅后,水稻百粒质量及单株穗质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籽实中Cd、Pb、Cu、Zn的吸收量在喷施硅制剂后均显著降低(P<0.05);籽实中重金属元素的吸收系数和积累量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尤其是随着Cd处理质量分数的增高,施硅对重金属在籽实中积累的抑制效应越显著。这表明叶面施硅在重金属污染的水稻田污染防治中具有应用价值。文章所用的纳米硅制剂,制备简单,对于大面积推广硅肥极为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