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392篇
安全科学   63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643篇
基础理论   136篇
污染及防治   124篇
评价与监测   19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正>2014年4月23日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宣布就针对19种物质的34项试验提议征求意见。大部分这些试验提议针对出生前发育毒性、两代生殖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此外,还提出了一项关于对鱼类的长期毒性和体内遗传毒性的提议。这些意见征询的截止时间为5月30日。此外,还有另外30项试验提议进行意见征询,截止时间为5月19日。  相似文献   
992.
以疏水性离子液体1-甲基-3-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为萃取剂,液-液体系中对6种常见有机染料结晶紫、孔雀绿、罗丹明B、亚甲基蓝、铬天青S以及偶氮氯膦Ⅲ的萃取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溶液pH、萃取时间、离子液体浓度以及盐的含量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水中不同结构染料的萃取能力有很大差异:在pH 3—9的条件下,离子液体对结晶紫和亚甲基蓝的萃取能力很强,萃取率均在90%以上;在pH值3—5的条件下,对孔雀绿的萃取率在86%以上;在pH值为3的条件下,对罗丹明B的萃取率为94%,且酸度减小时萃取率下降;在pH 7—11时对铬天青S和偶氮氯膦Ⅲ的萃取率分别小于36%和29%,且酸度增大时萃取率下降.对各种染料均可在5—10 min内完成萃取,萃取后分相迅速,相界面清晰,无浑浊或第三相形成,有着传统有机溶剂无法比拟的优点.本研究对采用离子液体萃取净化染料废水和回收废弃燃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主要研究了环氧氯丙烷改性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作用.考察了溶液pH值、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改性花生壳吸附亚甲基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98 K,亚甲基蓝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在改性花生壳用量为2g/L,溶液pH值为6.00,吸附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亚甲基蓝吸附量最大,可达49.25 mg/g.在试验条件下,改性花生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焓变△H>0,反应吉布斯自由能△G<0,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994.
以生物滤柱为反应器,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表明,生物滤层中的菌群由于生化特性的不同,启动阶段异养菌要比自养菌的生长提前一周左右。生物滤柱异养菌、自养菌的形成对稳定运行非常关键,启动阶段较高的COD容积负荷不利于亚硝化、硝化细菌的产生。异养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主要生长在滤柱的进水端和悬浮生物膜中。进水有机物浓度较低,造成亚硝化细菌的分布同异养菌分布基本一致。硝化细菌由于较弱的竞争能力,主要生长在滤柱的出水端和吸附生物膜中。底物浓度的改变使生物膜中的菌群对有机物、溶解氧以及生存空间的竞争也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其分布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995.
小麦根对镉离子的吸收机制及镉的亚细胞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作为毒性实验推荐的标准物种之一,了解其对Cd的吸收过程及其致毒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应用Ca离子通道抑制剂LaCl3、巯基抑制剂N-乙烷基顺丁烯二酰亚胺(NEM)及能量代谢抑制剂2,4-二硝基苯酚(DNP),研究了小麦根对Cd的吸收;借鉴水生动物的亚细胞分离方法,在原有植物亚细胞分离方法上进行了改进,考察了Cd在小麦根中的亚细胞分布.8h的暴露吸收实验结果表明,LaCl3作为Ca离子通道抑制剂抑制小麦根对Cd的吸收高达30%;巯基抑制剂NEM没有表现出抑制效应,关于Cd与巯基的结合没有明确证据;在低浓度Cd条件下(0.25、1.0μM),DNP抑制其吸收,表明Cd是需要消耗能量进入细胞内,而在高浓度Cd条件下(5.0μM)则提高了Cd的吸收.Cd进入细胞内依次分布于胞液、细胞残渣、细胞器、微粒体,分布比例:胞液>细胞残渣、细胞器>微粒体;3种抑制剂均通过降低细胞器、提高胞液和微粒体中Cd分布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降低Cd的毒性.  相似文献   
996.
997.
PAA改性纳米铁强化还原降解水中亚甲基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婧  王向宇  王培  刘坤乾 《环境科学》2015,36(3):980-988
利用纳米零价铁去除水中各类污染物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纳米零价铁颗粒在水中的团聚会导致反应活性降低,研究通过在纳米铁颗粒制备过程中添加分散剂聚丙烯酸(PAA),提高其分散性,强化其在水中反应活性,合成改性纳米零价铁颗粒(PAA-Fe),并首次用于降解水中的亚甲基蓝.对其SEM、TEM、XRD和比表面积表征结果表明,与未改性原始纳米零价铁颗粒相比,PAA-Fe颗粒表面较光滑,团聚减少、颗粒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改性剂PAA添加浓度为0.1 g·L-1时,经过60 min降解反应,PAA改性纳米铁颗粒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为98.84%,较未改性颗粒脱色率提高了27.32%.改性纳米铁颗粒对亚甲基蓝的脱色效果受初始溶液的p H值、初始溶液的浓度、PAA-Fe投加量和反应温度影响.PAA-Fe与亚甲基蓝的脱色反应符合假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998.
轮叶黑藻和穗花狐尾藻对铜的吸收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薛培英  李国新  赵全利 《环境科学》2014,35(5):1878-1883
应用室内模拟试验,通过对铜(Cu)的短期吸收动力学、各亚细胞组分吸收动力学以及Cu的释放研究,探讨了两种沉水植物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L.f.)Royle]和穗花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 L.)对Cu的吸收机制.结果表明:①轮叶黑藻和穗花狐尾藻均对Cu具有较高的吸收速率,且两种植物最高吸收速率差异不显著[Vmax(DW)为2μmol·(g·min)-1,P>0.05];②在2μmol·L-1Cu溶液中暴露不同时间(0~96 h),两种沉水植物叶片和茎中各亚细胞组分的Cu含量均迅速增加并约在12 h后达到平衡.各时间处理下,两种植物叶片富集的Cu含量均显著高于茎(P<0.05),并且叶片中的Cu均主要分布在细胞壁(>60%),其次是可溶部分和细胞器;③两种植物相比,黑藻叶片细胞壁中富集的Cu含量显著高于狐尾藻,而细胞内富集的Cu含量差异不显著.轮叶黑藻对Cu的富集和释放能力均高于穗花狐尾藻.  相似文献   
999.
锌对镉在河南华溪蟹鳃组织亚细胞中富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锌对镉在河南华溪蟹(Sinopotamon henanense)鳃中富集的影响,本文选择不同浓度镉锌联合处理14 d和28 d后,采用亚细胞分离法将鳃组织分为热稳定蛋白(HSP)、富含金属颗粒(MRG)、生物活性部分(BAM)和细胞碎片部分(CD),其中,热稳定蛋白(HSP)和富含金属颗粒(MRG)组成生物解毒部分(BDM),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定各个亚细胞组分中镉的含量.结果显示,BDM是镉富集的重要场所,镉在其中所占比例达到50%.其中,BDM包括热稳定蛋白(HSP)和富含金属颗粒组分(MRG).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锌对镉在HSP和MRG中的蓄积表现为先促后抑的作用.在BAM中,加锌促进镉的蓄积,且相较于高浓度锌(1000μg·L-1),低浓度锌(100μg·L-1)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表明,锌对镉在河南华溪蟹鳃中的富集及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改性稻壳吸附柱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动态吸附。以改性稻壳为填料,分别填入4、6、8 cm高的改性稻壳,通以亚甲基蓝模拟废水,探究流速、废水浓度、吸附柱高、吸附剂粒径等因素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动态吸附的影响。穿透时间(ta)和耗竭时间(tb)随填料高度(h)的关系分别为:ta=47.75 h-95.16(R2=0.994),tb=62.5 h+161.6(R2=0.999)。研究表明,曲线拟合后计算出6 cm高吸附柱在流速3m L/min时的吸附容量为106.45 mg;改性稻壳对亚甲基蓝模拟废水的吸附能较好地符合博哈特(Bohart)和亚当斯(Adams)方程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