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381篇
基础理论   151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黄孢原毛平革菌反复脱色模拟染料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白腐真菌黄孢原毛平革菌在35℃、150r/min条件下培养3d后,培养基类型、染料浓度以及反复脱色次数对其脱色的影响。玉米芯浸出液是首选的可替代营养源的物质,培养3d的黄孢原毛平革菌6h脱色率即达92%。黄孢原毛平革菌能够在短时间(6h)基本脱色较高浓度(40mg/L,60mg/L)的活性艳红K-2BP模拟染料废水,对于低浓度(10mg/L,20mg/L)脱色作用则比较缓慢,浓度超过150mg/L即显示出对菌的毒性作用。玉米芯浸出液培养3d的菌可以重复脱色模拟废水6次以上,每批脱色率均在82%以上,但菌球的沉降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52.
典型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中国主要稻作区内不同母质发育的稻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差异,本研究选取由砖红壤、红壤、盐碱土、黑土和紫色土发育而来的5种中国典型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种典型稻田土壤的含水量、pH值、盐度及容重差异显著(P<0.05);从Chao1指数来看,稻田土壤真菌群落丰度红壤型 > 黑土型 > 砖红壤型 > 紫色土型 > 盐碱土型.从ACE指数来看,群落丰度黑土型 > 红壤型 > 砖红壤型 > 紫色土型 > 盐碱土型.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均表现为群落多样性黑土型 > 紫色土型 > 红壤型 > 砖红壤型 > 盐碱土型;5种典型稻田土壤真菌门水平相对丰度最高的均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砖红壤型和红壤型稻田土壤的优势真菌属为翅孢壳属(Emericellopsis),紫色土型稻田土壤的优势真菌属为翅孢壳属、枝鼻菌属(Cladorrhinum)和柄孢壳属(Zopfiella),黑土型稻田土壤的优势真菌属为翅孢壳属和明梭孢属(Monographella),盐碱土型稻田土壤的优势真菌属为瓶头霉属(Phialocephala);石黄衣属(Xanthoria)、Cyberlindnera、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Westerdykella的相对丰度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Ceroophora的相对丰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帚枝霉属(Sarocladium)的相对丰度与可溶性有机碳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上研究表明,稻田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受稻田开垦前土壤类型的影响,真菌物种丰度和优势菌种类型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53.
近年来土壤汞污染日益严峻,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修复与控制刻不容缓。有些微生物对汞具有吸附和挥发的特性,可用于受汞污染环境的修复。实验从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分离纯化出1株高抗汞真菌(DC-F9),其汞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达到160 mg/L;通过ITS序列比较,鉴别该菌属于曲霉属真菌;摇瓶培养发现,该真菌在Hg(Ⅱ)浓度为5 mg/L的培养基中对汞的挥发率、吸附率和总去除率分别为36.8%、58.4%、95.2%;而在Hg(Ⅱ)浓度为10 mg/L的培养基中,其值分别为45.4%、40.2%、85.6%;通过FTIR分析,发现该菌株为响应汞的胁迫表现出多种生理上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对汞污染环境修复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4.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在喀斯特地区生态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可利用性,关于喀斯特地区AM真菌多样性以及生态功能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问题。本文归纳了喀斯特地区分离出的AM真菌名录,旨在为喀斯特高效生态修复菌种筛选提供支撑材料。综述了喀斯特地区土壤石灰性、营养物质匮乏、空间异质性强,植被逆向演替、植物种类多样等特点对喀斯特地区AM真菌多样性的影响规律,总结了AM真菌对于喀斯特地区土壤结构、营养元素循环、植物抗旱性、植物个体养分吸收、植被演替方面的生理生态功能及作用机理,以期为喀斯特地区AM真菌适生性研究、AM真菌潜在生态功能有效利用、AM真菌-植物共生体系筛选与培育等环节做出指引,为菌根技术在喀斯特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深入探究AM真菌多样性影响机制,探讨AM真菌与植物适生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AM真菌-植物共生体系筛选与培育。  相似文献   
155.
室内空气中过高浓度的生物粒子有害人体健康.空气中的微生物通常与灰尘结合在一起,然而目前对家庭室内灰尘微生物多样性及其随季节变化特征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在北京市选择1户家庭,在夏季和秋季定期采集灰尘样品,通过高通量测序研究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分析细菌-真菌的网络互作特征.结果显示,室内灰尘细菌和真菌群落Shannon指数及Chao1指数夏季均显著高于秋季(p<0.05).此外,室内灰尘细菌群落结构夏季与秋季无显著差异(p>0.05),主要类群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考克氏菌属(Kocuri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真菌群落结构夏季与秋季则明显不同(p<0.05),夏季优势类群为曲霉属(Aspergillus)、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裂褶菌属(Schizophyllum),而秋季曲霉属占绝对主导地位.室内灰尘微生物网络互作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夏季微生物互作主要为细菌-细菌,以及细菌-真菌的正相互作用;而秋季微生物互作比夏季更紧密,以细菌-细菌的正相互作用为主.这些结果可为构建健康的居家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6.
利用室内盆栽试验研究Cu、Zn、As、Cd、Sb五种重金属复合胁迫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真菌)对苎麻侵染率、生物量、地上部磷含量、重金属浓度及转运系数、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复合重金属胁迫条件下,AM真菌能够与苎麻形成良好共生关系,显著促进苎麻地上部对磷的吸收,增加苎麻生物量,改变苎麻抗氧化酶系统,同时调节苎麻对重金属的吸收与分配。具体来说,AM真菌对苎麻的侵染率为33.7%。与非接种组相比,接种组苎麻地上部Zn和Cd含量分别增加了50.3%和100.0%,地下部Cu和Sb的含量分别增加了30.4%和114.3%,地上部和地下部As的含量分别降低了121.6%和416.4%。与非接种组相比,接种组苎麻中Zn、As和Cd的转运系数分别增加了58.6%、148.1%和49.8%,Sb的转运系数降低了64.1%。接种AM真菌促进苎麻地上部对磷的吸收,磷含量增加了50.4%。接种组苎麻地上部与地下部生物量也较非接种组分别增加了22.2%和24.0%。同时接种AM真菌提高了苎麻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了17.47%、31.75%、6.75%。  相似文献   
157.
生物炭对褐土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为了探讨生物炭施用对土壤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用量(0、10、20、40 t·hm~(-2))生物炭施用3a后植烟褐土真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并分析了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添加生物炭3 a后显著提高了土壤pH、含水率、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含量,而降低了土壤容重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Illumina Mi Seq测序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添加对土壤真菌α多样性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改变真菌群落结构.物种注释结果表明,所有样本中真菌优势菌群均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其相对丰度之和占所有可注释真菌丰度的90%以上.生物炭提高了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生物炭增加了链格孢属(Alternaria)、锥盖伞属(Conocybe)和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放射毛霉(Actinomucor)和赤霉菌(Gibberella)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RDA)及Mantel检验结果说明,土壤DOC、pH和含水率是影响褐土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生物炭施用3 a后对土壤理化特性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环境因子的改变驱动了土壤真菌群落的生态演替.  相似文献   
158.
赵鹏宇  李毳  柴宝峰 《环境科学》2018,39(8):3876-3884
随机过程和确定过程的权衡作用对群落构建的影响机制是群落生态学研究的中心议题,也是目前群落生态学最具争议的问题.本研究以关帝山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华北落叶松林土壤真菌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确定过程和随机过程的权衡作用在局域尺度对土壤真菌群落构建的影响机制.通过土壤理化因子和优势真菌门的相关分析、冗余分析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土壤理化因子和地上植被多样性对真菌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并且林下植被多样性对真菌群落结构的直接影响最大(1.185 8).由此推断确定过程对真菌群落的构建有一定的影响.真菌群落的β多样性表现为距离衰减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由此推断随机过程(扩散限制)对真菌群落的构建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通过构建零模型分析,表明确定过程对真菌群落演替的贡献远大于随机过程,是本研究区真菌群落构建的主要驱动因子.并且确定过程的相对重要性随着海拔梯度而动态变化.由于零偏差值在本研究区都为负值,观测值的相似性小于期望值的相似性,由此推断生境过滤是群落构建的驱动因子.综上,确定过程和随机过程的权衡作用驱动了本研究区真菌群落的构建过程,且确定过程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9.
鄱阳湖入湖河口沉积物真菌群落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次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鄱阳湖入湖河口14处沉积物的真菌群落结构特征.测序得到的314条真菌OTU分属于9个门,25个纲,49个目,62个科,62个属和117个种.在OTU分类水平上,鄱阳湖主要支流入湖河口中除饶河、赣江南支和修水具有相近的真菌群落结构外,其它河口之间群落结构差异较大;真菌群落丰度、多样性与沉积物p H、有机碳、有机氮和C/N等环境因子没有显著相关性.在门分类水平上,丰度(序列数比例)最高的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49.4%),其次为壶菌门(Chytridiomycota,20.4%)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17.8%).与其它河口相比,赣江河口沉积物的水生环境真菌Chytridiomycota丰度显著较高,抚河河口沉积物的陆生环境真菌Basidiomycota丰度显著较高.有机碳是影响鄱阳湖入湖河口沉积物真菌群落门分类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与Basidiomycota相对丰度正相关,与Chytridiomycota负相关,与Ascomycota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60.
生活垃圾转运站是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对转运站恶臭污染控制和渗滤液处理有重要意义。选择北京市大屯垃圾转运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转运站垃圾压缩原液中细菌、真菌和古菌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细菌包括22个门,357个属,菌属Lactobacillus、Acetobacter、Paralactobacillus、Acinetobacter、Pseudomonas、Prevotella、Klebsiella、Bacteroides、Myroides在细菌群落中占比均>1%。真菌包含4个门,67个属,Candida为真菌中的优势属,其比例占真菌群落的96.7%。古菌有3个门,35个属,其中菌门Parvarchaeota占古菌群落的86.4%,其所包含的物种在纲、目、科、属分类水平上目前均尚未命名;古菌中产甲烷菌种类丰富,共有18个属。垃圾转运站渗滤液中微生物种类丰富,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最高,真菌、古菌次之。转运站中的微生物已形成了一个初步的降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