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35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377篇
基础理论   150篇
污染及防治   6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黑土真菌群落互作及其与梯度有机质碳分子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在土壤有机质积累、转化以及养分循环中发挥着重要功能.本文利用高通量ITS扩增子测序和固态~(13)C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比较低有机质(2%~5%)和高有机质(7%~9%)条件下,土壤真菌各类群间的互作关系及其与有机碳官能团结构的联系.~(13)C-NMR分析结果表明,O-Alkyl C占总有机碳的比例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增大(25.8%~35.9%).有机质含量越高,A/A-O(Alkyl C/O-Alkyl C)越小,有机质分解程度越低.真菌群落中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 14.33%~28.17%)和被孢毛霉菌纲(Mortierellomycotina, 7.32%~23.14%)为优势类群,其相对丰度均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网络分析结果表明,相比高有机质土壤,低有机质土壤中真菌生态网络的节点数、连接数和平均聚类系数较小,真菌互作关系更简单,且真菌与有机碳官能团联系更紧密,尤其与LOC联系更紧密.随机森林模型显示LOC对低有机质土壤真菌互作关系的解释量最高(10%),其次是难分解碳组分(ROC).相比LOC对高有机质土壤真菌互作关系的贡献相对较小(7.4%).在全球土壤碳损失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碳资源的限制,特别是LOC的减少,可能会降低土壤真菌群落的稳定性和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572.
岩溶区典型灌丛植物根系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月明  苏以荣  何寻阳  陈香碧 《环境科学》2018,39(12):5657-5664
运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法(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检测岩溶区典型13种灌丛植物根系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群落结构变化特征,探讨岩溶区AM与宿主植物是否存在选择特性.结果表明,不同灌丛植物根际土壤养分存在显著差异,豆科植物显著高于非豆科植物.聚类分析表明,13种灌丛植物均能被AM侵染,不同灌丛植物根系AM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尤其豆科与非豆科植物,但AM群落结构在9种非豆科植物间差异显著而在4种豆科植物间则差异不显著.冗余分析表明,影响豆科与非豆科植物根系AM群落结构的因子各异,土壤Olsen-P、p H和全氮是影响岩溶区灌丛植物根系AM群落组成结构的主要因子.研究还表明,岩溶区灌丛植物根系AM与宿主植物具有选择特性,这种选择特性出现在植物功能群的几率比植物种类大,将AM应用于岩溶区植物恢复时,应考虑AM与宿主植物的选择特性问题.  相似文献   
573.
朱建军  曾抗美 《四川环境》2006,25(6):86-90,100
本文针对染料废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白腐真菌处理废水的一般机理及其优势。在此基础上。对该菌种在处理染料废水研究应用中的筛选与降解机理、主要工艺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和反应器类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574.
蘑菇类真菌是伏革茵属的白色腐朽茵。日本东京林业试验场工作人员将剪下的赤栎枝弄碎后,和白色腐朽茵混在一起做成了一种新材料。再把含有二恶英的土壤与这种新材料以10:3的比例搅拌到一起,放在黑暗处,经过4周,土壤中60%的二恶英被分解。  相似文献   
575.
虫草菌丝 :大量的研究表明 ,利用深层发酵生产的虫草菌菌丝与天然冬虫夏草具有相似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 ,而毒性比天然者小 ,为用菌丝代替冬虫夏草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 ,浙江、湖南几个厂家利用菌丝开发的金水宝胶囊、宁心宝胶囊等药物 ,经销国内外 ,深受人们喜爱。纯草 :纯草是指冬虫夏草的“草” ,即子实体或子座。据研究 ,纯草与冬虫夏草药理作用相同 ,药效成分虫草素、虫草多糖、甾醇等含量优于天然虫草 ,毒性小。目前培育纯草有多种配方 :一种是含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 ,采用瓶栽培养 ,接种虫草菌后 ,培育 6个月 ,便可长出子…  相似文献   
576.
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药食兼用的真菌 ,在我国与人参、鹿茸并列为三大传统补品 ,驰名中外。据《中药大辞典》记载 ,冬虫草具有补虚损、益精气、止咳化痰之功效。冬虫夏草是虫草菌寄生在虫草蝙蝠幼虫体上的虫菌复合体 ,产地极为特殊 ,自然生长在海拔 3 5 0 0~ 470 0m的高寒草甸地带 ,产区日平均气温为 0℃~ 2 3℃ ,地表以下 2 0cm土层深处温度为 0℃~ 7.5℃ ,空气相对湿度 5 0 %~ 70 % ,土壤湿度 40 %~ 60 %。蝙蝠蛾幼虫生活在 5~ 2 5cm的土层中 ,以珠芽蓼的块根为主要食物。我国冬虫夏草的自然产地有青海、四川、云南、甘肃…  相似文献   
577.
四川森林药用真菌种类资源丰富,广泛分布于亚热带、温带和寒温带森林内。已知81种、52属、25科,其中担子菌占总数的90.1%,子囊菌9.9%。依其药用功效分为12类,其抑制肿瘤的效果尤引人们重视。 就繁殖生长的基质而言,四川森林药用真菌可分5个生态类群,即木生性40种,竹生性5种,土生性14种,虫生性5种和菌根性17种,并划分若干生态类型。根据生态习性,为人工栽培和试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78.
以白腐真菌属黄孢原毛平革菌的非模式菌种(ACCC-30414)为研究对象,通过降解和吸附试验,确定白腐真菌对四氯化碳(CT)的最佳降解和吸附条件,并对其进行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研究表明:白腐真菌在pH=4.5,摇床温度35℃,CT初始浓度为120μg/L,孢子悬液投加量为1 m L/100 m L时,对CT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率为87.7%。降解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模拟结果降解速率常数为0.302 5;以白腐真菌灭活菌体作为吸附剂对CT进行吸附,其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为伪二级模型,热力学显示△G0、△H0、△S0,说明吸附反应为自发进行,吸附过程中放出热量,熵减小。  相似文献   
579.
不同水文条件下黄河口滨海湿地土壤真菌群落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不同水文条件下黄河口滨海湿地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特征,通过内转录区间(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淡水恢复芦苇湿地(FPW)、非淹水芦苇湿地(NPW)、潮汐芦苇湿地(TPW)和盐地碱蓬湿地(TSW)土壤的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非淹水芦苇湿地土壤中真菌OTUs数量最高(902),但4种湿地...  相似文献   
580.
北京市室外空气真菌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定点取样研究北京市空气真菌的种类组成,浓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监测结果表明,北京市空气真菌平均浓度为(1164.8±73.2)CFU.m-3,浓度变异很大,变化范围为23.6~13959.5CFU.m-3.空气中优势真菌为枝孢属(Cladosporium)、青霉属(Penicill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曲霉属(Aspergillus)和无孢菌(non-sporing),其中枝孢属是绝对优势真菌,浓度约占真菌总浓度的1/3以上.文教区和公园绿地空气真菌浓度夏季和秋季较高,春季和秋季较低,而交通干线空气真菌浓度4季变化趋势不明显.文教区和公园绿地空气真菌浓度明显高于交通干线(p<0.05),文教区和公园绿地之间则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