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5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107篇
基础理论   7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接种土著与外源丛枝菌根(AM)真菌对紫花苜蓿与黑麦草修复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外源AM真菌--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36号能够显著提高紫花苜蓿和黑麦草的AM真菌侵染率并促进植物生长,而接种土著菌剂或土著菌剂与36号菌剂双接种对AM真菌侵染和植物生长无促进作用,甚至降低了黑麦草苗期的AM真菌侵染率.种植紫花苜蓿和黑麦草促进了土壤中PAHs的降解,这2种植物接种36号菌剂的处理60天时土壤PAHs降解率分别达42.3%和41.1%,说明36号菌剂可以显著提高植物修复效率,而接种土著菌剂对修复作用无显著影响,土著菌剂与36号菌剂双接种对紫花苜蓿的修复效果也无显著影响,但60天时显著提高黑麦草的修复效率.土壤中PAHs降解率与植物根系的AM真菌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AM真菌侵染可以提高紫花苜蓿与黑麦草对PAHs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62.
丛枝菌根在草原生态系统碳固持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中作用重大,而丛枝菌根广泛存在于草原生态系统中,对碳固持有着重要作用.目前菌根碳固持研究的特点表现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大、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简称AMF)的功能逐渐定性量化、研究转变为植物-微生物-土壤三维立体等,向大背景、多理论和模型化方向发展.总结丛枝菌根在草原碳固持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丛枝菌根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AMF淀积了植物光合产物一定数量的碳,是土壤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碳库;3)AMF能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碳固持;4)AMF产生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是土壤中一个重要碳库;5)AMF提高了草原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物种多样性,间接增加了生物碳固持,巩固了土壤碳库的碳储存.由于AMF对于调控碳循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全球气候变化下AMF的碳固持潜力研究、草地生态系统中不同AMF的量和菌丝在土壤结构中的功能及菌丝网在生态系统碳固持中的作用必将成为重点热点研究.  相似文献   
163.
以浙江千岛湖和宁波天童两个不同区域内的苦储(Castanopsis sclerophytta)为材料,对处于不同生境条件下的苦槠丛枝菌根(AM)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区土壤pH均处于苦储丛枝菌根生长发育的最适范围内,丛枝菌根的侵染率无明显差异;酸性磷酸酶为两区域内的主导磷酸酶,各种磷酸酶活性均是天童地区高于千岛湖地区;AM侵染率与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之间均呈现正相关,其中天童地区为显著相关,说明AM侵染率对根际土壤磷酸酶活性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4.
The effect of inoculation with arbuscular mycorrhizal(AM) fungi( Acaulospora lavis) on the degradation of 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 in soil was studies. Cowpea plants( Pigna sinensis) were used as host plants and grown in a specially designed rhizobox.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both in sterile and non-sterile soil,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rates were much higher in the mycorrhizal plants than in the non-mycorrhizal plants. Addition of 4 mg/kg DEHP slightly affected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but the addition of 100 mg/kg DEH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mycorrhizal colonization. DEHP degradation in the mycorrhizosphere (Ms) and hyphosphere (Hs),especially in the Hs, increased after inoculation with Acaulospora lavis. It is concluded that mycorrhizal hyphae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lant uptake, degrada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DEHP. The mechanism might be attributed to increased numbers of bacteria and actinomycetes and activity of dehydrogenase, urease and acid phosphatase in the Ms and Hs by mycorrhizal fungi.  相似文献   
165.
Cu污染土壤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旱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Cu处理水平(0、100和200 mg/kg)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Glomus mosseae对旱稻(Oryzal Sativa L.)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未添加Cu处理下,旱稻菌根侵染率可达69%,随着土壤中Cu添加量增加,旱稻菌根侵染率显著下降(P<0.05)。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处理显著提高100mg/kg Cu处理下根系生物量以及200 mg/kg Cu处理下地上部分生物量(P<0.05);接种处理显著降低了100 mg/kg Cu处理下旱稻地下部Cu含量,却显著增加了200 mg/kg Cu处理下旱稻地上部分以及地下部分Cu含量(P<0.05)。  相似文献   
166.
菌根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菌根是土壤真菌-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它能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改善植物的生长,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和耐受能力等。所以,菌根化植物可作为很好的生物修复载体。本文主要从无机、有机以及放射性污染3方面对国内外善于菌极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7.
菌根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菌根是土壤真菌 -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 ,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能增强植物的吸收能力 ,改善植物的生长 ,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和耐受能力等。所以 ,菌根化植物可作为很好的生物修复载体。本文主要从无机、有机以及放射性污染 3方面对国内外关于菌根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8.
VA菌根真菌对玉米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两种不同的VA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caledonium接种玉米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菌株均能侵染玉米,促进玉米生长.其中以Glomus caledonium的侵染率和作用较为明显。接种后,根区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固氮菌的数量和微生物生物量明显增加,但真菌的数量则稍有下降。此外.菌根的形成也改善了根区土壤的微生态环境,为下一造作物的生长积累了养分基础。  相似文献   
169.
采用盆栽实验的方法,研究了百菌清对旱稻(Oryza sativa L.)生长和氧化胁迫的影响,以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对百菌清污染下旱稻生长的影响和对旱稻氧化胁迫的影响.结果表明,百菌清处理对旱稻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施加百菌清后可以使旱稻地上部的生物量由2.5 g·pot-1下降到1.0 g·pot-1以下;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在施加百菌清处理后由0.9 g·pot-1下降到0.3 g·pot-1以下.百菌清处理下接种AMF能显著提高旱稻生物量,接种菌根真菌能使50mg·kg-1百菌清处理下旱稻的生物量增加1倍以上.百菌清处理能显著降低旱稻对磷(P)营养元素的吸收,在50 mg·kg-1百菌清处理下旱稻地上部分P的吸收量由3 200 μg·pot-1下降到860 μg·pot-1,接种AMF能使旱稻地上部P的吸收量增加到1 900 μg·pot-1.百菌清处理还可以引起旱稻体内的氧化胁迫,改变旱稻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而接种菌根真菌能降低百菌清对旱稻产生的氧化胁迫,从而减轻百菌清污染对旱稻的毒性作用.总之,百菌清土壤污染能够引起旱稻体内的氧化胁迫、降低旱稻P的吸收量而影响植物生长,接种菌根真菌能显著改善旱稻的生长和降低百菌清对旱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0.
赵昕  吴子龙  吴运东  张浩 《化工环保》2018,38(4):369-372
阐述了丛枝菌根真菌(AMF)-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机制,重点介绍了AMF-植物联合技术在金属矿区、煤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并对今后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加大AMF-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将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