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2篇
  免费   613篇
  国内免费   1156篇
安全科学   197篇
废物处理   73篇
环保管理   491篇
综合类   4479篇
基础理论   547篇
污染及防治   290篇
评价与监测   850篇
社会与环境   48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79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81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64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57篇
  1995年   149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12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120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具有同根同源性,但具体治理中减污降碳的协同效果尚不明确。以浙江省11个设区市为研究样本,对环境空气质量和二氧化碳(CO2)排放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6—2020年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但CO2排放总量仍处于增长阶段。11个设区城市PM2.5年均浓度降幅在26%~41%之间,二氧化氮(NO2)年均浓度下降趋势不明显,大部分城市呈现碳排放增加、NO2浓度下降的特征,只有杭州和温州两市呈现碳排放总量和NO2、PM2.5浓度协同下降的趋势。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设区市呈现NO2浓度与碳排放相关性较大、协同性强,PM2.5浓度与碳排放相关性较小的特点。进一步通过减污降碳协同定量评价分析表明,浙江地区在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温室气体减排已表现出一定成效,但各设区市因产业结构、环境基础条件、协同程度等不同导致减污降碳综合绩效有明显差异。从源头减排实现...  相似文献   
972.
系统总结了当前大气污染物排放调查监测的主要方法及其在全球、区域、局地等不同尺度的典型应用,分析了地面监测、模型模拟与遥感反演3种方法受排放源多样、成分复杂、时空变异显著等因素影响,在尺度效应、成分解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优化监测方法、改进监测模式、融合监测技术等角度,提出了构建现代化大气污染物排放调查监测网络、开展污染物在不同排放阶段的变化解析研究及在不同圈层间的迁移全过程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73.
为了探究南京市细颗粒物(PM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利用在线多金属分析仪采集并分析了2022年南京市PM2.5中10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浓度,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进行金属元素的来源解析,并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其中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健康危害评估。结果表明,10种金属元素总的年均质量浓度为941.3 ng/m3,占PM2.5年均质量浓度的3.4%;其中,铁(Fe)、钾(K)、锌(Zn)3种金属年均质量浓度占比为91.2%。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土壤尘、燃煤、秸秆焚烧及烟花爆竹燃放、机动车尾气排放及机械磨损。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锰(Mn)、钒(V)、镍(Ni)、砷(As)4种重金属元素的危害商(HQ)均<1,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Ni、铅(Pb)的致癌风险(ECR)均<10-6,风险可控;As的致癌风险介于10-6 ~ 10-4之间,存在一定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74.
基于2013—2018年哈尔滨市气象数据、大气污染物数据和细颗粒物(PM2.5)中金属成分数据,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探索大气PM2.5中金属浓度预测模型,并选择最优模型进行污染物浓度预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MLR)、人工神经网络(BP-ANN)、支持向量机(SVM)和随机森林(RF)4种模型中,RF对大气PM2.5中5种金属[锑(Sb)、砷(As)、铅(Pb)、镉(Cd)、铊(Tl)]的浓度预测效果最佳,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表现均较稳定,其中相关系数(r)均>0.7, 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数值较小。RF在大气PM2.5中金属浓度预测上具有较好的表现,可在缺乏监测和实验数据的情况下,实现对大气颗粒物中金属浓度的快速预测,为全面了解颗粒物中金属污染特征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75.
利用近3 a吐鲁番市1月空气自动站监测数据,采用模拟、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吐鲁番市大气污染成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吐鲁番市大气污染成因受地理、气象、污染源排放多因素共同影响。从地理因素上看,吐鲁番市地处盆地,近地面环流频发,不利于污染扩散。从气象因素上看,污染天气小风静稳,边界层低,2023年1月尤为突出,气象转差是污染加重主因。从污染来源上看,2023年1月吐鲁番市空气质量受燃烧源影响突出,此外,冬季也受到沙尘天气影响。聚类轨迹显示有90.46%的气团来自吐鲁番本地,颗粒物潜在贡献源区主要集中在吐鲁番市区周边及南部托克逊县与鄯善县中间地带。  相似文献   
976.
大气气溶胶粒子浓度和粒径分布受不同环境和气象条件制约,分析其分布特征对研究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合论述了近20年来中国大气气溶胶的谱分布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背景大气气溶胶、城市型气溶胶、海洋型气溶胶和沙尘气溶胶谱分布特征及相应的对数正态分布谱分布函数参数值,介绍了气溶胶谱分布垂直分布特征,并简述了气溶胶谱分布对大气能见度、人体健康及其对新粒子形成的影响,为大气环境相关研究以及各种气候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7.
澳门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通过1995年和1998年澳门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分析表明,1998年的有机污染程度是1995年的1.36~4.36倍,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白天高于夜间,说明主要污染物为居民的工作、生活、商业、交通所排放。澳门商业交通功能区有机毒害污染较为严重,苯并(a)芘和苯并(a)蒽分别为1.56~8.10ng/m3和0.85~4.68ng/m3。   相似文献   
978.
如海 《绿叶》2013,(3):49-55
化石能源以及以化石燃料为驱动的生产生活模式正是当前雾霾问题的罪魁祸首。整个人类文明都建立在石炭纪储存的碳资源上,可是,人类为此正在面临气候变化、化石能源枯竭的问题,这足以毁灭整个人类文明,危及地球生态。我们面前只有一条路: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逐渐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工业经济中的比例,最终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毫无疑问,太阳能光发电(光伏)是迄今最理想的能源生产形式。光伏产业能否迎来大发展,不仅关系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将决定性地影响未来的环境形势。  相似文献   
979.
Biodegradation of mixture of VOC's in a biofilter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in air have become major concern in recent years. Biodegradation of a mixture of ethanol and methanol vapor was evaluated in a laboratory biofilter with a bed of compost and polystyrene particles using an acclimated mixed culture. 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of the biofilter was studied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 of ethanol and methanol at different initial concentration and flow rates. The result showed significant removal for both ethanol and methanol, which were composition dependent.The presence of either compound in the mixture inhibited the biodegradation of the other.  相似文献   
980.
针对福建泉州地区受污染的大气降尘样品,采用模拟酸雨浸泡的试验方法,研究不同酸度模拟酸雨(pH分别为2.5,3.5,4.5和5.6)对大气降尘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浸出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u、Pb、Ni、Zn、Mn、Cr、V、Co、Cd均有不同程度的浸出,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升高重金属浸出率逐渐减小,pH在2.5到3.5范围内浸出率变化最大,Cd、Cu、Pb、Zn、Cr的释放量明显高于其他元素。pH是影响9种重金属元素浸出率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降尘样品本身的酸碱度对其浸出率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实验也让人们了解了大气降尘中重金属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