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9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7篇
综合类   179篇
基础理论   156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徐荣乐  海热提 《生态环境》2010,19(11):2702-2707
研究了中国北方地区常用的塑料地膜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发芽率,芽长根长及幼苗抗氧化酶系的影响以探明塑料地膜的毒性。结果显示500~2 500 mg.kg-1两种质量分数的塑料地膜处理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几乎不产生影响,在高质量分数(≥5 000 mg.kg-1)处理下小麦的发芽率有所下降。500~5 000 mg.kg-1的塑料地膜能促进小麦叶和根的伸长,但在高质量分数情况下则显著抑制了根和芽的延伸,其中15 000 mg.kg-1添加量下,叶和根的抑制率分别达到了16.70%和15.07%。小麦根系抗氧化酶活性对两种塑料地膜的敏感程度大于叶片。在高质量分数条件下,根系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暴露时间的延长明显受到了抑制。在经地膜1和地膜2处理后,小麦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不同暴露时间和不同质量分数下没有显著差异,但地膜1处理后的小麦根系中的POD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而CAT活性变化不大。地膜2处理后的小麦根系中的POD和CAT活性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结果表明,高质量分数塑料地膜的处理会对小麦早期幼苗的抗氧化酶系统产生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42.
Effects of cerium (Ce^3+) on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investigated by hydroponic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when soybean seedlings were exposed to two levels of supplementary UV-B radiation. UV-B radiation badly inhibited the photosynthesis in soybean seedling, 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Pn), Hill reaction activity, light saturated photosynthetic rate (Ps) and apparent quanta yield (AQY), as well as the CO2 and light saturated photosynthetic rate (Pro) and carboxulation efficiency (CE). On the contrary, Ce obviously promoted the photosynthesis of plants by increasing Hill reaction activity, accelerating electron transport and photophosphorylation, and enhancing carboxylation efficiency. For Ce+UV-B treatments, the values of photosynthetic parameters were still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but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of UV-B treat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e alleviated the inhibition of UV-B radiation on the photosynthesis in soybean seedling to a certain extent. In correlating of Pn with Hill activity, AQY and CE, we found that the changes of photosynthetic rate were mainly influenced by the regulating effect of Ce on Hill activity and AQY at low level (0.15 W/m^2) of UV-B radiation, but were dominated by the regulating effect of Ce on CE at high level (0.45 W/m^2). Thus, Ce could regulate many aspects in photosynthesis of soybean seedling under UV-B stress. The regulating mechanism was close related with the dosage of UV-B radiation.  相似文献   
143.
紫外-B辐射增强对小麦和燕麦繁殖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模拟15%臭氧层减薄水平,研究了紫外-B(UV-B)辐射增强对小麦的花粉活力及萌发特性以及籽粒产量与其萌发特性的影响。小麦和燕麦的繁殖特性对紫外辐射的敏感性差异很大。增强的紫外辐射显著抑制了燕麦的籽粒产量及萌发率,而对小麦的繁殖效率未有显著影响,小麦花粉活力及萌发率的降低可由单株有效穗数的增加予以补赏。  相似文献   
144.
功夫在大豆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制订功夫在大豆上安全使用标准,采用田间试验了研究了功夫在大豆茎叶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应用GLC法测定了功夫在青事,成熟大豆和土壤中的残留量。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功夫在大豆茎叶和土壤中消失较快,其半衰期分别为6.6-7.1d和6.7-11.6d。施药量为15g/hm^2,施药2次,收获时土壤中的残留量为0.008mg/kg;在青豆和成熟大豆中残留量均低于最低检测浓度。  相似文献   
145.
随着转基因作物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转基因作物向其野生近缘种基因漂移及其引起的环境风险成为转基因生物安全领域的新课题。野生大豆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遗传资源之一。目前,我国不但大量进口转基因大豆,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大豆已经具备了商业化种植的技术条件,然而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基因漂移及其对野生大豆物种资源的影响已成为转基因大豆在我国进行商业化种植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从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之间的基因漂移、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的适合度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在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基因漂移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包括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大豆杂交后代适合度评价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转基因大豆向野生大豆基因漂移研究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6.
大豆栽培和野生种豆类胰岛素的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的基因组DNA为材料,利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豆类胰岛素基因,分析了两者的DNA序列,结果表明,测定的DNA序列分别为841bp和903bp有4个核苷酸差异,在信号肽编码区域内各存在一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368和370个核苷酸;在ORF范围内,与前人报导的cDNA序列分别了1个或2个位点的核苷酸差异,从而导致相应位点的氨基酸发生变化,Southern杂交表明,栽培大豆和野生大  相似文献   
147.
侵染大豆的蚕豆萎蔫病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杭州市郊的大豆病株上获得一病毒分离物S1,温室人工摩擦接种7科16种植物,S1能侵染其中的5科14种植物.S1能由桃蚜、豆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该分离物的钝化温度为50~55℃,稀释限点为10-3~10-4,体外保毒期为3~4d(25℃).用昆诺藜作繁殖寄主可提到大量球状病毒粒子,d为25~30nm.病毒外壳蛋白主要由两种亚基构成,Mr分别为44.7×103和21.9×103,病毒基因组由两条RNA分子组成,大小分别为6.2kb与3.8kb,Northernblot结果显示3.8kbRNA与BBWV2蚕豆分离物RNA2cDNA有明显杂交反应.病毒粒子电泳后产生相似于豇豆花叶病毒科的快、慢两个电泳型.琼脂双扩散试验中,S1和BBWV2均能与蚕豆萎蔫病毒2(BBWV2)抗血清形成明显沉淀线,且沉淀线互相融合,Western检测亦表明,此分离物的大小亚基均可与BBWV2抗血清反应.根据以上特性,S1分离物被鉴定为BBWV2.  相似文献   
148.
对大豆膳食纤维进行了羧甲基化改性,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羧甲基化大豆膳食纤维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溶液pH值等因素对其吸附亚甲基蓝、结晶紫和品红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吸附温度为25℃、羧甲基化大豆膳食纤维浓度为20 mg/L、溶液pH值为6.8和吸附时间为60 min时,羧甲基化大豆膳食纤维对亚甲基蓝、结晶紫和品红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4%、95.6%和94.7%.另外,此吸附过程较好地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149.
SO2和酸雨对大豆的单一及复合效应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应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了SO2和模拟酸雨对大豆的单一与复合作用效应.结果表明:经SO2和酸雨处理后,大豆叶绿素含量减少、膜透性增加,叶液pH值降低,但SO2和酸雨对叶片含糖量的影响不明显;SO2+酸雨对大豆的复合作用效应明显大于SO2或酸雨单因子作用效应;SO2+酸雨对大豆的复合作用效应与SO2熏气浓度,酸雨pH和暴露时间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0.
用正、负高压静电场(HVEF),聚乙二醇(PEG),氯化钙(CaCl2)和二甲基亚矾(DMSO)等方法预处理大豆种子,比较种子抗低温吸胀冷害的能力结果表明:负高压静电场处理能促进膜相转变或损伤修复,并能在低温吸胀时减少无机离子,有机大分子物质的外渗;还能提高种子内自由基清除酶系的活性,促进糖原和贮存蛋白的代谢及生长调节物质的水平比较几种处理方法的效果表明:高压静电场处理主要提高自由基清除酶系和基础代谢酶的活性,而对吸胀时的膜损伤修复的促进效果较小;聚乙二醇和氯化钙则在促进种子吸胀时的睦相转变和膜损伤修复方面有显著作用所有的处理方法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羟自由基(HO)的产生,从而减轻膜脂质过氧化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