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5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466篇
安全科学   4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98篇
综合类   1979篇
基础理论   234篇
污染及防治   223篇
评价与监测   189篇
社会与环境   134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32篇
  2005年   15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81.
灰色系统理论在湖泊水质预测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湖泊水质预测建模研究,提出了湖泊水质预测的建模方法,并建立了某湖化学需氧量(COD)的GM(1,1)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882.
稀土元素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藻类生长潜力测试方法,在太湖五里湖区水样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轻,中、重3种稀土元素、Gd(Ⅲ)、Y(Ⅲ)与3种稀土混合物,研究稀土元素对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883.
本研究采用2019年渤海四个季节表层的氮磷营养盐数据,对渤海氮磷营养盐浓度、N/P和富营养化状况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DIN和PO4-P的季节分布明显不同,DIN平均浓度表现为秋季最高、冬季和春季次之、夏季最低的季节分布特征,而PO4-P平均浓度最高值出现在秋季,其他季节浓度相近;空间分布上,DIN及各组分(NH4-N除外)均呈现近岸高、中部低的空间分布,受河流输入影响显著,虽然在近岸海域如辽河口出现PO4-P的高值区,但PO4-P各季节分布变化较大,并在秋、冬季节出现渤海中部浓度升高的情况,可能是受陆源输入和海洋中磷的内源循环的共同影响;同一季节近岸海域N/P远高于近海海域,渤海近岸海域呈现显著的磷限制,近海海域由于出现大片N/P小于16的区域,可能出现潜在氮限制的现象;富营养化指数(EI)结果显示,渤海富营养化区域主要集中在辽河口,该海域常年为中度富营养化区域,过量的DIN是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4.
汉江富营养化动态模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针对汉江富营养化问题,建立水体富营养化动态模型,其特点是不仅能够较好地模拟浮游植物的变化过程,而且能够提供发生水华的原因和生态机理的解释。最后汉江武汉段1998年发生的水华事件为实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885.
美国湖泊底泥中铅与大气中铅浓度的相关性研究林贻非编译(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北京100029)环境中的铅来自人类排放和自然过程,不过前者要远甚于后者。人类排放的铅可以高达自然源贡献总量的30倍。伴随着汽车的出现和加铅汽油的使用,使近代大气中的铅污染趋向高峰...  相似文献   
886.
南湖富营养化主要控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面分析南湖湖泊系统中营养物之间,营养物与藻类生长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各种环境因子对南湖富营养化的影响,结合藻类增长力试验结果确定南湖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因子,为南湖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87.
崇明东滩旱作农田土壤磷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用不同施肥和地表管理方式的梨园和菜地磷素的流失进行监测,研究了崇明东滩旱作农田土壤磷素的流失负荷、流失途径及其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不同施肥和地表管理方式对农田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旱作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流失、渗漏流失和泥沙流失浓度均超过水体富营养化总磷浓度临界值;土壤磷素流失以泥沙流失为主,泥沙总磷流失负荷占总磷流失总负荷的70.7%~82.2%;磷素流失主要发生在6、8和10月,这3个月总磷流失负荷占全年总磷流失总负荷的71.6%~73.0%.对磷素流失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表明,旱作农田土壤磷素流失与降雨量、降雨侵蚀力、径流量、径流水中总磷浓度等因素相关显著.与常规对照方式相比较,保持表土植被、覆盖地膜和精确滴灌,可减少旱作农田径流和泥沙产生量,降低总磷流失浓度,梨园和菜地总磷流失负荷消减率分别可达20.6%和12.6%.  相似文献   
888.
889.
890.
为研究浙江省水体富营养化特征,对全省历年省控断面地表水水质、污染源和重点藻华高发河流营养盐通量等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省水体营养盐水平总体仍处于高位,重点流域富营养化问题突出,省控断面富营养、重富营养占比分别为78.7%和43.0%,营养盐已持续成为地表水首要污染超标因子。通过近年来的集中整治,浙江省水体营养盐浓度下降明显。但治理过程中也出现了总氮减排滞后,部分水域总磷浓度反弹等不利现象。特别是相应的藻类生长势能尚未进入下降敏感区间,对藻华防控贡献有限。同时,全省入河营养盐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占比突出,总氮合计占89.27%,总磷占95.45%。重点流域地表径流对营养盐入河通量贡献明显,汛期其对河流总磷浓度的贡献明显高于固定源排放。建议在营养盐总量控制、跨部门协调机制、水资源配置、农业面源管理、城镇雨污管网建设、雨污处理以及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加强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