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6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941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97篇
环保管理   150篇
综合类   1939篇
基础理论   205篇
污染及防治   315篇
评价与监测   24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降解挥发性有机废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协同技术适合于各类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特别是大气量低浓度的有机废气的处理.高效催化剂的加入可 以显著提高等离子体反应中有机废气的降解效率,减少有害副产物的生成以及提高反应器的能量利用率.从反应器、催化剂以及背景气体等方面探讨了该技术实现产业化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低温等离子体与催化剂的相互作用、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22.
广州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臭氧生成潜势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8年秋季在广州城区及其下风向沿海乡村地区采用活性炭吸附管采集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应用二次热解吸-GC/MS联用技术测量56种VOC的大气浓度,研究在典型海陆风条件下VOC的组成特征和日变化规律,并采用臭氧最大增量及OH自由基反应活性两种方法估算了该地区各VOC的臭氧生成潜力,探讨了VOC优先控制物种及...  相似文献   
123.
对于大气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浓度测量方法在满足科学研究的要求方面尚有欠缺,相比之下,同位素测量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对源解析准确和测量误差小的特点且发展迅速,该方法在大气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显著;但由于同位素测量技术对大气样品质量的要求很高,故目前该方法在大气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中还不能普及,今后随...  相似文献   
124.
采用GC/MS方法对某苯板厂火灾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苯板火灾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中检测出61种化合物,其中被美国EPA列入优先污染物的苯系物、萘和蒽等占总有机物12.2%.  相似文献   
125.
有机污染物对地表水的危害主要表现在自身氧化过程对水中溶解氧的消耗,化学需氧量(COD)是评定水中耗氧有机物含量的指标之一,本文主要研究讨论了化学需氧量指标并具体阐述了几种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6.
江苏省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清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掌握VOCs排放特征是研究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特征和控制策略的前提.对江苏省VOCs人为源进行系统分类,收集活动水平数据,应用国内外排放因子研究成果及江苏省行业调研结果,采用排放因子法建立了江苏省2010年分行业、分城市的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江苏省人为源VOCs排放总量约为179.20×104t,其中化石燃料燃烧源、生物质燃烧源、工业过程源、溶剂使用源、移动源、油品储运源的排放量分别占排放总量的24.1%、3.3%、22.3%、25.3%、18.4%和6.6%,工业过程源中石油炼制、有机化工、医药制造是重点行业,溶剂使用源中机械装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是重点行业.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5个苏南城市VOCs排放量明显高于苏北和苏中地区,占全省总排放量的60.0%,苏州、南京、无锡排放量居前3位.各城市化石燃料燃烧源和移动源排放所占比例均超过10.0%,其他重点行业差异显著,其中南京市为石油炼制、有机化工,苏州市为有机化工、机械涂装,无锡市为有机化工、电子设备制造.  相似文献   
127.
多环芳烃是我国近岸海域水体和沉积物中需要优先控制的首位有机污染物,喹啉是典型的含氮杂环芳烃,具有较大的毒性、致畸性和潜在的致癌作用。该研究利用填料型MFC对单一喹啉为燃料的产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经过6个月利用喹啉和葡萄糖作混合燃料的驯化,MFC中的阳极群落发生了改变,可以利用单一喹啉进行产电,以200 mg/L喹啉为燃料时的最大体积功率密度为2.7 W/m3。在没有外加葡萄糖可能带来的协同共代谢作用下,利用单一喹啉做燃料时,对喹啉在MFC中的降解途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喹啉为燃料时,MFC可以在不利用有机物本身作为电子受体的作用下,通过外电路的电子传递完成电子从阳极到阴极的传递而达到相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8.
磁性离子交换树脂(如MIEX等)能有效去除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DOC)及溴离子等,减少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为生产安全优质的饮用水提供新途径。而m-PGMA是一种新型的自主研发的磁性离子交换树脂材料。阐述了m-PGMA的基本特性,并利用烧杯试验,研究了其对原水中痕量有机物的去除效能,并与MIEX进行了对比试验。以原水中卡马西平、磺胺嘧啶、阿特拉津为目标痕量有机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m-PGMA对于磺胺嘧啶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在反应时间为60 min,投加量为12 mL/L时,去除率达到83%;其对卡马西平及阿特拉津的去除效果则较为低下,在反应时间为60 min,投加量为12 mL/L时,卡马西平去除率一般只有24%,阿特拉津去除率则一般不超过15%。  相似文献   
129.
填埋垃圾浸提液与地下水污染物组成差异及成因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为揭示垃圾渗滤液污染地下水特征,采用常规分析、三维荧光光谱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某简易填埋场垃圾浸提液与地下水中无机盐、有机物及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成因.结果表明,填埋场垃圾异质性强,浸提液中NH+4-N浓度高,而Cl-、SO2-4、溶解性有机物(DOM)、重金属含量低,强还原氛围导致硝化过程受阻,NO-3-N、NO-2-N含量低,浸提液中Cu主要结合在DOM上,而Ba、Cd、Cr、Fe、Mn、Ni、Zn及As主要结合在疏水性有机物上.除填埋场所在点地下水外,其余点地下水污染物来源相似,其中的DOM以微生物来源为主;与垃圾浸提液中污染物分布特征相反,地下水中NH+4-N含量低而Cl-、SO2-4、DOM、NO-3-N、NO-2-N含量高,Cu、Ba、Cd、Fe、Mn及Ni的分布与DOM有关,主要结合在荧光有机物上.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组成差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可识别出地下水受渗滤液污染点.  相似文献   
130.
生物活性炭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对比了不同生物活性炭(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BAC)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去除COD效果的影响.每升活性污泥中活性炭投加量为0、100、300 g的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100个周期平均COD去除率分别为12.9%、19.6%、27.7%,表明BAC可以去除部分难降解有机物,并且COD去除率与投加量呈正相关关系.曝气8 h反应器中二氧化碳(CO2)产生量依次为109、193、306 mg,表明生物分解量也与投加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认为COD去除率与投加量的正相关关系是由于吸附与生物再生的共同作用导致,生物再生是BAC能够生物分解难降解有机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