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938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97篇
环保管理   148篇
综合类   1936篇
基础理论   205篇
污染及防治   315篇
评价与监测   24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61.
生物滴滤器去除挥发性有机物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生物滴滤器用于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总结和讨论了填料、营养液、进气等诸多因素对生物滴滤器性能的影响。这些讨论结果有助于在生物滴滤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设计和操作条件,从而达到更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2.
PTR-MS在线监测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PTR-MS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在线检测技术,它测量响应时间短,灵敏度高。已经广泛应用在环境监测领域。文章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和装置结构,给出了一些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的例子,并对该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63.
利用MBBR预处理、常规处理及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I型和预臭氧氧化、常规处理及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组合工艺II型,对郑州段黄河水进行有机物和消毒副产物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均为1mg/L的条件下,两种组合工艺对高锰酸盐指数、UV254和三卤甲烷生成势TFMP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能提供安全的优质饮用水。  相似文献   
164.
土壤有机物污染控制标准制订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中国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存在的问题.对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有机物污染土壤质量控制标准进行了分析.从土壤环境质量基准制订的方法学和污染控制标准的确定原则上,提出了制订中国土壤有机物污染控制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5.
滦河水体溶解性有机物的综合分级表征及其混凝去除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水体溶解性有机物(DOM)是微污染物的潜在载体,是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驱物,自身又可能成为微污染物,因此研究其内在特性和去除机理有着重要的基础性科学意义.本研究综合利用化学、物理分级方法(即树脂和超滤分级法),对中国北方典型饮用水源--滦河水体的DOM进行全面分级表征.此水体DOM基本化学分级特征是憎水酸(HoA)、亲水性物质(HiM)含量较高,且具有季节稳定性;其物理分级特征是分子量<1 kDa及3 kDa~10 kDa的组分含量较高,也表现出一定的时间稳定性.选用工业聚合铝(PAC)研究此DOM的基本混凝特征和内在混凝机理,结果表明,强憎水部分HoA及3 kDa~10 kDa间的有机物较易被去除,而较大分子量范围10 kDa~30 kDa间的有机物去除率较低,说明混凝过程中此DOM的物理性质不起主要作用,而化学性质更为重要.特别对DOM各组分作进一步(结合)分级研究,发现HoA主要在>10 kDa范围.<1 kDa的有机物中主要为HiM,但其中还含有HoA和弱憎水酸(WHoA),这使特定条件下部分<1 kDa有机物被混凝去除成为可能.另外,HoA中按分子量大小仍可分为易去除和难去除部分,但分布不连续,易去除部分在3 kDa~10 kDa和>30 kDa区间,而其10 kDa~30 kDa部分较难去除,说明可能存在其他结构性影响因素,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6.
电解氧化处理难降解垃圾渗滤液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连续式电解槽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电解催化处理,考察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电导率[Cl-]浓度对电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添加的[Cl-]6000 mg/L,在电解60 min时,对初始COD小于3000 mg/L的中等浓度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88.9%和97.3%,能耗为2.75 kwh/m3.为中试和工业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7.
MBBR与A/O法对污水中有机物及氮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COD浓度和不同COD容积负荷条件下考察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活性污泥A/O工艺对污水中有机物及氮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MBBR工艺去除有机物和脱氮效果均优于A/O工艺。在进水COD和NH3-N浓度分别为1000和25 mg/L,HRT为8 h时,MBBR的COD和TN去除率分别为92%和94%,而A/O工艺分别为78%和82%。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MBBR的生物活性高,并且在生物膜内发生了同时硝化反硝化。MBBR脱氮能力受COD冲击明显小于A/O,但在较低进水COD浓度下,两者TN去除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168.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大气中痕量挥发性有机物定量结构-色谱保留(QSRR)关系的8个变量和5个变量模型,两种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分别为0.937和0.931;留一法(leave-one-out)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RCV)分别为0.901和0.906,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9.
污水污泥间壁热干燥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污泥间壁热干燥的工艺过程,分析了其工艺参数、冷凝水水质和产生的污染气体,探讨了有机物水解机理.结果表明,污泥含水率与停留时间呈负指数函数相关.收集到的干燥冷凝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其总有机碳(TOC)、挥发性有机酸(VFA)和氨氮(NH3-N)浓度均很高,pH值保持在9~9.5.干燥冷凝水中挥发性有机酸和氨氮来源于2部分:低温110 ~130℃时,主要发生蛋白质的水解,生成有机酸和氨氮;高温140~150℃时,主要发生脂肪类的水解,生成有机酸.干燥温度低于150 ℃时,污泥间壁热干燥过程无污染气体产生.  相似文献   
170.
对使用溶剂型油墨的凹版印刷设备和使用水性油墨的柔版印刷设备无组织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进行了实际监测,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无组织排放VOCs的收集效率。结果表明:(1)使用溶剂型油墨的凹版连续印刷过程非甲烷总烃(NMHC)最高均值达到5 975.67 mg/m3,约为使用水性油墨的柔版印刷(191.67 mg/m3)的31.2倍。虽然使用水性油墨可明显降低NMHC的排放,但其操作空间的浓度依然存在超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的现象。(2)印刷车间应该设置专门的调墨室,能缓解印刷车间内挥发性污染气体浓度的波动。(3)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显示,设置合理的集气罩可有效降低VOCs的无组织排放,收集效率为7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