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3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938篇
安全科学   87篇
废物处理   97篇
环保管理   148篇
综合类   1936篇
基础理论   205篇
污染及防治   315篇
评价与监测   24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32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92篇
  2019年   157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9 毫秒
171.
底泥中营养物质及其他污染物释放机理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体底泥(沉积物)污染,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其污染物主要通过大气沉降、废水排放、水土流失、雨水淋溶与冲刷进入水体,最后沉积到底泥中并逐渐富集,使底泥受到严重污染.总结了底泥中氨氮、重金属的影响因素及释放机理,也指明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释放机理研究不足的现状,提出对其释放机理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2.
以云南省某市为调研地区,在该市包装印刷业含挥发性有机物(VOCs)原辅材料使用现状调研基础上,采用排放因子法,计算调研地区包装印刷业VOCs排放量。通过对调研地区排放量>20 t的包装印刷企业进行分析,对典型包装印刷企业VOCs排放减排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21年调查区域包装印刷企业VOCs排放量约为4060.01 t;参照典型企业改造方案,调查区域排放量>20 t的包装印刷企业可削减949.98 t VOCs排放。大型企业应该优化过程控制及末端处理技术,小型企业应该优化涉VOCs原辅材料使用类型及品质,是控制调查区域包装印刷业VOCs减排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73.
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要求对主要监测指标具备远程质量控制功能,而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没有明确要求。采用自行设计的标准溶液储存装置和一套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P&C-GC-FID/ECD)在线监测系统对水中19种VOCs组分开展了远程标准溶液测试。结果表明,19种VOCs组分在线加标回收率为88.8%~103.8%,在线多点线性测试相关系数为0.995 9~0.999 7,连续16 d标准溶液测试的示值误差范围为-18.91%~21.91%;VOCs在线监测系统远程质量控制是可行的,可实时监控仪器性能,有效预警预报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74.
BAC生物活性炭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晴  陈季华 《环境工程》2006,24(1):84-86
介绍了生物活性炭(BAC)法去除有机物的方式,不同进水水质条件下的特征穿透曲线。总结了BAC法的优缺点以及国、内外对BAC生物再生的研究与观点,以及BAC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75.
水溶性有机物对草萘胺在土壤中吸附与迁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批次吸附试验和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绿肥和污泥中水溶性有机物(DOM)对除草剂草萘胺在黄棕壤和石灰性潮土上吸附和迁移影响.结果表明,供试DOM均能明显降低草萘胺在2种土壤上的吸附,促进草萘胺的迁移,在黄棕壤上效果更明显.在所研究的草萘胺和DOM浓度范围内,绿肥DOM(GM)都比污泥DOM(SS)作用显著.草萘胺的吸附等温线可用Freundlich方程定量描述.绿肥DOM和污泥DOM可分别使黄棕壤中草萘胺吸附量比对照处理(不加DOM)减少22.9%和11.3%,使迁移出土体的草萘胺总量提高了73.42%和26.87%,而使潮土中草萘胺的吸附量减少了9.5%和6.5%,迁移出土体的草萘胺总量增加了43.54%和28.29%.因此,农业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对农药环境行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6.
臭氧对有机物混凝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PDA(Photometric Disperse Analysis)和有机物表观分子量分级、有机物化学极性分级技术从絮体形成过程、絮体表现、有机物分子水平变化等方面研究了臭氧预氧化对混凝过程的影响;并对比了不同混凝剂在预臭氧条件下的混凝过程和效率.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对混凝过程有复杂的影响,其剂量和水体有机物特征决定了其对混凝的整体影响效果.有机物分级显示,臭氧化对有机物结构有重要影响,导致有机物极性、亲水性组分含量大幅提高(36.7%),小分子量组分(<10×103)大幅增高(100%左右);但总的DOC去除率不高(3.28%).对PACl而言,在中、低剂量(O3/TOC<0.7)下,臭氧对絮体形成过程影响较小,但对絮体沉降性和浊度去除已经有阻碍作用.在中、高剂量下(O3/TOC>0.7),对絮体形成有显著滞后,浊度、有机物去除效率下降.AlCl3对臭氧化作用反应敏感,臭氧化在试验剂量条件下,对絮体形成和浊度、有机物去除都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77.
受污染原水中有机物去除中试集成系统的工艺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宏大  周玉文  何文杰  王东升 《环境科学》2006,27(11):2251-2254
在中试集成系统水平上对比研究了常规工艺、预臭氧化工艺、粒状活性炭吸附工艺、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受污染源水中的有机物及消毒副产物前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前2种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能大致在50%~60%,后2种则能达到75%~90%.与前2种相比,后2种为更有效地去除受污染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建议采用Ⅱ类及更优水体为水源的水厂考虑使用常规处理或季节性水质变化时采用预氧化工艺;而对于那些以Ⅲ类或更差水体为主水源的水厂则应考虑增设GAC或BAC设备,以满足饮用水水质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8.
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气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生物过滤法是一种高效、廉价的废气处理技术。介绍了近年来生物过滤法处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气体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生物过滤法处理VOCs气体的性能、影响因素和运行模拟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9.
利用沈阳市某工业园区大气监测数据,依据等效丙烯浓度(PEC)和臭氧生成潜势(OFP)法识别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活性物种,基于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进行VOCs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芳香烃、烯烃和C5烷烃为园区活性较强的组分;PCA法和PMF模型的VOCs来源解析结果基本一致,园区V...  相似文献   
180.
为研究乌梁素海水体与表层沉积物中半挥发性有机物(SVOCs)的污染特征和风险水平,对乌梁素海7个点位的水体和沉积物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与沉积物中SVOCs的总浓度为449.7~691.0 ng/L及144.4~587.5μg/kg;多环芳烃(PAHs)和邻苯二甲酸酯(PAEs)是所有样品中发现的主要污染物;其他SVOCs未检测到或仅检测到微量。水体与沉积物中PAHs污染主要来自石油源及煤炭、生物质燃料燃烧混合来源;PAEs污染主要来自塑料和化工工业,以及生活垃圾;水体和沉积物中主要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总体上呈低风险。从饮水和暴露接触的角度,乌梁素海呈现的健康风险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