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免耕和常规耕作下玉米生长季华北平原潮土N2O和CO2的排放特征.结果表明,免耕土壤N2O累积排放量(以N2O-N计,下同)为0.31 kg· hm-2,略高于常规耕作土壤的0.27 kg·hm-2,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灌水、强烈降水或连续阴天会诱发土壤大量排放N2O,免耕处理N2O排放峰值(28.1 ~38.4μg·m-2·h-1)高于常规耕作处理(18.6 ~25.7 μg·m-2·h-1).免耕处理CO2累积排放量(以CO2-C计,下同)为1 880 kg·hm-2,显著高于常规耕作土壤的1 333 kg·hm-2.土壤N2O和CO2排放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指数相关,常规耕作处理下的相关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线虫c-p类群及功能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辽宁彰武县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对比研究了传统犁耕和6 a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土壤线虫c-p(colonizer-persister)类群及功能团,为评价保护性耕作的土壤生态效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与犁耕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增加了土壤线虫各c-p类群及绝大多数功能团的多度,但显著减少了Ba4和Om5功能团多度.此外,保护性耕作还改变了土壤线虫生活史和功能团的结构特征:在大部分研究土层,c-p1和c-p2线虫的相对多度显著提高,而c-p3、e-p4以及c-p3-5类群显著降低;Ba1、Ba2、Ba3、Fu4和H5功能团的相对多度显著提高,而Ba4、H3和Om5的相对多度显著降低,Fu2、H2和Om4相对多度的变化较复杂,在表土层表现为显著抑制,在15~30cm土层则为促进作用.土壤线虫c-p类群和功能团的多度及结构特征可能适合作为评价保护性耕作对土壤质量影响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水稻土微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四川盆地的平原区和丘陵区,通过4年8作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免耕和翻耕两种方式对土壤的微形态特征的影响,这对了解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演化及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分别采制各处理的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原状土样,制取土壤薄片,进行土壤微形态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试验区秸秆还田翻耕与免耕处理后,在土壤基本组成成分、形成物、土壤粗粒质和细粒质、土壤垒结及微结构等微形态特征方面均有一定的特点和明显变化.从这些土壤微形态特征得知,秸秆还田形成了良好的微结构趋势,促进了有机质腐殖化,能显著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  相似文献   
14.
高台位旱地石灰性紫色土培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清洁生产是防治化学工业污染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少废无废的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容,以及它在化学工业中的实施途径,指出工业污染控制必须从末端治理为主,转移到污染预防为重点的战略上来。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是防治化学工业污染的有效途径,是谋求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提钛后的残渣、矿渣、熟料、激化剂等因素对复合水泥与少熟料水泥强度的影响;找出了利用提钛后的残渣生产复合水泥与少熟料水泥生产的最佳条件,并对复合水泥和少熟料水泥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数据表明,利用提钛后残渣可生产525 ̄#复合水泥和425 ̄#少熟料水泥,工业废渣利用率可达70%。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免耕对农田土壤团聚体的影响,通过Meta分析整合已发表的116项研究,综合探究免耕对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平均重量直径(MWD)以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耕作相比,免耕显著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占比(10.9%)和MWD(12.8%),减少黏粉粒占比(-15.5%),但对微团聚体及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亚组分析表明,免耕显著提高西北地区土壤大团聚体占比(17.6%),提高华北地区土壤团聚体MWD(15.4%);在旱地及黏壤土中,免耕分别提高团聚体MWD效应值12.6%和18.4%;免耕提高大团聚体占比的效果随土壤pH值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条件下,免耕显著提高土壤大团聚体占比(9.6%)及MWD(11.6%),秸秆移除后,免耕对团聚体的影响效应均不显著;在试验年限方面,短期免耕(< 5 a)显著提高土壤大团聚体比例,而长期免耕(> 10 a)提高团聚体MWD;在土壤深度方面,免耕仅能改善耕层(0~20 cm)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MWD,而对深层土壤(> 20 cm)团聚体没有影响.综上所述,免耕能够改善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稳定性,但对团聚体碳含量无显著影响.在实际生产中,要充分考虑生产区域、土壤性质和田间管理等因素,以达到有效改良土壤团聚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反映了土壤有机碳(SOC)情况,其值大小代表了土壤肥力的高低,研究不同耕作方式SMBC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开始,试验设置翻耕(CT)、旋耕(RT)、免耕(NT)三个处理。利用熏蒸提取-容量分析法研究了不同耕作处理2007~2008年冬小麦生育期的SMBC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SMBC具有时空变化特征:在冬小麦生育期中,各SMBC处理均随着时间波动起伏,并在小麦返青期和扬花期达到峰值;空间分布上SMBC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耕作处理间差异显著,0~5 cm土层SMBC以NT最高,CT最低;5~10 cm土层RT与CT相当,NT最低;10~20 cm土层以CT最高,NT最低;20~30 cm各处理均较低,NT亦为最低。对不同处理SMBC层化率分析显示:NT具有明显的表层富集现象;RT处理0~10 cm SMBC分布均匀;CT处理0~20 cm SMBC分布均匀。对SMBC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是SMBC空间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而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是影响SMBC季节变化的主要外界因素。  相似文献   
19.
《现代职业安全》2014,(8):118-119
<正>吃饭是人生一件大事。关于一日三餐,人们总有种种疑问。以下便整理了专家对相关疑问的解答。1.一日吃三餐是多数人的进食方式,也有人提倡少食多餐,到底哪种安排更好?一天吃几餐,最好根据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状况来定。如果每天吃2顿饭,不会带来饥饿感,也不会影响生活质量,那么完全可以这么做,前提是要摄入足够的营养。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每天进食5顿、6顿甚至7顿,但前提  相似文献   
20.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业土壤是重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各种农业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产生重要的影响。免耕和秸秆覆盖作为两种重要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正在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其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还不明确,结果存在分歧。通过对免耕和秸秆覆盖措施下农田三种主要的温室气体(CO2、CH4和N2O)排放的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种保护性农业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免耕减少土壤干扰,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有利于难分解碳的形成,减少土壤CO2排放;与常规耕作相比,免耕有利于CH4氧化,增强甲烷氧化菌活性,降低CH4排放;免耕对N2O排放的影响与气候类型和土壤性质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免耕增加通气条件差的土壤的N2O排放,对通气好的土壤影响不大。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土壤性质结论不一致。秸秆覆盖增加土壤CO2排放,并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大;秸秆覆盖对CH4排放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与覆盖方式和覆盖秸秆性质有密切联系;大部分研究认为秸秆覆盖增加N2O排放,但也有研究认为秸秆覆盖对N2O排放无影响或降低N2O排放量,秸秆覆盖对N2O排放机理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通过综述发现随着保护性农业措施的推广,大量的研究集中在其对作物产量、土壤水分利用率、土壤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而保护性农业措施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三种温室气体的综合影响研究并不多见。因此,需结合不同土地类型,开展不同气候类型下免耕和秸秆覆盖对三种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综合研究,预测增温潜势,为不同气候带保护性农业措施下温室气体排放提供基础数据,并为制定合理的耕作和秸秆覆盖措施提供理论支持。运用同位素示踪等新技术明确秸秆覆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直接和间接贡献率,结合不同研究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