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湖北省的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行为及行为效果,并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加以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总人口、家庭年收入、家庭耕地面积、行为认知、环境状况评价、气候变化感知以及政府激励是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关键因素。受教育年限、环境容忍度、行为认知、环境状况评价以及气候变化感知则对农户环境治理参与行为效果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农户参与环境治理的行为动机出发,并借助Oaxaca-Blinder反事实分解方法,探讨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行为的效果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禀赋差异和禀赋回报率差异均致使主动参与者的行为效果均值(3.729)显著高于被动参与者的行为效果均值(3.027)。其中,受教育年限、行为认知和气候变化感知的差异是主动参与者和被动参与者行为效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2.
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选择怒江流域北段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4个自然村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分辨率SPOT 5遥感影像数据,结合实地逐块核实,对土地利用/覆被进行分类,并建立土地利用类型分类系统,用Fragstats 33分析得到村域土地利用格局和特征;同时,采用入户调查、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得的村域详细社会经济数据,建立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联,分析村域土地利用的驱动力。结果显示:村域土地利用主要受自然条件、受教育程度、生活习俗等因子的驱动,且经济收入主要依赖于粗放的土地利用。研究结果能为怒江云南北段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村域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持;研究方法可作为局域尺度土地利用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野生食用菌资源是云南省山区农村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资源,加强对当地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管理、实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对云南省小哨生态村承包山林拾菌这种可持续资源利用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目的在于通过典型案例的研究,为云南省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的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4.
生态旅游的兴起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回归欲,也适应了全球迫切需要改变生态危机的形势.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可以采用"一村一品"的形式进行包装.三峡库区是一个巨大的旅游资源宝库,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三峡库区开发"一村一品"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05.
张鹏 《绿色视野》2010,(5):44-47
逛商场、上"淘宝"、逛"跳蚤"……如果您还仅仅拘泥于这些购物方式,可就OUT了。地球村时代,咱购物的眼光要放眼全球,距离远不是问题,时间紧不是问题,银子不多更不是问题,坐在家中点击鼠标就可全球狂扫便宜名牌货。海外代购、海外直购,越来越多的白领们热情喷薄地开始了全球扫货。  相似文献   
106.
雨崩徒步旅游者旅游净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旅游净生态足迹的思想首次引入国内,阐述其内涵及计算方法,应用于云南梅里雪山腹地--雨崩村的徒步旅游者,对高生态足迹地区游客到低生态足迹地区进行旅游活动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在一定停留时间下,游客到雨崩徒步旅游一次的旅游净生态足迹会很小甚至出现负值,说明进行这样一次旅游活动对于减轻全球环境压力是有贡献的,对"旅游是一种高消耗的活动"的绝对性提出质疑.从寻找游客旅游毛生态足迹和客源地日常生态足迹之间差异的角度提山的旅游净生态足迹不仅可以从宏观角度对旅游活动的环境影响作出更为客观的评价,还可从全球环境保护的角度为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提供策略指导.最后分析讨论了旅游净生态足迹的三种取值情况,及旅游者从事旅游活动的类型、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距离及交通方式、旅游者在旅游地的停留时间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7.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EEMs)技术结合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及紫外-可见光谱技术(UV-vis),对周村水库四季变化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分布及光谱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周村水库表层水体的氮素(总氮和溶解性总氮)和有机物(总有机碳和溶解性有机碳)的季节性差异显著,并且水库冬、春两季TN较多、TOC较少;表层水体DOM夏、秋两季的吸收系数a_(254)和a_(355)均高于冬、春季节,与有机物的分布相一致;四季的E3/E4均大于3.5,说明DOM以富里酸为主,E2/E3比值表明富里酸占DOM的比例夏、秋两季高于冬、春季节,除夏季外水库表层水体S_R均大于1,显示DOM主要为生物源;三维荧光通过PARAFAC解析出3种组分,分别为类腐殖质(C1)、可见区富里酸(C2)和类蛋白(C3);对3个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1、 C2、C3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DOM的总荧光强度及各组分的荧光强度均呈现出夏秋季高、冬春季低的特征,总荧光强度最大值为夏季的(1993.52±40.84) A.U.,最小值为春季的(1074.10±113.63) A.U.;周村水库各个季节间的DOM总荧光强度和荧光组分C1的荧光强度除夏、秋外均呈现显著的差异性(p0.05),组分C2和C3的荧光强度均呈现显著差异性(p0.05);周村水库四季的DOM生物源指数(BIX)为0.8~1.0,表明水库DOM具有较强的自生源特征,与腐殖程度指标(HIX)的结果相吻合;PCA分析显示,周村水库表层水体DOM的光谱特征差异明显,夏、秋两季的DOM光谱特征相近,冬、春两季的水体DOM特征相似;并且组分C1、C2、C3与DOM特征参数(FI、β:α)及溶解性有机碳(DOC)呈显著相关性(p0.01).通过对周村水库水体四季的DOM光谱特征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分析水库水体的有机物污染特征,并为水库水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西单村农村景观生态工程建设途径和效益的综合分析,得出西单村是我国目前农村景观生态建设的一个突出典型,它的成功不仅为景观生态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也反映了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工程原理合理组合的巨大作用,并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很有价值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9.
叶英霞 《山东环境》2000,(7):196-197
朱家村被海水浸染的土地,如今又恢复了昔日的生机:103亩大白杨葱茏挺拔,250亩芦苇随风荡漾,山鸡、“呱呱叽”、布谷鸟、水鸭都飞了回来,460亩绝产的土地,如今又变成了吨粮田。今年57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湛同志,常常伫立在他率领全村2400多老少爷们顶酷暑斗严寒、奋战数年、耗资400多万元建起的拦海大坝上,眺望远方。  相似文献   
110.
文山 《沿海环境》2002,(1):26-26
如果您去印度旅行,将有许多有趣而且重要 的停靠地。但第一个应当是位于喜马拉雅山山坳的“大地”。这个印度最北边的村庄曾发生了举世瞩目的非暴力生态运动——通常称为抱树运动。 抱树运动发生在高帕什渥的村庄。1973年3月,300棵木岑树被林业官员划分给了运动物品制造商。公司的代理人来到村庄准备伐木,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遇到全村妇女们的抵抗,她们不让砍一棵树。妇女们列队步行,敲鼓齐唱传统歌曲,用身体去保护树。面对突如其来的妇女,公司的代理人不得不撤退了。 妇女们的勇气源自3年前当地一次大洪水给她们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