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2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为了让帮扶困难群众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春节。春节前,敦化市安监局局长王玉忠率市安监局慰问组到官地镇老虎洞村和胜利街区帮扶对象家中开展春节前帮扶慰问活动。慰问组为官地镇老虎洞村4户帮扶困难群众和老党员为村委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慰问组详细询问了他们的家庭和生活状况,耐心聆听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和对组织的要求、建议,并为他们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困难群众纷纷表示,一定要增强信心,克服困难,好好生活,感谢局领导  相似文献   
72.
基于扎根理论的杭州市梅家坞旅游城市化特征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选取杭州市梅家坞村为案例地,通过5次实地调研和访谈获取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城市近郊地区旅游城市化特征和发生机制模型。研究表明:梅家坞村旅游城市化过程特征和发生机制可抽象成土地利用变化等11个范畴及31个概念;在旅游发展驱动下,多重要素实现了综合动态变化,在不改变乡村风貌、城乡和谐的条件下,推动了新型城市化进程。论文提出并分析了旅游城市化过程特征和发生机制理论模型,认为“梅家坞现象”是旅游城市化的积极例证,是管窥中国“田园城市”的发展方向与路径。  相似文献   
73.
74.
《安全》2003,24(1):31-31,29
  相似文献   
75.
上甸子本底站臭氧生成效率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葛宝珠  徐晓斌  林伟立  王瑛 《环境科学》2010,31(7):1444-1450
2008年3月26日~10月9日在北京上甸子大气本底站开展了O3、NOx、NOy、CO等气体的现场观测和VOCs采样观测.利用观测数据,首次取得该本底站臭氧生成效率(OPE),研究了OPE与NOx和VOCs的关系,探讨了HNO3干沉降对OPE的可能影响及订正方法.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逐日OPE值的变化范围为0.2~21.1,平均值为4.9±3.6;晴天的总体OPE值为4.3±1.5;OPE值随NOx浓度的变化基本符合抛物线关系,当NOx14×10-9时,OPE随NOx的增加而增加;当NOx14×10-9时,OPE随NOx的增加而减少;芳香烃和OVOCs与OPE存在密切的正相关关系.HNO3等NOx氧化产物的干沉降对计算的OPE有显著影响,导致计算结果偏高.利用北京市区和上甸子的NOy/CO值可以对观测期间的OPE值进行初步订正,但订正方法尚不够严谨,结果需要进一步验证.未订正的OPE计算值可认为是实际OPE的上限.  相似文献   
76.
能源是消除贫困和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在对甘南高原23个乡镇357个家庭用能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高寒藏区农牧村家庭能源消费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牧村人均能源消费量为996.05 kgce,以畜粪等生物质能为主,能耗水平高,消费品质差,综合热效率只有18.77%,大部分农牧民还停留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状态;2从牧区到农区,能源消费结构由单一转向多元化,热效率从16.87%提高到23.93%,人均能耗水平逐渐降低,空间阶梯特征明显;3农牧村家庭能源消费模式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其中牧区主要受生活方式、家庭规模和宗教支出的影响,农牧交错区主要受家庭规模、家庭年收入、家用电器种类和年均取暖时间的影响,农区主要受人均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和家庭规模的影响;4结合农牧村实际情况,建议实施牧民定居工程、增加现代能源供给、鼓励使用新能源设备、推广生物质能高效清洁利用技术、强化农牧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在保证农牧民基本能源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轻能源消费带来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77.
李禾 《世界环境》2015,(3):26-30
<正>新《环境保护法》已实施5个多月了,这部被称为"长钢牙"的法律实施情况如何?日前,记者跟随"中华环保世纪行"采访团来到浙江省,该省通过大力实施各种环保措施,往常"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被认为环保薄弱环节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建德莲花溪畜禽污染综合整治,水质达三类以上新《环境保护法》对农村环保非常重视,第五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其他废  相似文献   
78.
大气传输路径对上甸子本底站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5~2010年北京上甸子本底站的PM2.5浓度、气溶胶散射系数(σsp)的连续观测资料,结合后向轨迹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季节、不同气团传输路径对本底地区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物水平不仅与气团来向有关,也与气团的运动状态有关.偏南气团路径下的PM2.5浓度和σsp整体高于偏北气团路径,同时运动速度较慢、高度较低的气团路径多对应较高的PM2.5浓度和σsp.春、夏、秋季来自华北平原地区以及冬季来自华北区域北部的慢速、低气团对上甸子的污染水平有重要贡献.沙尘气溶胶多出现在春季,平均气溶胶质量散射效率(αsp)为0.78 m2·g-1.四季平均人为污染气溶胶的αsp为4.00 m2·g-1,其中冬季最高,春季最低.对于人为污染气溶胶来说,春、夏、秋三季的西北偏西路径、偏南路径以及偏北路径中速度较慢的轨迹组均具有较高的αsp(4.0 m2·g-1),表明这些气团路径受人为排放活动影响较大,而冬季各路径的αsp均较高,说明冬季区域内人为排放的影响比较一致.春、夏、秋三季中其他偏北的气团路径主要受到人为污染与沙尘气溶胶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79.
沈静  张涨涛  史俊 《环境》2004,(6):32-33
位于鄱阳湖畔的江西省余干县新生乡柏叶房村,饮用水含汞量超标3倍以上。“毒水”10多年来夺去了45条生命。另有20多人因此痴呆变残.成为全国有名的“癌症村”。各级政府十分关注这个村百姓的命运,在“三项创建”活动中,党和政府对该村实行整体搬迁。  相似文献   
80.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的重要内容.基于云南省昭通市渔洞水库汇水区465个农户调研数据,利用双栏模型(Double Hurdle Model)实证分析农户收入水平、村干可信度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意愿(参与意愿及支付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意愿较高,有86.9%的农户愿意为生活垃圾治理支付费用,支付意愿的均值为45.616元/户/年;收入水平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干可信度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参与意愿、支付意愿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村干可信度对农户收入水平-支付意愿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对村干部信任程度高的农户,收入水平对支付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年龄、家中负担人数、家中是否有村干部、家中常住人口数量等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也对农户生活垃圾治理意愿产生影响.对比农户参与意愿和支付意愿两栏的结果,可以发现年龄、家中负担人数、家中有村干部、地区等变量在影响方向和程度上存在差异,说明农户参与和农户支付是两种不同的机制,需要区别对待才能更好洞悉农户意愿.实现以农户收入为核心的经济因素和以村干可信度为核心的非经济因素的合理配合是促进农户参与生活垃圾治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