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6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664篇
安全科学   140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137篇
综合类   1830篇
基础理论   310篇
污染及防治   143篇
评价与监测   333篇
社会与环境   64篇
灾害及防治   3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5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74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158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41.
1957-2007年新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天山山区1957-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及径流数据,借助非参数检验、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天山山区气温、降水量及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多时间尺度相关。结果表明:玛纳斯河与塔里木河源流区年径流量、气温与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年代际上,塔里木河源流区气温存在11、18和22 a的主周期,降水量存在10、20与22 a的主周期;玛纳斯河气温在10与22 a处存在明显周期,降水量在20与22 a处周期性明显;同时,两源流区气温和降水量皆存在3~6 a的年际周期变化;塔里木河年径流量、气温和降水量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93、1993和1992年,而玛纳斯河分别在1995、1988与1996年发生显著性突变;两流域源流区年径流量与气候因子存在显著的多时间尺度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2.
国内外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区划是从区域角度观察和研究地域综合体,探讨土地利用的发展历史、现状特点、变化过程及趋势,从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及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出发,对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向,包括确定国民经济各部门用地的合理分配、结构和布局形式等,在地域上进行分区。通过简要回顾国内外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理论方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今后土地利用区划研究的重点及发展方向:从自然要素向自然与人文要素有机结合方向转变;从大空间尺度向多空间尺度方向转变;从传统的区划方法向综合集成的新技术手段转变;从静态的区划研究向多要素、多过程耦合的动态区划研究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43.
颗粒物是近年来国际修订空气质量标准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武雪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标准研究所所长)介绍,美国在1971年首次制定颗粒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并于1987年、1997年和2006年进行过3次修订.  相似文献   
144.
UV-induced degradation of odorous dimethyl sulfide (DMS) was carried out in a static White cell chamber with UV irradi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in situ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meter, 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 (GC-MS), wide-range particle spectrometer (WPS) technique, filter sampling and ion chromatographic (IC) analysis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gaseous and potential particulate products. During 240 min of UV irradiation, the degradation e ciency of DMS attained 20.9%, and partially oxidized sulfur-containing gaseous products, such as sulfur dioxide (SO2), carbonyl sulfide (OCS), dimethyl sulfoxide (DMSO), dimethyl sulfone (DMSO2) and dimethyl disulfide (DMDS) were identified by in situ FT-IR and GC-MS analysis, respectively. Accompanying with the oxidation of DMS, suspended particles were directly detected to be formed by WPS techniques. These particles were measured mainly in the size range of accumulation mode, and increased their count median diameter throughout the whole removal process. IC analysis of the filter samples revealed that methanesulfonic acid (MSA), sulfuric acid (H2SO4) and other unidentified chemicals accounted for the major non-refractory compositions of these particles. Based on products analysis and possible intermediates formed, the degradation pathways of DMS were proposed 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 O(1D)- and the OH- initiated oxidation mechanisms. A plausibl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uspended particles was also analy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UV-induced degradation of odorous DMS is potentially a source of particulate pollutants in the atmosphere.  相似文献   
145.
车辆尾气排放控制技术和排放标准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非尾气管(non-exhaust)排放却很少涉及.非尾气管排放主要包括车辆制动磨损、轮胎磨损、路面磨损和车辆扬尘,本研究调查了北京典型道路车流量和车辆运行速度等参数,应用欧盟非尾气管排放因子分析车辆制动磨损、轮胎磨损和路面磨损PM10排放.结果显示:不同类型道路的...  相似文献   
146.
用大流量冲击式分级采样器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通过重量法求出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研究不同粒径颗粒物的质量百分比.分析不同粒径颗粒物与风速、温度、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级颗粒物整体与温度和风速呈负相关性,与湿度呈正相关性,且粒径小于2.1 μm的颗粒物与湿度相关性最大.大气颗粒物主要集中在2.1 μm以下...  相似文献   
147.
结合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特点,着重阐述了从设备分类、量值溯源、维修维护等几方面环境监测设备的常规管理方法,并对其现代化的管理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8.
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采用LD6S型微电脑激光粉尘仪在北京地区采取单人逐日跟踪的方式记录了多名个体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的暴露水平,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时间-活动日志,计算日平均暴露水平,再进行多人多日合并处理.并于研究时段内同步记录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发布的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北京地区冬季与春季PM2.5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7,69μg/m3.个体日均暴露水平中值为54μg/m3,与大气质量浓度的平均比值为0.60.个体室内暴露分量均值达到总暴露量的80%,室外与交通各占约10%.不同人群及季节的暴露水平之间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当大气环境质量浓度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浓度限值时,室内住宅、办公室和餐厅,室外公交车、街道微环境中的PM2.5质量浓度与大气环境质量浓度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9.
正2013年12月27日,全国室内车内环保行业发展工作会举行,国家室内车内环境及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发布了"2013年全国室内环境车内空气质量十大新闻".据中国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检测调查分析,室外雾霾天气时,80%的室内环境细颗粒物超标,室内环境的细颗粒物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家庭中的主要污染物.雾霾污染带来了空气净化器的热销,而空气净化器质量成为家用电  相似文献   
150.
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于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净化的喷淋净化装置,并进行了效率、不同粒径颗粒物去除情况以及单级和累积效率的测试研究。并研究了喷淋量、雾滴粒径大小等对净化效果的影响以及雾滴携带情况,对湿式喷淋净化空气中颗粒物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