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8篇 |
废物处理 | 4篇 |
环保管理 | 81篇 |
综合类 | 207篇 |
基础理论 | 135篇 |
污染及防治 | 30篇 |
评价与监测 | 12篇 |
社会与环境 | 11篇 |
灾害及防治 | 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36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2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2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三种类型油菜(Brassica spp.)和野芥菜(B. juncea var.gracilis Tsen et Lee)杂交亲和性及F1的适合度--潜在基因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人工去雄授粉,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了3种类型栽培油菜花粉在两地采集的野芥菜柱头上的萌发生长情况,结合杂交后的结实率,探讨了3种类型油菜和野芥菜杂交的亲和性.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与野芥菜的亲和性都非常高,亲和性指数达10.0以上,而白菜型油菜和野芥菜的亲和性较低,亲和指数小于0.2.子一代的适合度研究结果表明,芥菜型油菜向野芥菜杂交一代的适合度没有降低,而甘蓝型及白菜型和野芥菜杂交一代的适合度明显下降,表现在花粉活力降低,结实率极低.上述结果表明,白菜型油菜和野芥菜的基因转移可能性最小,甘蓝型居中,而芥菜型极易向野芥菜发生基因转移. 相似文献
83.
以油菜菌核病病株菌核为诱饵,从油菜地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盾壳霉(Coniothyrium minitans CCTCC M203020).以生物防治能力好的CBS148.96为对照菌株,比较了两者在油菜叶上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作用和在土壤中对菌核的致腐能力及条件.结果表明:C.minitans CCTCC M203020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及适用的pH范围(4.0~7.0)均优于CBS148.96,适片于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具体表现在:(1)C.minitans CCTCC M203020能够完全限制病原菌在叶面的进一步扩展(已萌发孢子率为800A时),而CBS148.96则不能;(2)C.minitaras CCTCC M203020与CBS148.96的生长特性及培养条件相近,但其菌体生长和孢子产量分别高出60%和12%,并发现该菌株在PDA上产生孢子的最短周期是3.5~4d,较优培养条件为:20℃、初始pH5.0~6.2、空气湿度90%~97%;敛腐菌核的较优条件为:10^1~10^4孢子/菌核,土壤湿度80%~100%,pH4.0~7.0,图7参19 相似文献
84.
85.
复合优势菌技术处理M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某厂橡胶促进剂M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常规生物处理工艺与复合优势菌生物处理工艺对该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认为复合优势菌生物处理工艺是目前处理M废水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86.
87.
印度芥菜和油菜互作对各自吸收土壤中难溶态镉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在石灰性土壤加入CdCO3条件下 ,通过温室土培盆栽试验研究印度芥菜和油菜互作对各自吸收土壤中难溶态镉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印度芥菜和油菜互作时 ,印度芥菜对养分的竞争能力强 ,地上部干重高于单作时的 ;而与之互作的油菜由于根际土壤溶液中的有效态镉含量增加或对养分的竞争能力弱 ,地上部干重低于单作时的 .印度芥菜的根系有很强的活化能力 ,和油菜互作时可提高植物提取修复难溶态镉污染土壤的能力 ,和单作相比 ,互作对印度芥菜吸收镉的能力无显著影响 ,但却可以显著增加油菜植株体内的镉含量 ,在土壤相同镉量的条件下 ,印度芥菜和油菜互作时植株的吸镉量和对土壤的净化率均高于单作 相似文献
88.
89.
基于顺序氯化消毒工艺的原理,采用两点短时游离氯后转氯胺的两点顺序氯化消毒工艺,即在过滤和清水池前的两点分别加氯,并在清水池加氯后立即加氨转化为氯胺消毒的工艺,该工艺在常规处理工艺的给水厂进行了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加氯点的适当提前,不仅有利于控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而且有效抑制了滤池中的生物膜滋生.两点顺序氯化消毒工艺中生成的卤代消毒副产物比相同条件下一次性加入等量的氯消毒剂的消毒方法产生的三卤甲烷(THMs)平均减少了51.6%,卤乙酸(HAAs)平均减少了46.7%.细菌学指标HPC的结果也显示出了该工艺在保障水质的微生物安全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90.
油菜新品种川油11及其丰产栽培技术王行寿(中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成都610066))[1油11(原代号l-186-l)系四)11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3年用甘蓝型早熟、密果、多粒、大粒新品系802-2为母本,以同型早熟、长序、多果、抗病新品系血一11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