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9篇
  免费   1175篇
  国内免费   1748篇
安全科学   2390篇
废物处理   116篇
环保管理   723篇
综合类   6017篇
基础理论   702篇
污染及防治   571篇
评价与监测   341篇
社会与环境   1009篇
灾害及防治   733篇
  2024年   265篇
  2023年   665篇
  2022年   722篇
  2021年   715篇
  2020年   522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472篇
  2016年   482篇
  2015年   513篇
  2014年   796篇
  2013年   462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602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565篇
  2008年   523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443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47篇
  2003年   233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126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呼吸计量法应用于校准ASM1作了简明的阐述。在呼吸速率与模型组分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ASM1中废水与污泥各组分浓度的测定方法,并指出模型组分细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2.
本文通过对道路交通噪声测试结果的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得出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时间分布规律和道路交通噪声普查工作中依据车型噪声污染程度的车辆统计方法,建立了道路交通噪声与车流量的回归模型和道路交通噪声与路面宽度的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103.
王璐  李斌  周宏旺 《环境》2005,(Z1):176-178
利用EIAA多源模型和大气总量削减程序对城市二氧化硫环境容量进行测算,可以明确找出城市二氧化硫环境质量下降的症结,并通过合理可行的方法,使城市的二氧化硫环境质量向好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对影响异重流形成因素的研究,发现在异重流的形成过程中进水污泥浓度对密度的影响远大于温度对密度的影响,二沉池的进水通常形成下层异重流.利用水力模型进行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在平流式二沉池中存在明显的回流区.异重流对二沉池处理效果的影响有利有弊.  相似文献   
105.
介绍了回收磺酸盐生产工艺 ,对其装置的产品成本进行了测算 ,并对盈亏平衡及其敏感性进行了分析 ,进而确定了主要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06.
尖点突变模型在研究洪水引起环境突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98年霍林河特大洪水为例,在进行洪水对环境影响作用分析的基础上,将洪水发生的危险系数、地面高程、地形坡度、降雨影响程度、土地盐碱率和草地开垦率6个控制变量划分为两个主分量。由于洪水引起的环境突变可以归纳为一种耦合突变,我们采用尖点突变模型进行求解,得出各主分量的数学表达式和水环境突变区域边界,绘制了该流域环境突变分区图,论证了应用尖点突变模型研究环境突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7.
污水处理厂不同处理段水样的急性毒性和对MFO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耗氧量(COD)、色度、浊度等综合参数对Q67淡水发光菌(P.PhosphoreumQ67sp.)的急性毒性及对鲤鱼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芳烃羟化酶(AHH)和7-乙氧基试卤灵-脱乙基酶(EROD)的诱导来评价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城市污水处理效果.认为除利用常规的综合指标监测水体质量外,生物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8.
前言近年来,由于汽车的数量迅猛增加,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正呈逐年上升趋势。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烃类)、氮氧化物以及铅等。它们在一定程度,单独或混合作用,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相似文献   
109.
对线性强化圆环横向压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接触面内凹产生的机理,提出了内凹产生的判据。将理论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0.
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个超高压变质带,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杂岩是扬子板块 与中朝板块在三叠纪碰撞造山的产物,表现为扬子板块呈北北东向斜向俯冲到中朝板块之下。 超高压变质杂岩的折返机制是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折返速率也随时间推移而变慢。早期阶段 (三叠纪-早侏罗纪)同碰撞期浮力驱动下高压-超高压变质杂岩在俯冲带内沿道冲-韧性剪 切断裂快速挤侵(extrusio)到地壳层位,折返速率高达4mm/年;中期伴随着巨厚造山带山根的 拆沉,上部发生拉张塌陷,使超高压变质杂岩进一步减压,但折返速率缓慢,~(40)Ar/~(39)Ar年代学显 示117Ma前它们仍处在地壳的较深部;晚期伴随着晚侏罗-早白垩纪花岗质岩浆的上升侵位, 超高压变质杂岩进一步抬升,同时低角度正断层发育,此阶段的折返机制类似于变质核杂岩模 型。整个折返过程中剥蚀一直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