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2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12篇
安全科学   101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797篇
基础理论   195篇
污染及防治   84篇
评价与监测   42篇
社会与环境   93篇
灾害及防治   7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96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华南前震旦纪浅变质岩是一种岩性单调、变形强烈,既不同于中深变质岩又有别于沉积岩的特殊岩类。这种岩类区的填图单位与构造样式的确立不能彼此独立,而是互为前提、互相依存的。因此,选择什么样的填图方法已成为建全区域地层序列、构造格架的关键。由于对这种特殊性缺乏充分的认识,在利用常规填图方法完成的多比例尺地质图编制1:25万地质图时应予以慎重对待。实践证明,华南前震旦纪至少存在2-3个世代的叠加褶皱,这是现今区调中应当引起注意的问题。本文对“构造岩带”、“韧性剪切带”、“非史密斯”以及有关前震旦纪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某公园雨水利用与水景水质保障系统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某公园为例,进行雨水利用和水景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水量平衡计算,充分利用公园内汇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作为冲洗、绿化和景观湖用水;充分考虑雨水径流的污染,合理地设计雨水的截污、净化、输送系统,并采取相应的水景水循环与水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3.
黄土风化成土过程中主要元素迁移序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了渭南黄土剖面中主要化学组分的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在风化成土过程中的迁移富集规律。结果表明:(1)在剖面中随着黄土与古土壤层的交替叠复,各组分含量由低-高或由高-低呈周期性变化。(2)碳酸盐含量的剧烈变化是影响黄土元素分布特征极为重要的因素,古土壤中一些组分的含量增高,主要是碳酸盐被强烈淋滤造成的相对富集。(3)在黄土风化成土过程中,CaCQ3、SiQ2、FeO、MgO、K2O、Na2O等本身的地球化学行为以迁移为主,而Al2O3、Fe2O3、TiO2等均以淀积为主。它们在黄土中的迁移能力有如下顺序:CaCO3>FeO>MgO>Na2O>K2O>SiO2>Al2O3>TiO2>Fe2O3。(4)除碳酸盐外,黄土风化成土过程中铁的变化比其它组分都明显,表现为价态以及形态的转化。铁的转化主要为就地完成.本身没有发生明显迁移。  相似文献   
14.
研究区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胶结、溶解、硅化、白云石化、压实-压溶和去白云石化作用等,详细研究了每种成岩作用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对孔隙形成、演化的影响。把研究区成岩环境划分为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海水成岩环境、混合水成岩环境、埋藏成岩环境和晚期表生成岩环境五大类.总结了每种成岩环境的成岩组构特征、成岩标志、δ18O和δC及微量元素Na+、Sr2+的分布规律。此外,还探讨了深水斜坡相粉-细晶白云岩和台地浅滩相颗粒白云岩的成岩演化序列与孔隙演化,最后概括出了研究区碳酸盐岩的成岩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环保投资的GSM(1)预测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灰色GM(1,1)模型,本文研究和提出了环保投资的GSM(1)预测模型.初步应用表明,该模型误差小、精度高,可以满足环保投资预测要求.  相似文献   
16.
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森林对流域径流的影响包括森林对流域径流形成机制的影响、森林对流域径流量的调节以及森林对流域径流水质的影响3个方面。论文根据作者在黄土高原和北京土石山区多年研究的结果,并结合国内同行在森林水文方面的研究成果,就干旱地区森林对流域年总径流量、洪峰流量、枯水径流以及径流水质等方面的影响作了概括。结果表明,在干旱地区随着森林植被覆盖率的增加,流域年总径流量减少;森林植被可以大幅度地减小小流域的暴雨洪峰流量;森林植被覆盖率越高,枯水径流量随之增加;森林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流域径流水质。根据干旱地区森林植被可以减少流域年径流总量的研究结果,初步估算目前我国干旱地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包括天然林)的生态用水量为160亿m3左右。由于森林植被对流域径流影响的复杂性和尺度依赖性,森林在区域(或大流域)尺度的水文功能评价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西南地区水资源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南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旱灾频繁不少城市供水不足中小河流污染较重径流式电站出力显著下降内河航运不断萎缩。分析其原因,与水资源的特点和演变规律分不开。① 来水与用水不协调:坝区地多水少、山区水多地少城市和工业集中区水量偏小、偏僻地区来水偏大用水季节来水少、非用水季节来水多岩溶分布广泛,水资源利用困难。② 枯季径流不断减少:西南水资源70%以上分布在雨季。旱季水很少,且在不断下降。如不改变径流的分配方式,用水危机将会到来。③ 水质不断恶化:西南水质是好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水质变差。重视保护、防止污染是重要的战略措施。④ 水资源的开发必须因地制宜,重视蓄水和跨流域调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土壤改良材料在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从源头上控制径流污染物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土壤改良材料不仅可以提高土壤的质地和入渗性能,而且可以减少径流中污染物的输出.文章从经济、环保和生态角度,分类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几种常用的土壤改良材料,并对研究成果进行剖析,试图对土壤改良材料作为非点源污染源区促渗材料的应用前景进行探索,并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李玉梅  史复有 《环境保护》1998,(5):40-41,44
黄河上游龙青段水利工程的建成,对烃流调节作用较大,使水量的年内分配趋向平缓,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增加71.2 ̄134m^3/s,纳污能力提高30.7 ̄48.0%,含沙量降低了61%,极大地提高了枯水期的水环境容量,为改善水环境,防治水污染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市售常用的 2 4种衣料的摩擦带电实验 ,排列出相互间的带电序列 ,为制做防静电服时合理选用部分辅料 ;为操作人员合理搭配内外衣 ,减少摩擦带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