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7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36篇
综合类   288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9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1.
东江湖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人工湖泊之一,也是湖南省最大的饮用水源地,探究水质变化规律及其与流域土地利用关系,可为东江湖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1-2022年东江湖2个国控断面及2021-2022年6条主要入湖河口水质监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阐明了东江湖水质时空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近12年期间,东江湖水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水质由地表Ⅰ类水下降到地表Ⅲ类水。东江湖主要入湖河口水质介于地表Ⅲ-Ⅳ类水之间,水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呈现出枯水期高于丰水期特点。(2)东江湖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呈现出林地>耕地>水域>建设用地>草地的特点,其中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面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高,林地面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水域面积呈现小幅减少。(3)东江湖国控断面的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电导率及水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与流域内耕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林地面积呈显著负相关;然而,东江湖入湖河口水体的溶解氧与子流域内水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在2011-2022年间,东江湖水质呈下降趋势,而流域内...  相似文献   
412.
青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青岛市近岸海域不同功能海区沉积物中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于2017年11月在胶州湾、崂山近岸海域和青岛市文昌鱼保护区共采集了33个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了沉积物生源要素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及生物硅(BSi)的含量。青岛近岸海域TOC、TN、TP和BSi含量范围分别为0.21%~1.43%、0.02%~0.13%、0.06%~0.15%和0.26%~0.60%。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TN和TP含量较高,崂山近岸海域TOC较高,而文昌鱼保护区BSi含量较高。此外,胶州湾沉积物中BSi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说明海域硅藻生产力的下降。根据沉积物中TOC/TN摩尔比,崂山近岸海域沉积物中有机质为海源和陆源混合输入,而胶州湾和文昌鱼保护区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为海源输入。生源要素污染评价结果显示,青岛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TOC含量未受到污染,而TN和TP则处于中等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413.
论述了几种常用总氮、总磷分析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运用准确度和精密度检验,比较了它们各自对不同有机氮、磷物质和有机污染水体的分析结果。实验结论表明,加和法和还原法不能满足一般方法要求;氧化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实用性强,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414.
以成都市受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严重的阳化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重点对该流域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化学需氧量(CODCr)四个指标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季和夏季的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浓度从上游到下游呈波动分布,总氮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总磷浓度波动不明显。且化学需氧量、总磷、总氮平均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质标准限值,表明流域内有机污染和氮、磷物质含量高,有水华爆发风险。对四个指标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阳化河中总有机碳与化学需氧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总氮和总磷相关程度高。  相似文献   
415.
为了分析生猪养殖场粪污处理及其还田利用各阶段污染因子消减规律,在6个时间点采集了武汉市某生猪养殖场资源化处理中心在厌氧发酵和好氧深度处理两种方式下原粪、固液分离后的粪污、沼液、一级生化池中的污水、二级生化池中的污水、终沉水、还田利用后的农田水、农田附近沟渠水8种样品,分别测定上述8种样品的总氮、氨氮、总磷等指标含量,并分析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净化处理之前,原粪总氮含量600~700 mg/L,总磷含量200~300 mg/L,COD含量6 000~8 000 mg/L;经过还田处理后,水质的总氮、总磷、COD浓度与沟渠水相近,根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已达到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416.
417.
选择武汉近郊一中型浅水湖泊——严东湖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2个柱状沉积物的总氮、总磷、生物硅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严东湖表层沉积物中总氮、生物硅含量总体均有所上升,而总磷近代含量有所下降。近代以来,硅藻的生长消耗了水体大量的硅与磷,表现为生物硅含量的显著上升,严东湖的营养程度有所上升。硅藻的生长与沉积影响到湖泊的沉积系统与过程,使营养盐比例与结构发生了变化,导致严东湖水体出现硅限制。  相似文献   
418.
选择富营养化程度较高的武汉东湖作为研究对象,于2011年对其中4个子湖湖心的沉积物进行了采集,并分析了沉积物中总氮、总磷与生物硅含量。结果表明:对照东湖沉积速率(约0.33 cm·a-1),在底层41~50 cm(1860—1890年)与31~40 cm(1890—1920年),东湖4处子湖氮、磷、硅基本为湖泊自然沉积;在中层21~30 cm(1920—1950年),人类活动有所增强,沉积有所变化;表层沉积物0~10 cm(1980—2010年)、11~20 cm(1950—1980年)中氮、磷、硅沉积普遍上升,这一时期对应着东湖人类干扰活动的普遍增加。对东湖4个子湖的沉积物氮、磷与硅的对比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增加了对东湖氮、磷的排放,促进了东湖硅藻的生长及硅的消耗,东湖不同子湖之间氮、磷、硅的沉积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可能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419.
运用AA3连续流动注射分析仪测定水中总氮,测试了仪器的示值误差、重复性、稳定性等相关特性指标,由检测数据可以得出该方法线性关系好,精密度和准确度高,检出限低,加标回收率为93%-104%,与传统的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分析速率快、试剂消耗量低等优点,适用于环境监测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420.
采用欧洲标准的SMT法(Standards,Measurements and Testing)研究了汕头南澳近岸养殖区及其邻近水域28个位点表层沉积物总氮、总磷及各组分磷的质量比分布特征,探讨了磷的释放能力及来源,并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沉积物中氮、磷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的质量比平均值分别为(663.46±106.06) mg/kg和(467.72±113.00) mg/kg,其中鱼类养殖区TP质量比平均值高达(858.25±20.63) mg/kg,显著高于国内外许多河口海湾.各站点表层沉积物磷的形态以无机磷为主,占TP的比例为63.74% ~ 88.52%.而无机磷的组成均以酸提取磷(HCl -P)为主,占总磷的57.46%~ 71.72%,碱提取磷(NaOH -P)次之,占总磷的4.04% ~ 32.71%.NaOH -P主要包括Fe-P和Al-P,是两种重要的生物可利用性磷,可用于判断沉积物中磷的内源释放能力.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南澳近海沉积物TP质量比整体上较低,但是鱼类养殖区沉积物TP质量比超标;而TN的质量比普遍较高,标准指数均大于1,表明南澳近海沉积环境质量受氮污染相对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